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刘邦带着项羽头颅亲临鲁地,制止了准备屠城的汉军。并当着鲁地父老的面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千百年来,世人皆知:八千江东子弟,为项羽征战沙场无一幸存;霸王乌江自刎,只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可有几人注目:项羽尸骨一分为五,是鲁人冒着屠城风险,向汉军举起了最后的楚旗?
鲁人受了项羽恩惠吗?没有!项羽自刎前所做的三件事分别是:将陪他多年的乌骓马,送给要救他的乌江亭长;感叹八千子弟无一幸存,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向故人吕马童问好,以头颅赠故人赏金。
项羽自刎后,吕马童、王翳 、杨喜、吕胜、杨武 5人蜂拥而至,各抢到一部分尸体。因此,刘邦对项羽的悬赏一分为五,一时间5人封侯。《史记》记载:【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近在眼前的吕马童为了封侯,亲自冲上去撕裂故人尸体;而千里之外的鲁人,听说项羽被分尸之后,举起楚旗拒不降汉。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善恶,就是如此泾渭分明。
鲁人用生命坚守的是什么?是自春秋以来,求仁的孔子、取义的孟子、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千百年来为齐鲁大地注入的道义!
【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後下】。或许连项羽本人都快忘了,那个做了仅仅2年“义帝”的楚怀王,曾经封过自己一个鲁公的职位。
斩宋义、擒王离、降章邯、鸿门宴、入咸阳、封诸侯、战刘邦、别虞姬、亡乌江……太多的事情要比一个鲁公,更让人刻骨铭心了。
但鲁人没有忘记,项羽是“义帝”封的鲁公!尽管这个鲁公没来过鲁地,尽管鲁人也从没有受到过鲁公半点恩惠。可是项羽已然自刎,汉军又将他分尸为五,还是激怒了沉默的鲁人!
然后就出现了,楚地都降了刘邦,鲁人仍在坚守的一幕。《史记》记载:【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此时汉军席卷天下,鲁人的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可他们还是冒着屠城风险坚守了道义!
正如孟子那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鲁人不是不怕死,而是认为鲁公被分尸为五的耻辱,比死了更难忍受,才会坚守最后的道义!
刘邦得知鲁人拒不降汉,汉军将要屠城后,急忙带着项羽尸首来到鲁地。他一身白衣亲临葬礼,望着那熟悉的面庞,流下了复杂而真挚的泪水。《史记》记载:【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项羽以鲁公之礼厚葬后,鲁人才彻底归心。这就是项羽自刎于安徽乌江,项羽墓却坐落在山东泰安市的原因。鲁人为楚守义的精神,永远尘封在了《史记.项羽本纪》的篇章之中。
纵观整个事件:项羽宁愿乌江自刎,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坚守的是情义;鲁人面对屠城风险,也不能忍受鲁公分尸为五的屈辱,坚守的是道义;刘邦奔走千里赴鲁,为项羽哭丧换取鲁人归心,求得是仁义!
项羽、鲁人、刘邦,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在《史记》中栩栩如生;情义、道义、仁义,一种种不同的信念,在《史记》中熠熠生辉。这就是鲁迅先生赞叹《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原因,也是司马迁下笔如神的精要之处。
我喜欢读《史记》,这部书里的内容,有趣故事非常多,而且极富哲理性。它经历了2000多年岁月磨砺,至今仍然长盛不衰,是因为它选用了真实的历史案例。
闲暇之时,读上一两篇《史记》,就看完了一个名人一生的轨迹。每天读上一两页,既娱乐了生活,也充实了阅历。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机遇,什么是得失,什么是谋略,什么是危机,什么是道义……
我最近正在读一套《史记》,我认为很不错。一,图文并茂,字迹清晰,装帧精美,书本厚实,好读又好看。二,原文+注释+译文,通俗易懂,不但大人能看,也适合孩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