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饮食是否可以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是否需要额外补充膳食纤维素?
膳食纤维就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消化和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
膳食纤维每天应该吃多少?
研究表明,中国正常成年人每日应进食25g~35g。此外,“富贵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应增加10~15克/日,2~20岁的幼童、青少年,其摄入量推荐为年龄数加5~10克/日。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平均每日进食膳食纤维的量才11g左右,实在是远远不足!
当然,什么都有一个量的限制,若是摄入的膳食纤维每日大于50g,那么也会有副作用,它会致腹部不适,如增加肠蠕动和增加产气量,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的消化和钙、铁、锌的吸收等。
因此,对于胃肠功能异常的患者,比如腹泻者,不建议多食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1
润肠通便,改善便秘
膳食纤维的存在不仅可以使粪便变得松软、湿润,同时也能够刺激肠粘膜,从而使肠胃蠕动加快,能够很好地促进排便,最终能够防治痔疮的问题出现,同时也能够预防便秘。
2
控制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
相信大家都知道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总是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而这可以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能够很好地控制热量摄入;另外膳食纤维具有低热能的特点,长期进食非常有利于体重的控制。
3
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当脂肪以及胆固醇等被膳食纤维吸附住以后,能够很好地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膳食纤维的存在能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
降低患癌风险
研究表明,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还有助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
常见的高纤维食物
就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一样,补充膳食纤维最好的方法也是吃天然食物。
豆子、蔬菜、坚果、水果、粗粮(全谷物)等食物,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多吃这些天然食物,可以补充日常所需的膳食纤维。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的数据,常见的高纤维食物如下:
大部分常见蔬菜(西蓝花、菠菜、菜花、圆白菜、茄子等),每 100 克膳食纤维含量都< 3.5 克。而大部分人认为富含膳食纤维的芹菜,每 100 克中膳食纤维只有 1.6 克。
粗粮和豆子的膳食纤维含量是较高的,但是粗粮和豆子的碳水太高,不能多吃。
而且,粗粮含有容易引发食物不耐受的麸质;豆类含有会抑制矿物质吸收的凝集素和反营养素。
同时,豆类还会引发胃胀气、胃肠不适,加重肠易激。
所以,正在执行低碳水的朋友,还是应该少吃粗粮,多吃蔬菜 、坚果来补充纤维。比如 大杏仁、牛油果、黑巧克力、树莓,都属于低碳水高纤维的健康食品。
如果平时没有吃上面几种食物的习惯,只想靠吃蔬菜来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那么每天至少要吃800克蔬菜。
这个数字对大部分的人而言,是比较难达到的量。所以,如果你每天吃不够 800克蔬菜,建议再加上膳食纤维补剂,作为额外补充。
膳食纤维补剂的选择
虽然说都叫膳食纤维,但不同的膳食纤维,功能完全不一样!有的不能帮助缓解便秘,但可以促进肠道健康;有的可以降血脂,可是对便秘无效。
在挑选膳食纤维补剂之前,你需要先对膳食纤维有一点了解。现在市面上的膳食纤维补剂,龙蛇混杂,常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按照溶水性,我们可以将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就是人们常说的粗纤维,这种膳食纤维不会被消化液分解,只有通便的作用。比如:粗糙的麦麸。
水溶性膳食纤维,就是那些你感觉不像纤维的纤维。这种纤维遇水后,会形成果冻一样的胶状物质。
这些胶状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可以降低食物消化速度、减缓血糖上升、延缓胃排空。洋车前子壳粉、瓜尔胶、菊粉、低聚果糖等都属于这种纤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水溶性纤维中,只有洋车前子壳粉可以通便,其他水溶性纤维没有明显的通便效果。
另外有些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在大肠中发酵,成为益生元,促进肠道健康。比如:低聚甘露糖、β-葡聚糖、瓜尔胶等。
由此可见,不同膳食纤维对身体的帮助也不同。按照膳食纤维的功能和特性,整理了一张表格,让你更快了解各种纤维的区别。
图表中的问号,代表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有争议。
图表中的空白处,代表没有效果。
不同类型疾病如何挑选纤维?
1、属于便秘人群,建议选择:洋车前子壳粉 、低聚甘露糖。
2、想降血糖、血脂,建议选择:洋车前子壳粉、低聚甘露糖和 β-葡聚糖。
3、属于腹泻人群,建议选择:洋车前子壳粉。
4、想改善肠道健康,建议选择:瓜尔胶、低聚甘露糖、菊粉和 β-葡聚糖。
膳食纤维素推荐
USANA是全球营养品顶级品牌,纽交所上市品牌(股票代码:USNA),中国国家体育训练局赞助商,中华预防医学会NDP(营养与疾病预防)项目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的这款膳食纤维粉特点为:
(1)高膳食纤维含量,每条含11.5克膳食纤维。
(2)可溶性和不可溶膳食纤维,作用全面。
(3)复合配方,兼具膳食纤维和益生元双重作用。
(4)促进钙、镁等元素吸收。
End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