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少将被誉为“扶贫将军”,一生积蓄都被他捐了出去

“壮士十二同出征,胜利还乡独一人。”

这句诗出自开国少将段德彰写的一首《念乡情》。

1932年,红军来到江西省于都县车溪乡坳背村动员群众,当时这个只有50户人家的小村庄,却有足足12个人参加了红军,其中就有段德彰。

1950年,在阔别家乡18年后,段德彰将军重新回到家乡,而当年与他一起参军的11个老乡已经先后牺牲,有感于此,段德彰便写下了这首《念乡情》。

这次回乡后,因工作繁忙,段德彰将军直到1984年,才再次重返家乡,距离上次回乡,又过去了34年。

但是,这次回乡,段德彰没有想象中的回乡之喜,反而心情沉重,因为这个将近6万人的车溪乡,仍然处于极其贫困落后的困境,甚至都没有完全通电,这些年来段德彰虽然一直给家乡寄钱寄物,但终究是杯水车薪。

段德彰非常痛心,亲自跑到江西省政府去反映这个情况,在他的努力下,省里同意拨款10万元,在于都县各乡镇铺设电线。

用电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

考虑到于都县素来是生产柑橘的水果大县,段德彰就准备双管齐下,一是在这里办一家农药厂,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培养人才。

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自然是教育。

巧合的是,段德彰收到了一位常年旅居海外的段氏宗亲的来信,信中说准备设立一项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段氏子弟上学。段德彰立即回信,说设立教育基金固然是好事,但要是只针对段氏子弟,未免太过狭隘,最好是面向全县。同时,段德彰还自掏腰包,寄去1000元钱,用于筹集教育基金。

没多久,于都县便收到了一笔高达10万港币的基金款,段德彰也被推选为“段氏教育奖励基金”名誉会长。得益于此,于都县的整体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地方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当然,被誉为“扶贫将军”的段德彰的光辉事迹可不止于此,他所帮助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家乡人民。

1963年11月,东海舰队管理处的临时工邱伟中的父母病逝,只剩下兄弟4个相依为命,时任东海舰队政委的段德彰听说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4个孩子的重任。4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均由段德彰和年迈的段母负责,即便是智力低下的邱伟萍,同样得到了悉心照料。这样的照顾,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这些孩子可以独立生活。

段德彰在部队呆了一辈子,尽管工资不菲,但他离休时却几乎没有存款,那么,他的工资都去了哪里呢?看看这些捐款吧——

1963年,河北水患,捐款500;

1991年,安徽涝灾,捐款1000;

1991年,南方洪水,捐款1500;

1993年,家乡修桥,捐款1000;

1994年,希望工程,捐款2400;

……

这一笔笔捐款记录,都是段德彰将军大爱无疆的见证!

虽然在扶贫救助上如此“大手大脚”,但段德彰对自己和家人却是非常“抠门儿”。

段德彰将军一生不抽烟,不喝酒,吃啥都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好养活”。在部队呆了几十年,他从来没有买过一双皮鞋,脚上穿的,始终都是部队发的军用胶鞋,就连仅有的三套便服,也是家里人做的。

可以说,段德彰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

对自己的孩子,段德彰同样要求严格,他的儿子段黎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被解放军西安电讯工程学院破格录取,但由于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学校被迫裁减学生,段德彰便要求儿子主动退出,让出名额。

段黎明虽然心里有点不情愿,但他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就主动退了出来。

后来,有关部门几次想把段黎明安排在东海舰队中工作,但都被身为东海舰队政委的段德彰拒绝了,严厉地说:“绝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私情亲情,坏了组织的规矩!”

因此,段黎明一直到退休,始终在基层当普通工人,平凡而又伟大。

1999年1月16日,段德彰将军病逝,很多被他帮助过的人,都自发来给他送行,送行的队伍排出了几百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