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有道|高考“意蕴类”题目的备考

初看2020年高考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3题:“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试加以分析。”通常会觉得此题很“平常”“平稳”,之所以说它“平常”“平稳”,是因为这个题型不新,在浙江近五年高考中已是第三次出现。

但如果仅以“平稳”来对待这道题,就会失之简单乃至粗暴,因为“平稳”不是一成不变,更非保守死板,试分析之。

2017年考查“一种美味的多重意蕴”,从表述看,提的是“意蕴”,其实质是对标题含义的理解,甚至更窄化些,可处理为对文中重点词语内涵的理解,考生可从字面义和深层义加以击破。

2018年考查“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从表述看,考的仍是“意蕴”,实质是对作品中关键句的把握与分析,但最终考查的仍是对“新奇”“庆幸”等词语内涵的理解,即探究层面,说明要求已有提升。

“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从表述看,将以往直接的提法“意蕴”改为“寓意”,似乎只是微小的“形变”,但其实不然,这一表述使这道题“常里透新”,即在常规考点的考查中渗透了思维的高位引领,在不易察觉的“形变”中突出了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其“新”和高要求表现在:一是“钢琴的修复”属于小说的细节,首次不聚焦于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改为考查局部细节,需要考生有筛选文中细节的能力;二是“寓意”比“意蕴”的范围更窄,它跳过了表面义这一浅显的层次,指向了象征义与主题的内涵层级,显然对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要求更高;三是从能力层级看,显然比2017年的赏析要高,与2018年的能力层级虽在同一级,但2018年主题的角度相对单一,而2020年已然指向了从不同角度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对学生平时阅读、语文积累、表达应用等实际素养要求更高。

高考意蕴类题的考查是常态,但不意味着其提法和考法会单一,今后可以从词语理解、重要(关键)句子理解、标题理解等常规角度去审视,也应从作品细节、作品主题等方向入手去突破。对于考生来说,做好这几步至关重要:

1.根据不同题型,找准答题区域。如2020年的题目,首先就要在小说中找到钢琴出现的区域,比如最初女主人公彼得洛芙娜“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然后波塔波夫中尉信中提到了钢琴,“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女主人公彼得洛芙娜在波塔波夫中尉信中看到这些话时“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的确是一架好钢琴”;最后她为波塔波夫中尉“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等。

2.熟练掌握答题套路,理清思路规范答题。常规题可以这样作答:表层义+深层义+对主题的理解;“形变”题则应思考如何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

据此可得出本题答案:①心理创伤的修复。受伤的心灵就像小说中那架走了调的钢琴,钢琴修复寓有人们的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并重新奏响心灵的美好乐章之意。②爱情的修复。战争背景下被冲淡的爱情乐章重新奏响。③战后家园与生活的重建。战后家园重建与美好生活的乐章重新奏响。

3.明确考查目标,精心选题训练。意蕴题的实质还是指向作品内涵和主题的,而这依赖于考生阅读的能力与素养。考生需选择合适的模拟题,科学地训练常规题与创新题,才有可能精准地突破。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