被抹去的男孩,抹不掉的自由

1

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时,我的内心是毫无波澜的,率先吸引我的反而是戳爷那首《Relavation》,余音绕梁,扣人心弦。

历经了百般的洗礼与恐吓以后,不以标题论短长已成为我矢志不渝的观影操守,但是豆瓣7.4的评分告诉我,根据以往出道即巅峰不日则飞流直下的豆瓣规律而言,在上映数月以后仍能保持这样一个成绩,只有两种可能:靠水军、靠观众。

从感情上说,我更希望是后者,再加上卢卡斯·赫奇斯/妮可·基德曼/泽维尔·多兰等实力派的演员参演,从阵容上就不会太差。

而影片也真的没让人失望,这是一部并非完美却非常入微的电影,更接地气的是,这是一个年轻的孩子,他的对手是疼爱自己的父母与尖锐扭曲的世俗。

从思路上讲,这部作品与经典《肖申克的救赎》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从风和日丽到堕入深渊,在历经足以覆盖心灵的黑夜后坚持希望追求自由,在最哀转久绝的时刻让人性之光辉闪耀光芒,是一部非常具有美国思想特色的影片。

2

男主杰瑞德一家生活在阿肯色州的一座小城内,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母亲温柔美丽,按理说这样的生活条件应该不错,如果在中国,是妥妥的小康之家。

然而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家庭中,杰瑞德却发现自己深陷同性恋之中,他在19岁那年向父母出柜,被无法接受这一切的父母送进了矫正中心。

这样的剧情发展是可以预料的,但我没预料到的是电影开始不到五分钟男主就被送进去了……

开局五分钟,装备全靠打,这资本主义效率,666啊。

入微的细节,铺垫的言语,几乎可以预见将要发生什么,心中不禁为男主默哀一秒钟,虽然从男主抢先为母亲开门的举动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本性不坏的男孩。

比较值得推崇的是,影片采取的是插叙结构,将回忆的碎片展现在我们眼前,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充分利用了心理学中的拼图理论,紧紧把握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与复原渴望。

而紧接着在矫正中心发生的一切,甚至让男主有种“这里感觉还不错”的想法,这一刻男主微微上扬的嘴角,细思极恐。

不得不说,和这家美国矫正中心本身有关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无论是从拍摄还是情节的暗示把握都很好。

如墙上悬挂的国旗,被矫正者身后的看管男子,以及随后的高强度矫正训练,做得都还有那么点意思。

但接下来出现的人,改变了故事的走向。在影片中,泽维尔·多兰饰演的乔恩、戳爷饰演的谎言男孩加瑞与内向腼腆的胖男作为配角虽然戏份不多,却是不可替代的角色。

他们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代表了三种性格鲜明的人。

期间有一个镜头非常有意思,当导师为各位患者上课时,被矫正者的反应各不相同,面对导师将同性恋与“毒品、赌博、酗酒、乱交”画等号的行为,有人认真地在记笔记,有人无奈地低下头,而多兰饰演的乔恩跷腿歪坐着,将书卷成圆筒形,坐在台阶上抖腿,见到别人敬礼。

这样一个故作轻松的人物的出现,为后来男主的强烈反抗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而胖男则是内向、畏惧的体现,他无法违抗来自他人的要求,忍受着严酷的惩罚,当他一个人呆坐时,好心的男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尽管这是违反规定的,但这一瞬间令人倍感温暖。

在礼教的束缚下始终不敢与家人、导师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不敢逃离甚至不敢大声说出一句话,他只能在压抑了许久之后将自己的怨愤低声道出,像倾诉,但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无奈。

其实从人物刻画上来看,胖男在性格上更像中国人,温和,内敛,忍耐。

加瑞的出现,可以说是通篇剧情的转折点,其实我并不认为让眉清目秀的戳爷去饰演这样一个富有城府的男孩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但后来我不得不为导演的思路点赞。正是这样一个清秀单纯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滔天骇浪的思绪才能真正体现不可思议,体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们以室友为幌子,同居了一年,事实是,在那一整年里,我犯下了鸡奸之罪。之后我家人揭开了真相,帮我恢复了理智。”当杰瑞德站在台上念出这番话时,我不知道他需要多大的勇气,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从那一刻开始,恐怕他再也不愿忍受这样的耻辱。

洗脑不可怕,可怕的是洗脑的同时还要让人眼含热泪口说幸福,手握圣经以上帝的名义起誓,不知上帝作何感想。

在一个号称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因同性恋而被视为异类,因违反世俗而被迫接受毫无意义的治疗,真是辛辣的讽刺。

3

一部优秀的电影,就应该规避无用的鸡血,展现真实的细节,如果故事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问题少年甚至连争取解放的资格都不会有,因此引起了广大中国网友的共鸣,从这一点上,《被抹去的男孩》做得相当好。

当男主站在厕所中试探往窗外探视时,这一个镜头给的非常巧妙。

在他目光流转的一瞬间,我们终于欣慰地发现:他要反抗了,他想要逃出去。

但是反抗用在这里合适吗?他需要逃离深渊去寻找一个认可自己的世外桃源吗?并不,他不需要逃离,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坚持自我。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价值体系真的正确吗?影片给我们的每个人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爱之名,抹去男孩的不是父母,是观念。

导师维克托同样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同性恋,却口口声声以上帝的名义对别人进行改造,虽然男主愤慨、不满与委屈交集,虽然对母亲的话语并非歇斯底里,却结结实实给了保守的世俗观念一记响亮的耳光。

正如男主所说:“到底是谁发生了意外,什么时候?”这不禁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反问:

“从来如此,便对么?”

4

在以往我们看过的电影中,从来不乏抨击现实与世俗的经典,如《肖申克》挑战的是在美国阴面高压下的极度体制化,《被遗忘的时光》暗讽的是社会夹缝中被冷落的人权,这并不稀奇。

而《被抹去的男孩》之所以能够具备冲击奥斯卡奖的实力,除却优秀的剧本、一流的演员与富含深意的摄像以外,最重要的是它撕裂了以往横贯在理想化与现实之间的那层帷幕,将同性恋这一原本被认为上不得台面的现象通过男主说了出来,向以往一直作为正确观念的评判标准提出了质疑。

同性恋是罪孽,并且在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罪孽,这顶帽子真的够大,大得足以让人一辈子都卸不掉。

如果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中国,这顶帽子可能是变态、不孝、精神病等词汇,这是一道将人性划分为善与恶的界限,谁触碰了它,就意味着和正常的人设完全脱离。

“为了你好”“还是孩子”“大过年的”,这是国人道德绑架时最喜欢说的几句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更适合拍摄这样发人深省的剧情片,几千年的伦理教化绝不会允许中国承认这样的现象。

在公序良俗和个性人权之间,法律永远保护公序良俗。

当杰瑞德的手指深深地抓住铁网时,他的一切早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5

好在这部作品并非单纯为了讽刺,男主还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还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医生。

妮可·基德曼在片中的演绎可谓淋漓尽致,展现出了一位伟大母亲所具有的悲悯情怀。

一开始,她对男主并不理解,与作为牧师的父亲站在一起,为孩子的性取向而着急着;她数次提醒男主不要把手臂伸出窗外,并且展示了一名男子因把手臂伸出窗外而受伤的报纸截图,颇有种跨越时空的亲切感。

我们的父母大抵也喜欢从微信上给我们发一些这样那样的深度好文的,那一瞬间我的眼眶有些潮湿。后来,南希与杰瑞德的一番谈话将电影的气氛逐渐推向高潮,妮可·基德曼演绎出了对孩子的真正理解与包容。

真正的母爱未必是临行的眼泪汪汪,可以像斯巴达的母亲一样,果敢,坚毅,豁达大气:

“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即使身处逆境,仍要充满希望,非常老的一个主题,放在这里却毫无违和。

故事的结尾,男主将手臂伸出窗外,尽情挥舞,与前面的孤寂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有人认为,这寓意了男主的转变,从忍受到反抗,从屈服到自由,非常励志。但如果为了直刺现实,结局可能会是男主被抓回去,就此沉沦。

现在这个结局其实挺好,幸运,圆满,没留遗憾。

如果在中国,这样的结局会实现吗?

不可能,毕竟证明一套价值观念的不合理,比证明一个人的错误要难多了。

就像一个段子所说,哪是一辆车在逆行啊?我看所有的车都在逆行。

当你与众不同时,你就已经错了。

PS: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道长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