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菊花分外香
写在前面的话
志一主席是我的领导。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志一主席更多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兵。
文联太小,只有志一主席和我两个人(最近又调入一人),是县直一级单位中最小的单位。单位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办公室要有,财务要有,党建要有,纪检要有,县里的会议要参加,驻村工作要参加,双创工作要参加,主题活动要进行。我又在乡下驻村扶贫,只有在办理财务时候请一天或两天假回单位办理。纵然这样,因为扶贫工作忙,单位工资常常是连续几个月没有时间发。
因此,志一主席大多时间是一个人支撑着单位的工作,即使领导,又是兵。不像其他单位,一把手开开会,副职领导动动嘴儿,工作安排下去就有人干。志一主席不得不事无巨细,亲自参加会议,写材料,开展业务,忙前忙后,忙左忙右,忙得不可开交。
纵然如此,文联工作还是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创办了《丹江湖》杂志,承担了中国文联的扶贫摄影创作“国”字号工程,接连举办了多场诗歌朗诵会、文学创作研讨会、文学采风活动、邱零夏冠洲书画展、石榴节摄影书法展等等,活动七彩纷呈,高潮不断,全面推动了淅川文学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
写文先做人,读文如阅人。今天刊发这个文是志一主席为《丹江湖》文艺季刊第八期撰写的刊首语。虽为刊首语,但更多的是志一主席对文联工作的感悟。让我们阅读此文,走进一位基层文联主席的心灵深处。
秋来菊花分外香
文/王志一
中秋节过后,菊花开了,石榴红了,空气中散发着鲜花的香味和丰收的气息。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丹江湖》第八期带着油墨的芳香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作为杂志的主编,感恩与激动之情禁不住油然而生。
《丹江湖》创办于2017年6月,2019年3月开始与淅川县教体局联合创办,她是淅川县唯一的一本文艺纸媒刊物,也是淅川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唯一纸媒平台。县文联人少,经费少,工作繁重,也没有专业的编辑人才,《丹江湖》杂志之所以能够坚持走到今天,离不开县领导以及作者、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县委书记卢捍卫、县长杨红忠、人大主任王培理、政协主席徐虎等领导亲自为杂志撰写刊首文章,亲自对刊物的编辑进行指导;刘先琴、高金光、吴元成等淅川籍在外作家纷纷为杂志撰写文章,淅川本土的作家、书法家、摄影家、音乐舞蹈家也连续不断地投稿,这为《丹江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稿源;特别是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支持让我们不断提高编辑水平,提高刊物质量。这些关爱、支持和厚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丹江湖》杂志是一本县级文艺刊物,创办以来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针,坚持刊发“写淅川的文章,淅川人写的文章”的原则,挖掘淅川的历史文化,讴歌淅川的新面貌、新风尚、新成就,培育淅川的文学艺术人才。创办以来,凝聚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推出了罗尔豪、田野、吴浩雨、九月等淅川本土作家诗人,他们扎根淅川,讴歌淅川,写出了诸多带有淅川乡土气息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不仅如此,《丹江湖》杂志之所以定位为文艺季刊,还因为开辟了艺苑撷英栏目,推出了王洪连、靳富有、刘国胜、李天奇、陈黎等摄影、书法、民文、美术、音乐方面的人才,为他们搭建了艺术平台,展示了淅川文艺成就。《丹江湖》还刊发了诸多淅川地域文化、扶贫故事,挖掘、弘扬和传承了淅川历史文化,对增强淅川人的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丹江湖》一路走来最离不开的是编辑部同志们的辛勤耕耘,田野、朱吉红和吴浩雨三位同志都不是专职编辑,田野同志还肩负着驻村和文联的其他任务,他们常常是利于节假日和星期天编辑稿件,更多时候是在深夜加班,让我们一起对他们的付出和辛劳表示敬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丹江湖》来得有点晚,还不一定那么完美,但是,她一定会像野菊花那样不畏严寒,灿烂开放。(作者系淅川县文联主席、《丹江湖》杂志主编)。
编辑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