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要脸”的人,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乍一看很唬人,但这种充满了中二气息的句子,所长觉得只能存在于电视剧里。
生活中谁敢不要脸?不怕被嘲笑?被喷?
事实证明,所长还是太年轻。
往往那些越是“不要脸”的人,才越活得有面子。
01
过去几个月,随着垃圾分类再次蹿红的,还有那位蓬头垢面、穷困潦倒,开口却舌灿莲花、妙语连珠的流浪大师沈巍。
有人把与他闲聊的视频上传网络,让他一夜爆红。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无所不能,针对社会问题的评判一针见血,令人惊奇。
更神奇的是,他居然是自愿选择去流浪的,而非迫于生计。
想象与现实间的落差,让各路网友纷纷前来一睹大师真容,他的住处被围得水泄不通。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大家会这么疯狂?
有网友指出:
疯狂除了沈巍身上的反差感,更重要的,还有他们在沈巍身上看到的自由生活的方式。
每个举着手机拍摄的人,每个在屏幕前看着视频点着赞的人,都是被现实的枷锁束缚住的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得更“体面”,受到更多“肯定”,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人生追求之一。
像沈巍一样,无视世俗的目光,沉浸在自己的人生目标里的,永远只有少数人。
我们都幻想能够摆脱樊笼,在生活里自由翱翔,但迫于“体面”,我们都不得不被绑在各自的岗位上。
毛姆曾经说过,
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有用的东西。
放下面子,不是恬不知耻的耍无赖,而是放下他人在乎的目光,敢于追求自己的生活。
我们时常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面子,让本来就不容易的生活承受不应有的重量。
柜台导购员轻蔑一笑,钱包就不自觉地空了一半,我买不起这套化妆品?
大踏步离去的背影很潇洒,但再精致的妆容,也提不了勒紧裤腰带的气色。
餐厅服务员语气冷淡一点,脸和脖子就红起来了,哪道菜我吃不起?
刷卡的动作豪爽大气,但回家喝稀粥的样子是不是有点狼狈。
为了在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面前挣得一个面子,自己的生活变成了有期徒刑,质量大打折扣,实在没必要。
不是这些东西不好,而是它们不适合自己当时的消费能力。
有多大的头,盖多大的帽。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舒服的生活状态。
不要脸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轻松驾驭自己的人生。
02
很多人觉得,那些“不要脸的”、“脸皮超厚”的人,简直没有一点自尊可言,太可怜了。
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总是轻易地放下自己的面子,难免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太过随和,没有自信,没有排面。
但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恰恰相反,“不要脸”被认为是极度自信的表现,是对于事物的执着追求。
想想看,不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往往都是那些脸皮厚的男生更容易追到女生。
因为他们为了达成目标,总是不屈不挠、毫不顾忌自己的脸面。而脸皮薄的男生,往往被拒绝个一两次就放弃了,觉得女生的拒绝伤了自己的面子。
根据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不要脸”的特质,容易衍生出两个好的特质。
一是容易放下。
心理学上认为,当一个人生活处境不如意时,他往往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顾忌周围人对他的看法。
在公司会议上因为小失误被批评、搞砸了一个项目、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经济来源……这时候,总感觉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自尊能让我们自强不息,但有时候,过于敏感就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而那些“不要脸”的人,会轻易地把一件事放下。
他们不会因为自尊心或虚荣心而放弃每一次进步的机会,旁人觉得拉不下脸的事情,他们都会放下身段去追求,这种特质让他们更容易成为真正有能力的人。
所以在他们接受批评、挫折,小步快跑的时候,那些自命清高,认为自己不该是吃苦的命,在一次次错过前进的机会。
到头来,“不要脸”的收获满满,好面子的什么也没得到。
另一个好特质是,执着追求。
有句话说的好,
成功的三要素,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
话听起来很糙,但理确实不糙。“不要脸”在心理学上的另一种理解,就是对事物的执着追求。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案例都少不了坚持心中的执念:
乔布斯没有坚持,就不会有第一代惊艳全球的iPhone;
任正非没有坚持,就不会有现在傲视八方的华为;
马云没有坚持,就不会有影响世界的阿里巴巴……
为了心中的坚持,他们曾经做过多少次放下身段的事,只看一个马云就知道了。
一次次地创业失败,一次次地上门求融资,换一个脸皮薄的人早就无地自容,举旗投降了。
但马云并不,他不但不觉得这是耻辱,反而视如珍宝,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其他大佬们怎么样,从他们的传记中都能看出一二:不要脸地坚持,坚持到不要脸!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协会曾经针对许多社会名人做过一次调查,他们发现:
那些可以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成功圆梦的人,往往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要脸”行为。
所以,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有执着的信念,甚至是执着到不要脸。
03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
在微博上异常活跃的蔡澜先生,堪称自由生活的典范。
记得有一次记者采访先生:“如果高考失败了怎么办?”
蔡澜笑着说:“不能念大学了,你不能去麦当劳做事情啦?”
想来,提出这个问题的记者,已经被局限在了世俗营造的“脸面”氛围里:
他由衷地觉得,考不上大学是一种尴尬的境遇,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大家认为什么好,就得拼命活成什么样子。
但是,世界需要医生,也同样需要农夫,需要在金融市场上指点江山的大佬,也同样需要麦当劳里端盘子的服务员。
没有谁比谁更高等,没有什么可丢脸的,只是不同的活法罢了,自己舒适就行。
拼了命地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会换来心力交瘁。
就像《都挺好》里的大哥苏明哲,明明负担不起照顾父亲的生活开销,但为了保住自己美国名校毕业生的面子,硬是打肿脸充胖子,最后闹得差点离婚。
如果我们每天都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最终就只能向着违心的目标走去,再回头看,真实的自我早已消失不见。
很多人感叹青春不再,其实就是在世俗的目光中,丢失了自己。
但是,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为了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也不是活在虚假的面子里,而是活在自己的期待里。
李嘉诚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
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很多人一辈子都被“面子”两个字死死束缚,被这个没用的包袱拖着,迟迟不能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想过的人生,最后空留遗憾。
但其实,就像沈巍一样,流浪汉又怎么样呢?考不上大学又怎么样呢?锦衣玉食又怎么样呢?
只有那些顺从内心的人,才能活得潇洒又舒服。
越不要脸,越能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