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迈,“耐心”就是“孝道”!

中华民族讲究“孝道”,中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尔雅》中说:“善事父母为孝”,其意为“善待父母就是孝”;汉代贾谊的《新书》中也说“子爱利亲谓之孝”,意思是讲,对社会感恩是从对父母的仁孝开始的;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告诉人们,孝就是好好侍奉善待父母,子承父辈,把孝心代代相传下去。

中国古代对“孝道”的解释中,有着两种含义,一是尊祖敬宗,二是传宗接代,我们华夏儿女都应该懂得“孝道”的意思。

传宗接代不用讨论,除了“丁克”以外,一般结婚后,或早或晚都会生养自己家庭的子女。传统的“孝道”中,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尊重先祖,尽奉养长辈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求子女赡养父母,尽儿女孝心。

现今的中国,多半是父母关爱子女,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就尽心尽力将子女养育长大,然后又忙于子女的工作、婚姻。家有女孩子还好一些,如果有几个男孩子,做父母的就“压力山大”。当孩子成家立业之后,又要承担带孩子的义务,有些父母不仅出力,还要贴钱。

父母步入老年,需要做子女的照顾时,很多都人老体衰,体质变差。应该说大多数儿女都是好的,社会传说的不孝之子毕竟是极少数。

都说“家有老人是个宝”,其实对父母的照顾,最关键是在他们步入老年之后,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接近不能自理,才能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的“孝道”。

家里有八十岁以上父母的人,对赡养老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你会面临着老年人的各种情况,比如头脑反应慢,视力不够清晰,说话不够流利,表达不够清楚,大小便有时失禁等等的情况,怎么办?说到根儿上,就是两个字“耐心”。

《论语·为政》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养”所有的动物都属于“养”,而对待人应该“敬”,“敬”是“养”的更高层次。

我们应当尊崇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对父母一定要做到“敬养”才是真正的“孝道”,而最终就体现在“耐心”上。

我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直跟着我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老人家已经八十有五,生活也能自理,只是年龄与行为能力成反比状态,越来越不如从前。母亲爱干净,每天早上起床后,先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做一套健身操,然后拿着毛巾把家里所有的桌子和窗台擦拭一遍,每天吃完饭还争着洗碗。我们不让她动手,她却说,能干点活说明我还不老,什么都不干,就说明我老了,没有用了。所以,吃饭简单的时候就让她就动手洗洗碗,菜饭品种比较多的时候就让她歇着,都由我们来做。年龄大了,有的时候爱操心,自己家的事操心,亲戚家的事操心,朋友家的事操心,周边邻里的事也爱操心,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叹息,问她为什么,她总是说操这个心,操那个心,任凭你怎么解释这些事情用不着她操心,操心只能给自己添烦,可她总是这样。有的时候对她老人家的这种“连篇累牍”的絮叨和“喋喋不休”的唠叨,难免有些不耐烦,劝阻她过后心里还觉得挺后悔,因为她毕竟是母亲啊,是老人啊!

我的岳父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今年八十有七,岳母1992年去世后,他就跟着小姨子生活。他在2014年底得了急性血管炎,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身体状况下降的很厉害。过去他做事情干净利索,雷厉风行,现在只能拄着拐杖在家里行走,每天靠药物维持着人体生理的需求。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他现在有着比较重的老年痴呆,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白天的时候很多时间就是自己坐在椅子上,通过窗子静静地看着屋外的大树。别的不说,就说小便(撒尿),总是尿在坐便器的外面,由于吃药太多的缘故,味道特别大,总得跟在他的后边洗刷,不然屋子里就会有很大骚味。有时小便会尿在裤子上、鞋上,他从卫生间出来后,走廊上都是带尿的鞋印。

他基本上跟着小姨子生活,每年在我们家生活的时间掐指可数,所以最操劳的人是小姨子。

我自己对“孝道”的认识,就是两个字:耐心。父母越来越老了,生活会逐步走向不能自理的阶段,需要的就是我们做子女的“敬养”。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当个人生活真的不能自理的时候,与病人是一样的情况,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让变老的父母寒心,要善待他们,对他们多一点“耐心”。

做人一定要懂得:“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这是最基本的“孝道”。

注:部分照片来自于百度搜索引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