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天给99个艾滋病犯治病,曾被患者喷了一身血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在合肥,有15名民警每天给99个艾滋病犯分药、打针、吊水,抢救病重的犯人,围着他们24小时转,最长的工作13年时间。这就是安徽省淝河监狱感染病监区,这也是安徽省唯一的一个艾滋病犯集中关押监区。在民警眼中,这些人是犯人,是患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
1981年出生的谢伟作为一名医疗民警,在这个监区和艾滋病犯人打交道已经13年时间。谢伟说,“最初只有三人,到现在99人,最高峰时120人。”图为谢伟给一名62岁的艾滋病患者诊断。
每天早晨8点走进监区,下午5点离开监区,偶尔还会轮值夜班,是监区所有民警的日常。这13年来,在外人眼中,很多人只知道这些民警在监狱上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整天在和艾滋病犯相处。“才开始也是害怕的,后来对艾滋病了解之后慢慢慢慢就习以为常了。”图为民警每天穿梭在艾滋病犯中间。
给艾滋病服刑人员抽血化验,有的重症病人要做手术,这些都要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图为民警在给一个老年艾滋病犯诊断,这里的民警每天和艾滋病犯“亲密”接触。
在谢伟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1月27日夜晚,一名艾滋病合并感染丙肝的犯人突然出现大量吐血症状,谢伟正在全力抢救时,突然被病犯一口血喷了一身,眼睛都沾上了血沫。为不中断抢救,谢伟只在病床边做了简单冲洗,坚持继续抢救病犯,直到将病犯平安转移到安医二附院,最终该病犯成功获救。图为一名艾滋病犯在打点滴。
第二天谢伟接受了针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性治疗,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很大,他出现了恶心、胃疼、肝功能损害等症状。这些谢伟没敢告诉家人,直到两个多月后谢伟通过检查排除了感染艾滋病。图为护士长邹钢霞在给犯人配药。
在监区诊疗室,一个个不同颜色的药盒整齐地摆放在小推车上,药盒上贴有病犯的名字。“我们每天定时将药丸发到病人手上,亲眼看着他们咽下才离开。”年轻的护士袁帅说。图为护士袁帅在给犯人送药,和外面一样,艾滋病犯所有药物治疗都是免费。
袁帅介绍说,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有一定副作用,病人刚开始服用时会有一些身体不适,很多病人因为药物反应而不能坚持服用,只要有几天不能按时服药,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图为药都是装在一个一个小盒子里,艾滋病犯排队服用。
36岁的郭韬比谢伟进入监区晚一年。郭韬说,自己才进艾滋病病区时很紧张。2005年,一名艾滋病犯刚送来时,感染肺结核,右肺大量积液,需要手术。那次是郭韬上班后第一次给艾滋病犯做胸腔穿刺手术,站上手术台那一刻,手都发抖。图为民警给犯人逐个发药。
郭韬说,自己毕竟面对的是艾滋病犯,说不害怕是假的,他担心针不小心扎破自己的手。由于太紧张进针太浅,积液抽不出来,在他急得满头大汗时,一旁的同事帮他轻轻往前推了一下,结果顺利完成了手术。图为护士袁帅在给一名犯人打点滴。
感染病监区关押的99名艾滋病犯,不仅仅是艾滋病感染者,还是一个犯人,谢伟和同事们面对的除了给他们面对面治疗以外,还要面对面帮教。图为艾滋病犯在集中看电视。
由于艾滋病犯的心理和普通犯人不一样,帮教难度可想而知,常常充满着危险。期间民警们也曾遭到艾滋病犯威胁、搂抱甚至袭击。此时,所有的同事都会拧成一股绳,先是控制,然后是安慰、帮教,也正是大家的努力,这么多年监狱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图为护士长邹钢霞和护士袁帅在给犯人配药,每天都有很多犯人需要打点滴治疗。
“艾滋病犯既担心不能活着出狱,又担心出狱后生活无着。”在监区服刑的艾滋病犯,最大的问题除了治疗,还有刑满释放后如何回归家庭和社会,郭韬介绍说。图为一名犯人和家人视频见面,说起自己潸然泪下。
有的人出狱后家人不愿让他们回家,有的人遭到社会歧视,甚至放弃自我重新犯罪。为了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念,这些民警常常要为他们联系当地政府,帮他落实好生活和后续治疗。图为从2016年开始,监狱增加的管教民警,这里的医生民警负担轻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