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勤谨博爱”话恩师 ——记固安一中的语文教师李克勤
在我的家乡固安县,提起一中的李克勤老师,几乎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是我们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老师。李老师之所为被大家熟知并称道,主要是源于他教学上的勤谨和对学生的博爱。
作者(左)和同学(右)与李克勤老师合影
李老师的课堂教学首先以严谨见长。在我的记忆里,他的板书是标准的楷体,绝少连笔;分析课文重点突出,语言精练,绝少废话。应对高考,李老师给我们重点抓古文和写作。因为初中几乎没有接触过古文,同学们“谈古色难”。李老师不仅每篇课文都讲解得很细致,而且课下给我们刻印了不少资料,那是他精心归纳总结的文言文一词多义和动词特殊用法的例句和解释。大家如获至宝,能懂则活用,不懂则死背,颇多受益。对于写作,李老师反复讲立意和构思的重要,还编出一些文题做单项练习。每次作文之后,都挑出几篇他比较满意的习作加以讲评。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绝不只靠自己所教学科“一枝独秀”,更需要班级管理上的辛勤付出。当年,我们文科班是为了高考临时凑起来的,40多人中有一半的复读生,应届生又有一些主攻外语和体育专业,成分复杂,水平不一。李老师的任务,是通过八个多月的集训带领这支“杂牌军”取得成功,难度可想而知。他通过课上课下的接触,摸清每个学生的特点,还跟我们原来的班主任去了解、沟通。接下来针对实际情况,分门别类找学生谈心,诚恳地分析每个人的长短,帮助我们制定应试方略,而对于考专业的同学则尽量从时间上调整照顾。李老师的教育方法刚柔相济,批评起来毫不留情,真正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不过,几句严厉的话语过后,他又会和风细雨地告诉你如何纠正缺点改正错误。李老师的课外专长是体育,篮球打得特别帅。他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反对拼时间耗体力。下午两节课后,他常常“轰”我们去操场锻炼,有时还跟我们一起打球。
在李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们班高考“一炮打响”,三分之二的同学考取了大中专院校。“将军不下马”,由此也开始了李老师的“文科班之旅”。李老师连续五六年任文科班班主任,无论是语文单科成绩,还是文科班升学率均居廊坊全市前列。为此,他四次被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
李老师不仅勤于“教”,更勤于“学”,也可以说他的成绩不是“教”出来的,是“学”出来的。从他20岁登上讲台起便“学而不厌”、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认真在书刊中求知,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直到几十年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多课文讲过多遍,但他依然不守成规,每教一遍都力求在教法上有创新,在知识上有拓展。我在市教研室工作期间,每次回县去看李老师,他都会谈到自己的教学改革,让我介绍各地的教改经验,给他找一些相关资料。我问起他如此好学进取的原因,老师引用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礼记·学记》里的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他很认真地说:“我知道自个儿只是中师学历,教初中还对付,教高中就得踮脚了。越教越觉得知识太少,所以一刻也不敢放松学习。”正是由于在知识上的永不满足和在教学上的不懈追求,使他成为全县以至全市的一代名师。1986年,李老师荣获了河北省“优秀园丁”称号。
“园丁”,本就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优秀园丁”则意味着要多付出多少倍的劳动。这就远不是一个“勤”字能概括的了,还有那种沉甸甸的爱心和责任感。李老师多年当班主任、教研组长,过度的劳累损害了他的身体,而学校篮球队教练这个身份又使他忽视了自己的健康。一个初夏的下午,李老师午休起来觉得头晕。同事劝他去看病,他说还有两节课,上完课再说。第一节还能勉强站着讲,第二节就只能坐在椅子上对付着讲了。学生们要送他去医院,李老师坚持讲完课自己步行去了医院。到医院一检查,把他当大夫的学生吓了一跳:脑血管堵塞。学生心疼地说,李老师,你这样还去上课,真不要命了。李老师到医院不久就昏迷了,一周以后才脱离危险。刚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李老师就跟校领导问起了自己的课,听说已安排好老师代课才放了心。一个多月后我闻讯赶去看他,李老师还为不能把学生带到高考而感到遗憾。也就是从那次大病痊愈之后,李老师才卸下了班主任的重担,课时也减少了一些,直到60岁退休。
大凡优秀教师,绝不仅仅是讲课好,更重要的是师德高;不仅仅传授知识、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传递情爱,所谓“德艺双馨”。古云“师徒如父子”,实际上这种情爱高于父母,因为教师之于学生更为纯洁无私。
李老师对我象父亲一样疼爱。上学的时候,他提问我的次数很多,我的作文也有幸几次被选中作为范文讲评。我觉得那是他给我吃的“小灶”。高考那天,语文刚考完,等在场外的李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拉住我,问我作文的情况。听完我的描述,李老师双手一拍:“放心吧,不会低于80分。”(当时语文满分为100)这下给我吃了“定心丸”,接下来的几科考得特别踏实。
大学期间,我回学校看过老师几次。每次他都问起我的课程情况,嘱我好好学习。毕业后有幸回到母校实习,老师非常高兴,主动把教学经验传授给我。当我在教学上向他请教时,老师却说:“别说请教,你上了四年大学,知道的肯定比我多,我们互相研究。我有不懂的还正好问你呢。”的确,李老师有时也和我探讨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在母校的那一年,每逢周日我不回家,老师都叫我去他家吃饭。我也不客气,把老师家当成自己的家,把老师、师母当成最亲的人。令我终生难忘的是,1990年冬天我女儿在县医院出生后母乳不足,老师听说后,马上和师母做了一盆热腾腾的鸡汤,冒着凛冽的寒风送到我爱人的床前,爱人喝下后就有了效果——这是我父母也没有做到的。
其实,李老师对每个同学都爱如己出。每次大家聚会说起李老师,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能说出一串感人的故事。几年前,我们固安中学文科班三届同学50多人欢聚廊坊,为共同的班主任李克勤老师举办从教41年座谈会。与会者来自全省,来自京津,有市长、局长,有校长、教师,有企业家、艺术家,也有普通的职员、农民。大家深情地回忆起往事,感念老师的厚爱大恩,老师自是非常激动。受同学之托,我撰写了介绍李老师执教生涯短片的解说词,大家一致认可我以“勤谨博爱”来概括李老师的教风。最后,我代表同学们向李老师献诗一首:“今朝桃李艳,昔日曾克难。不辞辛勤苦,铸就名师贤。求知承康惠,风度忆健谈。教书诚幸事,育人喜福绵。”
诗是嵌字诗,合起来一句话,祝“李克勤老师康健幸福”。
(2017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