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清理祖先留下的木盒,竟藏着李鸿章手写“委任状”,距今百年
现在人们入职、升职都会有聘书或红头文件,那么100多年前升职的“委任状”是什么样子?近日,甲午海战阵亡将领吴怀仁的后人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两份吴怀仁被提拔为北洋水师舰艇三副、二副的批札,其中一份是李鸿章亲笔书写。
位于巢湖岸边长临河镇的洼地吴村,就是吴怀仁年少时生活的村落。这几天,吴家很热闹,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委任状”,很多村民都来探访,想看看100多年前的“委任状”的样子。 44岁的吴智勇和罗守勇都是吴怀仁的曾孙,吴智勇说,“仁、义、礼、智,这是我们吴家近四代的排辈。”对于这位从未谋面的曾祖父,他们听得最多的便是“太爷爷是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时牺牲了。”
据吴智勇介绍,大约一个月前,罗守勇的妻子在一堆旧物里被意外发现这两份批札,批札和一堆书信、田契、地契、纳税证明类的文书放在一起,挤在一只小木匣中。装批札的木匣是罗守勇母亲的旧物,在十多年前,从老宅中被一块搬到了现在的家,从未动过。
吴怀仁的老宅紧邻罗守勇的新家,因废弃多年,无人居住。吴智勇说,“这是吴怀仁的父辈建的房子,吴怀仁小时候就住这里,一直到他1880年出门去上学。”自从发现这个批札之后,吴智勇翻阅了一些史料,再加之邻居们的回忆介绍,他已经对太爷爷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今,吴怀仁的老宅破败不堪,透过黑色的木制大门,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的辉煌。“这房子大得很,还有东西两间厢房。”今年79岁的孙大爷,是洼地吴村的本土居民,吴怀仁老宅是他儿时常出入的玩处。 孙大爷说,那时候大厅里挂着两块大匾额,是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送的战功匾,很气派。因历史变迁,匾额多年前就已不再,但是匾额所吊的挂钩仍悬在房梁处。至于匾额上的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
罗守勇从房间里拿出了这次发现的“委任状”,共有两份,其中一份保存完好,另一份略有破损。因为怕原件多次翻阅被破坏,他们还特地扫描了副本,供大家观摩。委任状的字迹经历百年依然非常清晰,所要委任职务的对象是吴怀仁。
一份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二十七日任命他为平远船舢板三副,另一份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二十二日任命他为驾驶二副,并给五品顶戴。
安徽肥东县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在看到两份批札时,有些激动。称这两份资料很珍贵,经过李建安现场初步鉴定,可以确定其中一份是李鸿章亲笔所写。 李建安说,这次发现给研究淮军将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佐证,两份批札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据专家介绍,两份“委任状”的学名叫做“批札”,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批示。“从‘委任状’上看,是李鸿章下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 据悉,吴怀仁是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班的学员,与现代女作家冰心之父谢葆璋是同学,毕业后,吴怀仁加入了北洋水师。
吴怀仁曾做过舰艇的三副、二副,一直到“左一”雷艇大副, 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突击日军舰队时,壮烈牺牲。“这两份批札正好也还原了吴怀仁的两段升迁过程,很有研究价值。” (从启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