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的“破烂”!阜新收藏者要建“辽代铁器博物馆”

2020-05-30 18:16新浪辽宁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耿文东潜心收藏30年,他收藏的不是金盘银盏,不是书画文玩,而是被人看作“破铜烂铁”的近3000件铁器,其中仅辽代的就有千件,如铁釜、铁鼎、铁碗、铁壶等生活用具,铁铧、铁锄、铁趟头、铁牵引等农耕工具,铁镞、铁矛、铁梭镖、铁战刀等兵器,铁锛、铁斧、铁凿、铁钩镐等木工工具……门类齐全,令人眼花缭乱,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收藏拥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眼下,耿文东正准备申建一座“辽代铁器博物馆”,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这些饱经沧桑的千年遗物。

  铁鼎

  从废品收购站淘到大批旧铁器

  今年52岁的耿文东,唠起自己对辽代铁器的执着,还要从小学时候说起。因为妈妈在废品收购站工作,耿文东每天放学后,就来到妈妈的工作地点,看到大大小小的旧秤砣,感到很有趣,就央求妈妈给买下来。遇到亲友、同学家有好玩的废旧铁器,他也要来收藏。慢慢地,耿文东收藏的铁器越来越多、五花八门。

  对古旧铁器的偏爱,也让耿文东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他订了好几本收藏类杂志,并开始投入资金收购喜爱的铁器。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有个收藏破铜烂铁的爱好,发现哪里有,就打电话告诉他,而他也不管路有多远都要去看看。

  像“马”字的铁烙印

  有一年,耿文东听说本县太平乡有个带字的铁器,他急忙打车去找,“可人家说东西已经卖到北京了。”耿文东赶紧让出租车司机抄近路返回,好赶上当晚去北京的火车。中途被一条小河拦住去路,心急的耿文东让司机开过去,结果连人带车掉到河里,只好找老乡帮忙推车过河。

  为了买到这件铁器,耿文东跑了三次北京、两次沈阳,终于如愿以偿。“这件像个契丹文或是女真文‘马’字的宝贝,终于拿到手。”耿文东说,经专家鉴定,这是铁烙印,是给饲养的马匹做记号的工具。这些年,耿文东把工资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购买五花八门的铁器,家人很不理解。

  铁银锭范

  但让耿文东心疼的是,因为铁器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他的藏品有很多已经腐蚀损毁,留存下来的也需要保养,急需有关部门协助维护抢救,否则这些记载着历史的宝贝将逐渐消失。

  “我收藏这些铁器,就想建一座辽代铁器博物馆。”耿文东告诉记者,现在全国没有辽代铁器博物馆,只有阜新有这个条件,阜新是辽国中心地区,辽代出土的文物多。他收藏的铁器,基本都产自阜新本地,大多是当地废品收购站回收的“废物”,都是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或是耕田犁地,或是兴建房舍,或是深挖菜窖偶然发现的,因耿文东的收藏,它们被精心保存下来。“我要建立一个博物馆让大家来看,我想要补了这个缺。”耿文东说。

  2011年,耿文东特意赶到沈阳,邀请资深考古学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去阜新,帮他看看收藏的这些铁器。冯永谦告诉记者,到阜新一看,耿文东收藏的铁器确实很丰富,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类齐全,有的过去少见,或是未曾见过,确实值得研究。

  辽代铁器涵盖八大类60多个品种

  耿文东收藏的辽代铁器都有哪些呢?经过仔细研究,冯永谦按使用功能给器物做了分类,然后进行时代鉴别,区分出辽代和其他年代的,并把其他年代的铁器分别拣出。筛选后的这批辽代铁器被冯永谦分成八大类60多个品种,包括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犁镜、铁趟头、铁牵引、铁锄、铁镰刀、铁垛叉、铁铡刀等,渔猎生产工具有铁冰穿、铁鱼钩、铁鞭穗等,泥瓦工具有铁泥抹子、铁瓦刀、铁夯头等,木工工具有铁锛、铁斧、铁凿、铁扁铲、铁钩镐等,铁工工具有铁铲、铁锤、铁钳、铁锉等。车马器类有铁马镫、铁马衔、铁烙印,还有铁车輨(guǎn,嵌在车毂头里的金属套),含四矩、五矩、六矩、六角等式样。

  兵器更是琳琅满目,有铁矛、铁镞、铁标枪、铁梭镖、铁战刀、铁鸣镝、铁蒺藜等。还有不少铁刑具,如铁手铐、铁脚镣等。

  辽代的铁质生活用具,更是五花八门,让人耳目一新,如铁釜、铁铛、铁鼎、铁碗、铁匙、铁壶、铁剪、铁锁、铁人、铁动物(铁牛、铁狗、铁鹿等),铁熨斗还有不同花色之分……

  从事考古工作60多年,冯永谦从未在一地一次见过如此多数量的辽代铁器,这么多铁器聚集于一处,反映出辽代的冶铁技术相当发达,农耕工具显示出当时农业生产很是先进,铁车马器具印证了当时道路交通顺畅、车辆往来频繁,生活用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冯永谦说:“铁器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如果能将其保存下来,不致湮灭,并为世人所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铁器,生锈掉渣、占地方,难登大雅之堂。这些耿文东都不计较,数十年来当作宝贝收藏。这种精神也打动了我。”因此,冯永谦应耿文东的约请,开始埋头撰写一本《辽代铁器考古研究》的专著,书中首先梳理了全国各地遗址、城址、墓葬等出土的辽代铁器,内容全面,作为佐证比对,又详细研究了耿文东在阜新发现的铁器,为其进行特点、功能分析和年代考证。冯永谦告诉记者:“阜新发现的这些铁器,不是考古出土的,而是由当地废品收购站拣选出来的,没有地层和出土关系,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经过排比梳理,我在3000件铁器中挑选出各类具有代表性铁器400多件,确定为辽代无疑,才最后录入书中。”这本辽代铁器专著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8年末,正式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辽代铁器研究的空白。

  首次发现辽代铁质折叠式梳妆架

  近日,耿文东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诸多珍藏。其中,有几件少见的器物颇为抢眼:有一件三足极大铁火盆,直径103厘米,高31厘米,估计重量有100公斤,需要三五个人才能把它挪动。物件保存较好,盆下有3只兽脚支撑,盆上有明显的兽面花纹,还有4个提环,这是为方便搬动安置的。

  极大号铁火盆。(冯永谦供图)

  冯永谦介绍,铁火盆是辽代时人们取暖的用具,由于北方冬天寒冷,常用火盆蓄炭燃火取暖。铁火盆是考古发现中首见于辽代的出土实物,非常珍贵,有铁质的,也有铜质的。阜新发现的铁火盆数量较多,制作精致。这件硕大的火盆,花纹还能看得清晰,说明当时手工艺相当发达,推测这应是一个公家用的物品。

  还有一件大家伙——六鋬(pàn)耳大铁釜,直径83厘米,高60厘米,是辽代做饭的工具。冯永谦说,此釜体形硕大,在目前所发现的辽代六鋬耳铁釜中,其容量是最大的。据此可知,此釜一定是供人数众多时使用的,估计能做出200碗米饭。

  折叠式铁梳妆架。(耿文东供图)

  另有一个折叠式铁梳妆架,制作精美:由镂空铁条铆接与环套组装,中间有轴可折叠,应为现代折叠椅的“老祖宗”,其构思新奇,方便携带,非常适合契丹游牧民族的特点。而且细看梳妆架靠背上有多层纹饰,中间一个葫芦形花瓶,瓶口伸出一根茎、5朵如意云状花,周围对称装饰5只曲颈灵动的仙鹤,无论造型和纹饰都非常别致。“过去没有见过,十分珍贵。”冯永谦介绍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辽代张氏墓中,曾出土过相似形制的梳妆架,但那个是木质的,没有这个纹样复杂,这个应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千年前的辽代铁质梳妆架。

  交股铁剪子

  还有两把交股铁剪子,将目前发现的辽代交股铁剪增加到4把。冯永谦告诉记者,从战国以来,考古发现古人的剪子都是8字形的环股剪子,直到辽代出土遗物开始,才出现这类交股铁剪子:剪子中部圆孔铆合交叉,剪柄手握处外曲为环,与现代的剪子相似。2018年在朝阳市西大营子村辽代遗址中出土一把。1980年,沈阳市康平县克宝窝堡辽墓也有出土。这证明交股铁剪子在辽代已经使用,且使用范围较为普遍。

  铁匜

  藏品中还有一种铁匜(yí)很特别,相当于今天的水瓢,不同的是有个弧形嘴。冯永谦说,这是当时有钱人家洗手用的,一人持铁匜倒水,下边还有一个水盆接着水。

  铁犁镜,是重要的农具,与铁铧配合使用翻土起垄。有趣的是,藏品中很多铁犁镜上都有凹陷或凸起的铭文,如“赵”“寇”“山路刘□(无法辨认的字)所造”等,这是铁匠铺的标志。此外,藏品里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铁质动物,有牛、羊、狗等,目前还不清楚它们的用途,有待进一步研究。

  史记

  “三冶”系今大石桥、鞍山、辽阳

  契丹人自建国初就重视冶铁业,兴冶采炼,制造生产生活器具,“契丹”一词便有“镔铁”之意。据《辽史·卷六十食货志下》记载:“自太祖始并室韦,其地产铜、铁、金、银,其人善作铜、铁器。又有曷术部者多铁,‘曷术’,国语铁也。部置三冶,曰柳湿河、曰三黜古斯、曰手山。神册初,平渤海,得广州,本渤海铁利府,改曰铁利州,地亦多铁。东平县本汉襄平县地,产铁矿,置采炼者三百户,随赋供纳。以诸坑冶多在国东,故东京置户部司,长春州置钱帛司。太祖征幽、蓟,师还,次山麓,得银、铁矿,命置冶。”

  从这段记载可知,辽国开疆拓土过程中,兼并进来的室韦人、渤海人,多善作铜、铁器,且当地多产铁矿,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据冯永谦考证,室韦人,居今黑龙江流域,当地矿产丰富。契丹部族之一曷术部,在今辽阳南,其设置的3个冶炼机构,其一“柳湿河”,为今营口大石桥市流经汤池村附近的大清河;其二“三黜古斯”,为今鞍山市旧堡;其三“手山”,为今辽阳县首山。

  在今辽西、辽北、辽南等地,辽代出土的铁器文物同样广泛分布,数量大。而作为辽王朝腹心之地的今阜新,更是铁器的密集分布区。考古发现,阜新地区辽城众多,有23座辽代城址,这些历史背景也成就了耿文东的铁器收藏。

  辽代铁器种类繁多,尤其是发达的农业生产工具,促进了辽代农业发展,令人民生活富足。《辽史》载,辽景宗时,“保宁七年(975年),汉有宋兵,使来乞粮,诏赐粟二十万斛助之。非经费有余,其能若是。”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年),“燕地饥,户部副使王嘉请选船,募习海漕者,移辽东粟饷燕。”这说明当时辽东地区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储备充裕,荒年可以赈灾,印证了辽代使用先进的铁质农耕工具的成果。

  《金史》上有一段记载,可以证明,在辽代,铁质农具已被广泛使用。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太祖刚起兵反辽时,“宗雄已得利,击辽右军,辽兵遂败,乘胜追蹑至其营,会日已暮,围之。黎明,辽军溃围出,逐北至阿娄冈,辽步卒尽殪(yì,死),得其耕具数千,以给诸军。是役也,辽人本欲屯田,且战且守,故并其耕具获之。”这段史实,记录金兵一次战斗就缴获辽军耕具数千件,可见辽代使用铁质工具的数量之大。

  编辑 : 王雷

  记者 : 商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