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长卿《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中写到的鄂州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唐·刘长卿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
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仿佛。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
刘长卿,唐开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官终随州刺史。据《全唐诗话》 记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其名重如此。诗多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当时,在洛阳当主簿的叔父前往吏部听候铨选,诗人作诗相送,借事抒情,其意有二,一则夸赞叔父的才干,二则表达了难以割舍的叔侄之情。“仲父王佐才,屈身仇香位。”叔父本来有王佐之才,然而屈身下位,仅仅作了一个小小的洛阳主簿。仲父,即叔父。仇香,即主簿的别称。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开头二句,不平之气,喷薄而出,名为仲父,实则一泻久积胸中的郁闷之气。接下六句,转怨为喜,称颂之情,溢于言表。“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叔父来到京都接受考核任职,一切变得那么顺理成章了。京剧,指京都官制,剧,繁重的意思。白居易《除孔戢万年县令制》:“在郞署间,称有名实;加以文学,缘饰吏事,俾宰京剧,伫有成功。” 叔父的度量胸怀像大海一般宽广,文章的笔锋像莫邪剑一样犀利。自然游刃有余,无往不胜。莫邪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干将的妻子,夫妻均善铸剑。后人常用“干将”“莫邪”比喻锋利精美的剑。这是第一层,赞美叔父的才干。
第二层为中间十二句,回忆叔父曾在四川任职时的业绩。当年,来往不绝的洛阳道上,叔父奉命出使四川,前后两年时间,一心办理公事。皇华,《诗经·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者也。” 后以“皇华 ”作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江亭,江边的小亭,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曾作《江亭》。天府,指四川。铨闱,指政府设置的选拔官吏的考试场所。叔父到四川,两年之后,功成名就,无愧于心。天府之国,留下香名;奉调回京,听候考核任命,照应了诗题。叔父临别四川,旧友赋诗,新吏攀辙,高堂辞别,寒士相拥,人之常情,莫过如此。然而为官如此,夫复何为?诗歌从几个典型画面的侧面描写中,进一步表现了叔父为官四川时的良好政绩。攀辙,即“攀辕卧辙”,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为官如何?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这里,表达出百姓对一任好官的留恋之情。高堂,对父母的尊称。青袍,青色的袍子,借指寒士。从“此行季春月”到结尾为第三层,先写“此行”所见的自然景物,渲染出喜悦的气氛。时逢万花烂漫的农历三月,万物正鲜艳明媚。驿道两旁,官柳依依,浓阴相连;桃花灼灼,令人陶醉。前路遥遥,仿佛京城长安在望;落日融融,青山滴翠,原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西岳华山脚下。再写“此行”的心情。撩开车行时所挂的帷帐,看到两旁的景物,心有所思。想起送别叔父时的筵席,不禁顿生无限的留恋之情。裴回:同“徘徊”,留恋之意。竹林:晋代竹林七贤中阮籍和阮咸为叔侄俩,故后世常以“竹林”比喻叔侄的关系。此典用在这里,可谓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诗中用典较多,诗意含蓄蕴藉,阅读时不要望文生义,阐幽发微,方能把握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