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女人》之丹花(24):李算盘建房 李丹花种菜

32

木瓜公社位于河南省边缘地带,与湖北接界。木瓜公社一分为二,一半属河南,一半属湖北。河南逢单集,湖北逢双集。李丹花所在的大队叫红旗大队,离木瓜集镇有20余里远。

马车到了村口,早已迁过来的白中举在村口等着。他领着顺阳一起往新的住处走。住房是原来大队部的院子,共有房舍7间,分给了白顺阳、白家全、白家兴3家15口人。李丹花一家三口人,分一间半房子。婆婆住半间,白顺阳、丹花住一间。粮食,家具往屋里一放,只剩下一张床的位置。

房子小,丹花便有些不习惯。在老家白家庄,一个大院,五间正房,四间偏房,想怎么住,就怎么住。现在,一间半房,还要修锅灶,在屋里转个身,就要碰着墙。

丹花说:“啥毬房子,还不如咱老家的那两间牛棚呢!”

顺阳很乐观,他笑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是陋室,唯吾得馨。只要人能活得快乐,活出精神,简陋些又有何妨?俗话说,能叫心宽,不叫屋宽。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是草房,毛主席在延安住的是窑洞,咱们好呆还能住一间瓦房呢!”

丹花的一句感叹,引出了顺阳一大串理由。丹花笑了。她说:“真是个书呆子,俺说不过你,但俺总觉得有些挤!不说别的,就连这些家具都没地方放呢!”

算盘听了丹花的话,迷着眼,在院子里来回转。他在院中,把顺阳喊了出来。算盘道:“屋里放不下锅碗瓢盆,咱可就着大队部院墙,在房屋山墙上搭一个偏房,作为厨房。这个地方,三面有墙,前面用木板钉一下,安一个门,盖层牛毛毡,就是一间房。”

李算盘就是李算盘,精明得很。这么一提醒,几个人都出来看。嗨,还真是那么回事呢!

算盘说:“门、窗都是现成的,不用做。檩条、椽子也有。前边,用木头密密地系了,钉牢。里面,用泥厚厚地糊一层,比墙还结实呢!房顶,需要牛毛毡,得到集上买去!”

丹花说:“趁一东哥、干老子都在,一股作气,把这房建了!”

一东说:“爹这主意好,我看,明天一天就能建成!”

第二天,白顺阳、王一东、李丹花在家里,用从淅川带来的几根木头,做檩条、做墙。白面坡也过来帮忙。白面坡是木匠,半瓶子。结婚前,白面坡跟着师傅学艺。学了半年,便想拿工钱。师傅不给,白面坡一气,便离开了师傅,单干。白面坡用尺子量了量,把木料在地上密密摆了,用墨斗在上面绷了一道线,用画笔细细画了,标上记号。白顺阳、王一东便抬起来,放到马扎上,用锯一根一根地截。

章马车、李算盘赶着马车,去木瓜集上买牛毛毡。这天,刚好是湖北集。湖北政策活,物资相对充足。在供销社,李算盘软磨硬缠,买了二卷牛毛毡。李算盘看了看包装上的尺寸,在心里一算,刚好。

傍晚,李丹花家的厨房盖起来了。白家全、白家兴两家过来一看,都说李老爹有办法。照葫芦画瓢,家全、家兴两家依着院墙,也相继盖起了棚子,做厨房。

33

李丹花是城里生城里长,习惯了坐桌吃饭。在娘家做闺女时,母亲王红英每顿饭都要炒两个菜端到桌上。实在没有,那怕是一碗辣椒水,一家人也要围在一起吃。结了婚,丹花把这习惯带到了婆家。

在三官殿,队里有菜园。菜园有专人管理。十余亩水浇地,各种各样的蔬菜都有。隔三差五,队里都要分菜。吃不完,还要挑到三官殿集上去卖。在这里,青一色的山岗地。土层薄,一挖镢下去,便挖出死土瓣来。再说,就那90亩地,大伙还要靠这些地吃粮呢!每天都有集,菜队的蔬菜摆得满街都是,可没有钱,什么也买不到。没有菜,家家的饭桌上就少了碟子,碗里就少了滋味,过不惯。地里的麦根已经安了,男人们去生产队积肥,女人们在家闲着。

这天,丹花吃过饭,在院子里转悠。大队部的院子是一个能容2000多人的院子。院墙高高的。前面有一个铁制大门,后面是七间正房。院中,枯萎的草有一尺半深。乱草丛中,几棵杂乱无章的树在风中发出哗啦哗啦地声音。

李丹花在杂草丛中,来回地走。她寻思,把这片荒地开出来,种上菜,一年四季不愁吃的。院外有一个水塘,死水坑,水绿绿的,满满的,可以用来浇菜。丹花是个说干就干的人。男人们忙,活儿重,她想自己干。她把家兴媳妇桃子、家全媳妇梅花叫到一起。丹花说:“两位嫂子,大队部的院子这么大,咱们把这院子开出来,种点菜,既可以改善生活,又可以弥补粮食不足的问题。”

桃子心眼实,听丹花这么一说,便跟着说好。梅花不同了。家周在三官殿供销社工作,三官殿被水淹后,供销社移到了香花。本来,梅花可以随亲,在附近哪个村插一家户口就可以了。后来,毕国宝事件发生后,梅花的思想变化了。毕国宝为了救二狗被大水夺去了生命。自己说啥也不能拖移民的后腿。全队的社员都在看着她呢!就这样,梅花牙一咬,便跟着大伙儿来到木瓜公社。现在,李丹花让她开荒种菜,她在政策上还拿不准。拿不准的事,梅花不愿意干。她对丹花道:“开荒种地,算不算走资本主义道路?”

丹花说:“三边(房边、地边、场边)种菜,还是毛主席在延安发明的呢!现在,土地紧,靠生产队地种菜怕是不行!如果咱们把三边利用起来,既可以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又可以改善生活!”

梅花说:“你们种我不反对,反正我不种。我不能给人家毕工作员脸上抹黑。”

桃子道:“丹花妹子,咱们俩家种吧,人家有家周在外挣钱,用钱买菜,省力呢!”

说干就干。丹花把院子从中间一分为二,中间两边各留一条路。在家周家厨房附近,丹花给她留了一块荒地,以防家周媳妇思想扭过劲,要种。两个人,挖、捡、扒,荒草除去后,露出了黄土地。顺阳、家兴收工回来,也帮着干。不几天,一个菜园便被整理得有条有理。

地整理出来了。丹花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细细地挖了三四遍。土活了,松了,软了。一脚踏下,就像踏进了面缸里,松软的黄土,能淹齐脚脖儿。

桃子说:“丹花,现在种些啥好呢?”

丹花说:“十月天,能种啥?先种地晚葱、蒜,撒些腊菜,莴苣菜。等到开了春,种上瓜瓜菜菜,准吃不完!”

桃子说:“丹花,俺听你的。你种啥,俺也种啥!”

第二年春天,丹花、桃子的菜园里呈现出无限的生机。莴苣菜嫩嫩的,绿绿的;蕃茄结了果,挂在枝头,压弯了枝;韭菜发了牙,一嘟喽一嘟喽的。丝瓜、黄瓜、东瓜都扯了秧,开了花。豆夹爬到架上,结出了蚰蜒似的小条。

两家的锅里有了新鲜菜,梅花眼红了,也要种。幸亏丹花给她留有一块地。(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