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连年暴增,但有些院校,却是导师“求着读”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刚刚结束,从公开报道的数据我们能看到,今年考研人数不出所料的再次大幅度增长,达到创纪录的377万。
时间拉回到四年前,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01万人,此后考研人数一路狂飙。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238万人,较2017年增长了18.4%;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为290万人,较2018年增长了21%;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41万,人数较2019年增加了超过50万。
考研人数从100万的规模增加到200万的规模,用了12年;但从200万的规模增加了300万以上的规模,只用了3年。大家纷纷选择考研,是因为人们想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更是因为社会就业压力普遍增加、求职门槛普遍拉高。
相关部门预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900万人,达到又一个历史峰值909万。由于众所周知的特殊情况,2020年毕业的874万高校毕业生中,仍有不小的群体还在求职的路上。前面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安顿好,后面的毕业生就又跟上,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过,近些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保持着增长趋势,特别是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扩招18.9万人。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为91.7万(《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这就意味着2020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会突破110万。若2021年继续保持这样的招生增长规模,今年考研生的压力会有很大程度地减轻。
为应对就业危机而适当扩招研究生,这种方式被很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过。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中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调节就业机会旱涝的缓冲器,在危机时期适度扩招,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压力,又能够有效吸引部分潜在就业人员继续深造,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
但研究生扩招多少,保持什么样的扩招比例,是存在争议的。有人认为研究生扩招比例应保持在5%左右,过快增加规模,会导致学历通胀,研究生文凭价值下降;也有人认为研究生扩招比例可以维持在10%到20%,以快速提升社会求职人员的整体素质。
大家的说法都有道理,所以研究生教育究竟以什么样的规模扩招最合适,很难形成共识。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就业人员中毕业研究生占比仅为1%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就业人员中毕业研究生占比更低。而在不少发达国家,该比例在10%左右。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目前仍有较大的扩张空间,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非常有必要。
然而,考研人数连年暴增,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带来了两个极端:一是名校越来越难考;二是部分院校少有人问津,导师“求着读”。
某大三在读学生小郑,由于专业课成绩不错,被学校老师动员报考本校研究生,可他没有这方面的意愿。小郑说:“自己所在的大学是普通省属院校,成绩好的学生基本都报考211、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报考本校的很少,本校每年研招都有缺额,以至于一些研究生导师主动或被鼓励自己带的本科生考自己的研究生”。
小郑遇到的情况不是个例,部分地方管理的双非高校,因为实力有限、名气不高,别说招录优秀生源,很多时候招生计划都录不满,它们会努力从本校“截留”一批优质生源,也会通过一些渠道向外校学生抛出“橄榄枝”。只要你愿意,符合基本条件,就能到该校就读硕士研究生。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双非高校或二本院校都存在研究生计划录不满的情况,这与地理位置、院校种类、专业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些双非高校,地处发达城市,又在专业领域颇有影响力,考上的难度不亚于一些211高校。
事实上,少数211高校也有招不满的时候,只是这些高校所招不满的专业大多是一些非常冷门的专业。像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大学等211高校,以及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等,这些高校几乎每年都有部分研招专业存在缺额现象。
不过,学校招不满,不代表考研生想上就能上,如果初试成绩过不了国家线,就算大批学校缺额,也基本没有就读研究生的机会。另外,专业、本科文凭的性质等方面的因素,均能影响考生考上研究生的几率,只有全部满足高校要求,才能够获得录取通知书。
一些双非院校和二本院校不受考研生待见,导师“求着读”,与当下日益严重的“名校思维”有很大关系。相当多的本科生,考研主要就是为了改变本科出身,他们会拼尽全力考名校研究生,但对普通院校没有多大兴趣。
考生的这种想法可以被人们理解,毕竟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历通胀已无法避免。要想获得更多的认可,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多优势,考名校研究生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