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学海的鄂州人

漫步学海的人

  1940年10月出生原鄂城县花湖乡阮家湾;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以来分别在湖北师范院校、广东民族学院任教,并先后担任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民族学院副院长等职,曾连续5年担任广东省高级职称学科评委、评审组长;1997年担任广东省鄂州籍同乡联谊会会长。
  阮国华离开家乡近半个世纪,对家乡眷恋如初:“一条红石小路从田间向山上的学校伸展,我撒开脚丫向山上的松林奔去,从此开始了我的学业和人生,走出山村,走遍大江南北,而魂却留在了故乡——鄂州。”去年年底记者在广州“鄂州同乡联谊会”上采访了这位我国学术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思想史领域里的著名学者和专家——阮国华。
  文学:我的理想
  阮国华自幼酷爱文学,中学是在原武昌文华中学度过,从初一到高三一直喜欢写诗和散文,并担任校报主编,16岁时写的《文学——我的理想》一文,被学校作为在校学生的范文在课堂讲解达10年之久。1959年阮国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南开二十多年的校园岁月给了他一个很大的驰骋空间,这期间他研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和中国古代文学书籍,即使在那个蔑视教育的年代和文学荒漠的蹉跎岁月里,他也从不放弃,固执地守着这分寂寞,用他的话说这是“寂寞之美”,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园地。
  阮国华从对鲁迅的文学研究转到了对魏晋、盛唐时期的文学风骨研究,从此走上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道路,并作为其终身的奋斗目标。这为他后来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和古代文论领域的学者奠定了基础。
  学术:我的人生
  1991年阮国华调入广东发展民族大学任中文系主任,他的工作是没有时间界定的,每天工作长达12个小时以上,常常工作到深夜。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用3年时间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数十万字的论文,被学校老师誉为工作狂。由于阮国华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1994年他被推举为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这年他所主篇的《岭南古代文艺思想》问世,填补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岭南古代文艺思想研究的空白。
  阮国华在从事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学术研究,在古代文论和我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上,颇有建树,《中国古代文论溯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先秦、两汉真善美理论发展历程》、《明代前、中期文学思想》《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论》等多部学术论著由国家出版社出版。由于他在学术上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界的影响,被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推举为副会长;1999年,美国权威的《世界名人录》为他设立了专页介绍;2001年他作为广东文学界的代表被选为广东省科学联合会委员。“学无止境”?熏阮国华这么说,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学术人生”。把学术作为人生,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光彩。
  教育:我的事业
  1994年有家媒体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为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记广东民族学院副院长阮国华教授》,介绍了阮国华的教育改革成果,这对当时广东高校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起了先导作用,并提供了一个教改范例。
  阮国华热爱教育,他说教育是我的事业。他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有的教育方法、模式、教改方案及校园教育管理制度都应服从这一目的,利于出人才是唯一的标准,检验人才由社会。他在任民族学院业务副院长期间,对分管的教学、科研、成教和计算机中心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按国际化标准制定改革方案。他一方面承受着因为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行“分学制”教育模式,几乎触动了当时的高校教育体制。由于他所制定的改革方案与社会的需求、与时代的要求、与沿海的经济发展很适应,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科学、切实、有效的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全校的教育质量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全校电教化、现代化?熏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由于阮国华在学术和教育工作上所作出的贡献,他被评为广东省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社科学术团体先进个人,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不仅如此,阮国华还连续5年担任广东省高级职称科学评委、评审组组长,并身兼多职,分别在南开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任兼职教授。
  家乡:我的眷恋
  阮国华是从鄂州走出的成功人士,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他说:“故乡的情思伴着我的人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忘记不了家乡父老乡亲用希冀的眼神目送我走出家乡的那一刻,当时我发誓一定要有所作为,有所回报。”的确,阮国华在他事业成功后,一直履行着他的这一诺言。1997年,他在担任广东省鄂州籍同乡联谊会会长期间,充分利用自己在广东的知名度,集聚鄂州籍在广东工作的知名人士,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奔忙,几年来在他的努力下,通过牵线搭桥为家乡招商引资过千万元。
  采访结束时,阮国华写了一副对联作为对家乡的寄语:敢于幻想,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文化名城敢为天下先;人才辈出,环境优化,经济跨越,人民富裕,金色凤凰展翅要腾飞。

(0)

相关推荐

  • 学术会议 | 考文知音:明清文论中的“声音”及其语文学基础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 合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110周年系庆系列活动-- 会议旨趣 "声音"乃是古典 ...

  • 蒋寅 | 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

  • 构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文学理论是从理论的高度阐发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方法,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当前,如何构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 ...

  • 一心璀璨花千树——《黄保真文集》出版纪念笔谈

    编者按:<黄保真文集>出版后,影响甚大,主事者有意邀请海内学人来琼庆祝文集出版.研讨相关学术问题并怀念先生晚年风采,然时疫流行.寰宇不宁,最后只能函件往来,海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选了成复旺 ...

  • 蒋寅|触摸文学理论的生命之本——胡大雷《〈文心雕龙〉批评学》小引

    批评之成为学问,似乎到九十年代才为国内学术界意识到,若干批评学概论著作继踵问世,但较文学原理著作已太晚而且太少了.究其原因,难道是中国缺乏文学批评的传统吗?倒也不然.在中国古代,对文学批评的重视.批评 ...

  • 开卷有益 | 《文心雕龙讲记》的历史还原之功

    ▲<文心雕龙讲记> 龚鹏程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出版 <文心雕龙讲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是龚鹏程教授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所开课程的讲课记录.这 ...

  • ​《送文著作往鄂州谕南使》中的这位官员有点怕鄂州人

    送文著作往鄂州谕南使 元代:马祖常 大化均天施,黄图象岳宁.宣风依日月,发号布雷霆. 貔虎严分镇,鹓鸾蔚在廷.芝茎联孔庙,蓂叶茂尧庭. 珠米圆圆白,楼桑个个青.讴吟兴陇亩,游衍及郊坰. 楚俗那三户,滇 ...

  • 《民国●王廷献葛瓷砖面像志》中的墓主人是个四世同堂的有福气的鄂州人

    <民国●王廷献葛瓷砖面像志>.1978年于鄂城钢铁厂出土,系用瓷砖绘烧制而成.志瓷砖高39.宽26厘米,在画像下自右至左直书18行,行6字,计109字,全文是: 公姓王讳廷献宇长卿行六湖北 ...

  • 《清.张徽志》的墓主人是一名刚正不阿的鄂州人

    <清.张徽志>.1983年12月在沙窝乡黄山村征集.志石长59.宽42厘米,有志盖,志文自右自左直书22行,行1.至30字不等,共刻:66字, 字体工整秀丽,形似文仕明之小槽书.全文是: ...

  • 挖掘者楚文化的鄂州人

    楚文化的挖掘者 1958年12月生,祖籍华容镇鄢家村人,1998年即为副研究馆员. 1977年下放段店镇养猪场,1979年考入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现湖北大学),毕业后留校.1988年调湖北省民间文艺家 ...

  • 踏遍南国山山水水的鄂州人

    1942年生于樊口街办旭光村,1963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福建分社当记者,历任农村组组长.采编主任.副社长等职.1991年,调任新华社海南分社社长.党组书记,海南省政协委员.199 ...

  • 池湖浪里白条搏埔江的鄂州人

    有人曾对董霞明开玩笑说:"你在鄂州池湖游泳是超级水平,怎么在大上海的黄浦江也如鱼得水?板眼不小哇!"董霞明也笑了:"会游泳的人,不到风急浪高的大海里去扑腾几下不过瘾!&q ...

  • 此生只为农业忙的鄂州人

    此生只为农业忙 1954年生于段店中咀村王甲湾,1973年华容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5年被推荐到咸宁农校学习,197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1993年6月任河南商丘地区宁陵县科 ...

  • 叩开地球科学之门的鄂州人

    叩开地球科学之门 姚海林,1965年6月出生于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毛塘村.1982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6年分配到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工作,1989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搞科研. 后获 ...

  • 山巍石屹任砥砺的鄂州人

    山巍石屹任砥砺 李光金,1950年4月3日生于杨叶镇白沙村4组,1957年上三浃小学,初中毕业于燕矶中学,1967年回乡务农,1970年参军入伍. 1979年在参加保卫祖国的自卫反击战中,火线任一营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