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5条底层逻辑

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朱庆澜曾撰写了一本《家庭教育》的著作,在书中有一个形象而经典的“三道染缸”比喻:“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家庭生活就好似第一道染缸,父母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社会上,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从父母的习惯、言行到教育方法,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是孩子成长的根基。

人们对家庭教育到了空前重视的程度,每个家庭都知道孩子成功的重要性,希望孩子成人成才是每对父母的期许。

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的家长依然不知道怎么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不了走一些弯路,甚至是错路。

前几天的一则新闻,杭州的一名初中的男孩小陶,恳求父母:能不能再生一个。

一个学期下来,小陶不做作业,早上起床需要父母一催再催,甚至需要帮他穿衣服,在催促中吃完早饭,然后再由爸爸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小陶跟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不想去学校,让父母再生一个,可不可以放弃他算了。

看到自暴自弃的小陶,身为父母的无助和心痛难以言表。

在咨询师与小陶深入沟通后,小陶慢慢地将自己心底的苦恼和盘托出。

奶奶在生活上事无巨细的操控,爸爸在学习上条条框框的要求,妈妈用恐吓的方式自上而下的压制,成为小陶内心世界不堪重负的三座大山。

这些从小到大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经意的点滴让孩子积压不少的情绪,随着青春的到来,像火山喷发一样。

在家里对父母大发脾气甚至动手,延伸到在学校对老师的管教过度敏感,不仅伤害了身边的人,也伤害了自己的学业和人际关系。

情绪烦躁冲动是小陶对家庭关系不满的表达,厌学是他向大人发出的求救信号。

而事实上,父母们本来能够避免这些弯弯绕绕的育儿之坑,但既然问题已经出现,父母们就必须去勇敢面对症结,积极调整教养方式。

打开孩子心结的钥匙一直都牢牢攥在父母的手里

你的孩子可能不是第一名,有的时候还表现得特别幼稚,但他们天生就会爱你。

你的孩子不会在意你是否成功,是否优秀,但是他一定会在意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爱。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对父母的不满,都源自于不好的亲子感受,或者说,他们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底气,也是孩子内心最渴望的东西。他会让孩子们有底气去追逐诗和远方,让孩子们有勇气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而相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对孩子的爱却要复杂很多,既要考虑当下,还要考虑孩子的以后,大多数父母,内心都曾经担心过,自己无法给到孩子更好的生活。

在这样的焦虑中,家长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却忽略掉对孩子爱的表达。

艾默生曾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对父母都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需要和他们在一起,需要被陪伴,需要被爱。”

好的家庭教育,从来离不开这些底层的逻辑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无法重来,家长前半生在陪伴孩子上偷的懒,都会变成孩子后半生爬不出的深坑。 家长前半生在陪伴孩子费的心思,都会变成孩子后半生的底气。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示爱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过: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在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被足够的爱滋养,生活会更从容淡定。”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尊重

孩子除了是父母的孩子,更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延续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而是让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以身作则

父母的见识浓缩在孩子身上,父母的修养体现在孩子的言行里,如果父母没有丰富的世界、高尚的品格、正确的认知,孩子也看不到世界的模样。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对老师的支持

请尊重每一位老师传授教育的权利,请支持老师的工作,因为他握住的是每一个孩子的明天,和我们期待的变得更好的未来。

每个人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很多问题遵照这个原则,都可以避免,但是,如果,问题已经出现,父母们就必须去勇敢面对症结,积极调整教养方式。

不论你的孩子现在是处于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即使他看起来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常常能够说出来一些令父母们都无可辩驳的大道理,即使你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僵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只要父母能够用心的去对待孩子,相信一定可以得到改善。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用到智慧,所谓智慧父母,就是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想出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