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士“冬至”再谈安宫牛黄丸

最近,看到商家们又在炒作安宫牛黄丸了。是啊!“冬至”快到了(12月22日星期五)。“冬至”建议吃安宫牛黄丸,应该是近年来才有的。到底是对是错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冬至”是一年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冬至一阳生”。什么是“冬至”呢?我们借用一首古诗来说明冬至的道理:

西北风袭百草衰,

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

却见金梅竞艳开。

这首诗告诉我们,天冷以后,西北风一吹,西伯利亚的寒流就来了。这时候,落叶归根,百草干枯,天也一天一天变寒。因为“阴极则阳复,物极则必反”,所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就是阴极生阳的节点。冬至之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但是太阳却并没有让我们气温变得越来越暖和。因为地球上的寒气这种惯性并没有消散,地面的寒流却越来越强,所以说“冬至”后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气还是会一天一天变冷。但是,冬至以后,虽然天气在变冷,我们人体的阳气却已经开始触底反弹,一天比一天旺盛。数九之后,“几番寒起一阳来,却见金梅竞艳开。”此时阳气得复,虽然天还在一天天的变冷,但是梅花已经在数九寒天中花开竞艳。这就是“冬至一阳生”的道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在这个节点阳气开始生发。

安宫牛黄丸是个什么样的药呢?安宫牛黄丸,为乾隆年间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所创立,用于救治当时瘟疫病高热神昏之症。现在,安宫牛黄丸除了用于急性热病出现高热不退、神志昏迷外,还用于中风病的急性期。在中医学中,安宫牛黄丸与至宝丹、紫雪丹号称是中医治“温病”的“凉开三宝”,其中以安宫牛黄丸居首。安宫牛黄丸由牛黄、犀角(现在由水牛角浓缩粉代替)、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组成,这个处方可以说是所有中药处方中最寒凉的急救处方。我认为安宫牛黄丸作为中药中最寒凉的急救药,而且还含有重金属成分,在使用上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从治病角度来说:安宫牛黄丸为急救药物,病缓则停,不适合长期服用。即使是中风病人,我也是只在急性期使用5~7天,疗效确实好。但是也要中病即止,以后多以小续命汤、补阳还五汤等具有疏通补益类的方剂来调治。②从养生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急救药物都不适合用于多数人群养生使用,更不要说“凉开三宝”之首的安宫牛黄丸。 

“冬至一阳生”,但是这一阳,是非常稚嫩的,就像古人燧木取火,刚生的小火苗一样,容易受伤,需要呵护。我们养生,就是要顺应天地,遵守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冬至之时,我们需要呵护体内的始复之阳。姑且不论“安宫牛黄丸”作为急救药品,适不适合养生来吃,就说冬至适不适合吃这么寒凉的药物呢?答案肯定是“不适合”。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冬至一阳生”,这个阳是非常稚嫩脆弱的,这个时候吃如此寒凉的药物来限制阳气的生长是完全不对的。这不是养生,而是“伤生”。如此可能会导致人体一年的阳气都升发不好。《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说冬天的时候,我们机体受了寒邪,到春天就会发生温热性的疾病。比如春天发作的过敏性哮喘和鼻炎,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每年冬至都受寒邪,再加上特殊的虚寒体质(少阴虚寒体),有可能会使得邪气长期潜伏,以致发生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导致一些危重疾病。具体的道理,不是在这里两句话能说得清楚。

但是有朋友说:“我怕上火呀!我火大,吃安宫牛黄丸清清火总没问题吧?”这个话我认为是不完全正确的。首先要说我们为什么会上火呢?其实除了少部分的实火以外,大部分的火都是属于虚火的范畴。我常作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上火”的问题。人体的阳气是从头到脚流下来的,这就像我们楼房的供暖一样,热水是从楼顶逐层流下。大家可以看到,天冷的时候,最初我们是先穿上棉鞋;之后再变冷,就会戴上手套;到数九寒天时,再戴上帽子。这说明脚是最先怕冷的;手在中间,其次怕冷;头是最后抗不住冻。如果哪里堵住了,阳气流通不畅,就会出现上火。上火的人往往手脚冰凉就是这个道理。再解释一下,如果我们身体一部分受寒了,阳气就会流通不畅,流通不畅就会在里面郁而化热。我们说上火上火,就是说上面的阳气下不来,郁而化火。所以说,天冷还爱上火,就是阳气流通不好。这种虚火,越清热,火越大。

那么,冬至应该吃什么呢?还是吃我们医圣张仲景的生姜羊肉汤。原方组成是: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功效是温中补虚,祛寒止痛。我们养生来吃,不用加那么多的当归和生姜,适量就好,味道也很重要。对于爱上火的朋友,我还有个吃羊肉的小窍门,就是在煮羊肉汤时,加入两颗梨。梨性味平和,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这样就不容易上火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