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樊口败舶湾及吴王岘

吴王长安号历史地留下了“吴王樊口败舶湾及吴造岘(吴王岘)”等三国古遗迹。

那么,吴王樊口败舶湾及吴造岘又在何处呢?很值得研究。

这段三国异彩纷呈的“长安号”试航的历史,令后人惊叹不已。庾仲雍的《江水记》、郦道元的《水经注》、苏轼的《樊山记》都有载录,大多应是源于《三国志·吴书》的记载。但是樊口败泊湾、吴王岘、吴岘山以及九曲亭等遗迹,《三国志》里面并没有载录。这些已被历史掩埋的遗址,不亚于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藏,这些宝藏现在靠我们挖掘、开采。

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载曰:“江水右得樊口,庾仲雍《江水记》云:……樊口之北有湾,昔孙权装大船,名之曰长安,亦曰大舶,载坐直之士三千人与群臣泛舟江津,属值风起,权欲西取芦州,谷利不从,乃拔刀急上,令取樊口薄舶,船至岸而败,故名其处为败舶湾,因凿樊山为路以上,大即名其处为吴造岘,在樊口上一里,今厥处尚存。”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引庾仲雍的《江水记》的载录,说三国时孙权在樊口新造了一艘大船,名曰“长安号”,在樊口江津试航遇特大狂风,孙权欲叫大船靠在西边的芦州水湾,一个叫谷利的大臣坚决反对,并拔刀指挥大船停靠在樊口的泊船舶……他说吴王岘“在樊口上一里,今厥处尚存。”

苏轼的《樊山记》记载:“……其上为芦洲,孙仲谋汛江,遇大风,柁师请所之,仲谋欲往芦洲,其仆谷利以刀指柁师,使泊樊口。遂自樊口凿山路通路归武昌。今犹谓‘吴王岘’。”这位大诗人不但知道吴王岘的历史,而且还在半夜里“幽人夜渡吴王岘”。

《太平御览·江夏记》:“吴志(史书)云,孙权与群臣泛觞于大船江中西上,逢恶风,权遣拖工张颉取罗(芦)洲,谷利拔剑疑拖工急取樊口,未及至樊口湾,船破,因搁败泊湾。”

《太平御览》又云:“樊口北有败舶湾,孙权尝装一舡,名为大舡,容敌(直)士三千人,与群臣泛舶中流,至樊口十余里便败,故因名其处为败舶湾也。”这里记录了大船试航樊口船破,搁败泊湾的史记。

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王在樊口钓鱼的江津举行了“长安号”大船的试航,留下了“樊口吴王败舶湾”及“吴造岘”遗址,应是鄂州重大的“三国”遗址。

这些遗址又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

吴王败舶湾的遗迹在何处呢?据《武昌县志》载录:“败泊湾在县西北七里”。又“《寰宇记》作水上七里”。由此可见“败泊湾”应是樊口抔湖,即现在的杨门港湖(衙门港湖)这一带水域。这与武昌县令薛季宣的《樊口》“长安当日碎樊山”的诗句较为吻合。

“吴造岘”又在什么地方呢?据《武昌县志》载录:“吴造岘在樊口上一里,今厥处尚存。”根据这“樊口上一里,今厥处尚存”的水域特征,吴造岘(吴王岘)也应是在抔湖这一带水域的岸边。大船被大风吹坏后,吴王君臣只有改走山路,吴王令军士凿一简便的上樊山之路,供吴王上樊山踏脚的地方,后人叫吴造岘,又名吴王岘,樊口人则叫“吴王踏脚石”。

综上所述,吴王岘及败舶湾,都在抔湖一带水域,这为我们开发抔湖退谷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景观及历史古遗迹。

今天,我们寻览樊口吴王败舶湾及吴造岘,就是为了拂去那尘封的岁月,让樊口“兵马俑”展示在世人面前,再现“三国”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