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lib线上展览 | 墨宝丹青——中国古代经典书画赝品展
前言
赝品,又称伪作或假画,是指非画家本人实际创作,却谎称是其所作,署其姓名或采用其他方式表明其身份的艺术作品。根据假画制作方式,造假一般分为四种形式—摹、临、仿、造。
据现存的史料记载,书画作伪始于魏晋,但唐以前较少有意作伪,而多是以勾摹的形式复制副本,以使古迹得以流布。唐摹本历来被称为下真迹一等,且被宋元人作为真迹看待。书画作伪在北宋中后期形成一种行业并逐渐成为与书画艺术品生产相伴生的传统。明清时期的书画赝品更是数不胜数,作伪的手法越发完备,形式也越发齐全,如完全造假,部分造假(挖、补、添、割、改、配)等都十分精到。
需要注意的是,赝品并非一无是处,相反,质量高的书画赝品,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不差于原作。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书画作品时,并不仅仅是辨别其真伪,还包括识别书画艺术品的高下、精粗和美丑。
故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出不同时代的书画赝品,使大家认识、了解各个时期古书画的各种作伪方法,各种书画赝品的优劣,对于提高我们对中国古代书画的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此次展览按时代划分为三个单元
01 魏晋——唐代
02 宋代——元代
03 明代——清代
Part1
魏晋——唐代
兰亭序 王羲之 东晋 纸本墨笔
24.5cm×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后来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自出机杼,推陈出新,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有“书圣”之誉。
王羲之的行书犹如行云流水,其中尤以《兰亭序》为最极品,被称“天下行书第一”。原作真迹早已不存,此帖为冯承素摹本。
冯承素,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直弘文馆为招书人。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摹以赐诸臣。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其它事迹不详。
从左向右滑动·欣赏高清大图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
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东晋
纸本墨笔 23cm×1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封书札,其内容为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原作真迹早已无存于世。今藏台北故宫的为唐勾填本。
北宋时,此帖即被认为是王羲之的墨迹,曾著录于《宣和画谱》中。清乾隆还将此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并藏于养心殿,并专设“三希堂”,以收藏此“三希”珍品。
中秋帖 王献之 东晋 纸本墨笔
29.7×350.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羲之第七子。累迁建威将军、吴兴太守,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幼时从父学书,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史称“二王”。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运笔如火筋划灰,连属无端末,情驰神纵,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所谓一笔书。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
长期被认为是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吴其贞不但在他的《书画记》中有记载,而且乾隆还将此帖作为“三希”之一珍藏。但其实这幅《中秋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节临王献之的《十二月割帖》。
米芾素以喜欢临摹并善于临摹而著称。现此书为米芾临本,是因此帖较符合米芾自己那种运笔圆润,出锋含蓄,而较少具有王献之那种运笔矫健纵横,锋颖尖利颈爽,气态闲逸高迈的风貌。
万岁通天帖 王羲之 东晋 纸本墨笔
26.3×253.8cm 辽宁博物馆收藏
《万岁通天帖》又名《唐摹王氏一门书翰》卷,为王羲之、王献之及其族人墨迹的唐摹本,共七人十帖。因武则天命人摹拓,故又名《万岁通天帖》。此卷最接近王羲之真迹。
“字体端庄凝重,略有隶书笔意,结字与新体有别,写法近似东晋普遍流行的飞扬纵肆的笔势与字形,属于晋代旧派书法体系,是迄今流传下来的王氏早期墨迹珍品。”
奂上人帖 李邕 唐 纸本墨笔
27.5×36.3cm 故宫博物院藏
李邕(678-747)字泰和,江苏扬州人,官至北海太守,工书,行楷用笔浑厚沉雄,结体宽博。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宣和书谱》载:邕精于翰墨,行车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
《奂上人帖》较早见于《宣和书谱》,为北宋宫廷收藏。目前所知有三份传本。
此幅为故宫博物院藏,楷书,九行,钤“司印”半印、“许国后裔”“文房之印”“宋廉”、“茝林曾观”“金山钱氏守山阁珍藏金石书画之印记”等朱文方印,附有元人冯子振(1257-1314)、赵岩(生卒年不详)和明人王穉登(1535-1612)题跋。
1991年,当代古书画鉴定家刘九庵鉴定为南宋人旧仿或南宋高宗赵构(1107—1187)手摹本。
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 唐 绢本设色
28cm×158cm 辽宁省博物馆
阎立本,生活于7世纪,约卒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是唐朝初年的著名画家。
该绘画题材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第子袁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
从左向右滑动·欣赏高清大图
唐何延之《兰亭记》详细地记载了监察御史萧翼从辩才处智取《兰亭序》真迹的故事,明代李日华、近人余绍宋皆认为不可信,但是据此画成的《萧翼赚兰亭图》在宋及以后多被反复临仿。上图为宋人临本,而非阎立本亲绘。
现存宋人摹《萧翼赚兰亭图》计有三本,除辽宁省博物馆卷藏外,另两卷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辽博和台北故宫藏本较为完整,北京故宫藏本相对较简略。
徐邦达先生认为辽博、台北故宫藏本大致全是宋人临本,北京故宫藏本衣纹带方折而多顿挫,为南宋人作无疑。
萧翼赚兰亭图 宋 手卷 绢本设色
28cm×6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共有人物五位,一脸憨厚的老僧是辩才,对面坐的是面露狡黠的萧翼,上方盘坐的僧人看来颇为不悦,画幅左侧两名小厮正在煎茶。
从左向右滑动·欣赏高清大图
画中背景呈空白,画家藉人物与座椅的安排显示出空间的深度,这是唐代人物画的特色。
从左向右滑动·欣赏高清大图
萧翼赚兰亭图 宋 手卷 绢本设色
26.6cm×44.3cm 北京故宫博物馆
该图绘四人,左为一僧端正地坐于一竹篾坐垫、靠背的椅上,面部的笑容、捋起的衣袖及右手前伸的动态,表明他正在兴致高昂的谈论某事,较为端正的身姿似又暗示了他一贯的谨慎和克制。
图右绘一中年书生和僧人相对坐于鼓形凳上,面容清瘦,专注的表情和身体前倾的动态,表明了他对僧人谈话的极力迎合。中年僧人、书生身后各有一童子相随。
在人物动态和艺术风格上,该本和辽博本较为接近,但省略了僧人身后仆从烹茶的情形,另在僧人坐姿、仆从及器物等上与辽博本也有不同之处。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唐 绢本设色
51.8cm×148cm 辽宁省博物馆
张萱,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开元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师。张萱的画常表现仕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有力,色彩富丽匀净。其画中的妇女形象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是周昉仕女画的先导,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
图绘九人八马出行,人物衣饰华贵,仕女风姿绰约,骏马雄健丰肥;线条细劲圆转,敷色浓艳脱俗。文物制度与画风均符合唐代绘画风格。
画中无款记,画前有金章宗完颜璟仿学的瘦金书《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题签,并钤明昌诸玺,“天水”是赵姓族人的郡望之地,意指此画乃宋徽宗之摹本。不过此画非宋徽宗赵佶摹本,而是“代御染写”的宋代画院画师。
捣练图卷 张萱 唐 绢本设色
37cm×147cm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该卷描绘了妇女捣练的缝衣场面,人物形象逼真,刻画惟妙惟肖,线条流畅自然,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当时人物造型的典型风格。
画中无款记,前隔水上有金章宗题签“天水摹张萱捣练图”。所以此图亦是在宋徽宗指导下,由画院画师们临摹的一幅唐代工笔重彩画。
海天落照图 (局部) 李思训 唐 绢本设色
46.7cm×244.9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思训(651—716年),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官至武卫大将军。精擅青绿山水画,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画史上称其为“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也能继承家学,后世称为“小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提出绘画的南北宗论,把他列为“北宗”之祖。
图卷以青绿泥金描绘山海间楼阁掩映,殿宇交错;落霞中波浪映照,帆影摇动。画面勾勒精到,渲染细致,红霞、青山、绿树、金殿交相辉映,方寸间营造出繁复景象。
此作为明代画师所仿制的“苏州片”,苏州片主要造青绿山水和工笔重彩人物,画法工细,色彩鲜丽,伪造多为此类风格的历代名家。
该图虽为仿制品,但绘画技巧不俗,勾染精到,亦属上乘之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画的面貌,在研究古代青绿山水画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Part2
宋代——元代
从左向右滑动·欣赏高清大图
勘书图 王齐翰 五代 绢本设色
28.4cm×65.7cm 南京大学藏
王齐翰(约公元10世纪),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工画人物、佛道宗教画,兼擅山水、花鸟,以画猿獐出名。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谷,无朝市风埃气,其画以笔法工细为特色。
勘书,亦即勘误、刊误,是指对图书刊物的文字、图画和内容进行校订更正工作。画中那位年纪较长的勘书者青须微洒,袒胸,赤足,不冠,侧着削瘦的身躯,左手扶椅,右手上举作挑耳状,面向右,左目闭,张右目,神态如生, 正在勘书之暇挑耳小憩。
他的身前,书案横陈,案上书籍堆砌,卷册铺展,并置有笔砚等物,显示出勘书者不久前尚处工作状态。案边右侧,一位稚气未脱的黑衣书童,手捧茶具,迎面而立,认真侍奉主人。勘书者身后,放置屏风三叠,屏风左前方亦有长长的条案,上面零乱地堆积着书籍、画卷等。
此卷画幅上无款印,卷前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书题签“勘书图”三字,卷后左上方题“王齐翰妙笔”五字,亦赵佶瘦金体书,故为大多数人认为系王齐翰真迹。
然卷后却又有宋苏轼题和王诜诗之真迹,分析此图,有宋徽宗亲题必进入宣和内府,则当时卷后绝不可能有元祐党人苏轼的诗文墨迹,而且后纸与本幅的尺寸高度相差也甚远,因此画与题绝非原配。
文会图 赵佶 北宋 绢本设色
184.4cm×12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能书善画,自创书法“瘦金体”。
该画描绘初唐的秦府十八学士,即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在宫城西建文学馆,汇集了杜如晦、房玄龄、孔颖达等十八个人才,号称“十八学士”,传为当时美谈。最早以秦府十八学士的雅集场面为题作画的是初唐画家阎立本。
数百年后宋徽宗又依此题材绘制了《文会图》,然该图的疑问是:幅上顶端左右两边分别有蔡京和赵佶的题诗,墨色上浮、行笔油滑,实为后添。
采薇图 李唐 南宋 绢本淡设色
27cm×90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约1049—1130年),字希古,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人。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金兵陷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南渡流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善山水,画风沉郁雄壮。晚岁遂自成一家,开启南宋山水画一代新风,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共创南宋“院体”,画史并称为“南宋四家”。
该作取材于殷商贵族伯夷和叔齐,在殷亡之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历史故事。
画中正坐者为伯夷,面带忧愤,侧坐的是叔齐,面带刚毅之色。用笔精练而富于变化,行笔扭曲而不失刚正。通过山石环境的深浅枯润的描绘,着意体现奇峭风骨与坚硬质感。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
南宋李唐的《谈道图卷》,实际上是李唐真迹《采薇图卷》的摹本,体貌十分接近,然用笔板滞无力,有形而少神。
富春山居图卷(子明卷) 黄公望 元
1350年 纸本墨笔
32.9cm×589.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但此子明卷实为临摹本。据专家考证为明末文人临摹《富春山居图》的赝品,却被乾隆皇帝认为是真迹,并一再于画上空白处题字落款,多达55处,甚得其喜爱。
当然《子明卷》仍是一幅极好的临摹本,并为破损的原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黄公望 元 纸本墨笔
画芯31.8cm×51.4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黄公望 元 纸本淡设色
画芯33cm×636.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真迹,明末原为董其昌收藏,之后董其昌转卖给吴之矩,骑缝印是吴之矩盖的,清初顺治年间画传给儿子吴问卿。
吴问卿过世前,决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藏品当作陪葬,这些画丢到火炉时,侄子吴贞度从火堆抢救“富春山居图”,但画卷已经被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原卷首小段经过修补后称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为“无用师卷”,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九峰雪霁图轴 黄公望 元 1349年
纸本墨笔 117cm×5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图作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为黄公望81高龄之作。作者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汇集画出了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道教名山,时称“九峰”,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全真教的崇拜。
该图系画赠江浙儒学提举班惟志,时值正月春雪,有感雪霁寒意,画意肃穆静谧。图中的中、近景以干笔勾廓叠石,坡边微染赭黄,远处九峰留白,以淡墨衬染出雪山,是黄公望简繁合一的精品作。
有二幅元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真迹上有“怡亲王宝”大印(如图),临本无此印而有清高宗弘历题识。
真本笔法如草篆奇籀,墨色亦富层次,达到“运墨而五色俱”佳境。临本却仅得形似而乏神采,勾线平板,少细微的轻重变化,水墨晕染也淡而平,无丰富层次,自题款识的书法更显板弱,其整体水平较低,当为明人临本。
孤山图卷 钱选 元 绢本设色
28cm×10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钱选(约1235-约1307),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等,吴兴(浙江湖州)人。南宋景定间(1260-1264)乡贡进士。擅画山水、人物、花鸟。与赵孟頫同为"吴兴八俊"之一。
该画作青绿山水,工整的勾勒,稀疏的苔点,雅拙的笔法,清丽的赋色,以及端整的楷书题款,都极似钱选,本幅所铃项元汴藏印、乾隆诸墨及后纸文征明跋均真,可知明清以来一直认为是真迹。
但后与《幽居图卷》(北京博物院藏)、《浮玉山居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等真迹仔细对照,才发现此卷水平不够,山石勾勒工板少变化,平行而列的披麻效尤见板滞,笔锋也尖峭刻露,欠秀润含蓄,款字亦较呆滞,然气息古旧,故此图当是元人仿作。
幽居图卷 钱选 元 绢本设色
27cmx115.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浮玉山居图 钱选 元 纸本设色
29.6x98.7cm 上海博物馆藏
草书千字文 赵佶 北宋 1112年
31.5cmx117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作在用笔上一气呵成,极尽奔放驰骋之致。
徽宗作楷书精工细琢,作行书犹不免气弱,惟作草书则疾徐缓冲,提按顿挫,轻重粗细,方折圆转,互相间交叉得很有旋律,具有自然的、富于音乐感的气度。
从存世作品看,较早的代笔书画应该是北宋徽宗赵估。赵佶书法称“瘦金体”,自成一格,有诸多真迹存世,如《千字文卷》(辽宁省博物馆藏)、《闰中秋月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但有些诏敕,虽钤有“御书之宝”印,却无亲笔“御押”(天下一人),当出于“内夫人”或“弄臣”代笔。
蔡行敕 赵佶 北宋 纸本墨笔
35.5cmx214.6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行间布白,书朗得体,笔画纤细,写来墨润笔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具有瘦而劲、秀而润的艺术效果。
原书于1119-1125宣和年间,曾入《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为满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为满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将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称是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传为太宗。
著名的书画鉴定家杨仁凯通过列考书后之题跋,认为该作为宋徽宗赵佶的真迹,一说为其摹本。
蜀山图歌 拓本 赵孟頫 元代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传世的赵孟頫《蜀山图歌》纸本原藏于清代那彦成家,并被刻石于保定莲池书院墙壁,广传于世。张伯英鉴赏那氏藏书之后指出,那氏藏品中多有伪品,唯此赵孟頫《蜀山图歌》真而上佳。
此卷后有明代陈继儒、李流芳等名家题跋,皆视其为真迹不疑。后来,此卷曾携出欲售,有关单位请专家鉴定真伪。大家公认此卷所书颇佳,得赵氏神韵,而其中又有了不少疑点。
《蜀山图歌》首句云:“我昔西川曾泛舟”。启功先生从而断言:赵孟頫一生从未到过西川,此卷断非赵氏所书。启功先生以文章内容辨别真伪,可谓一语中的。副题中记有王泉坡、周双厓二人姓名,为人所不熟悉。刘九庵先生后来细检资料一一查寻,发现这二人都是明初人。由此进一步证明此卷确伪。
原作者当为明初善赵孟頫书体者,曾携友游西川,作文以记之,本无作伪之意。再视卷尾,纸张十分局促,可以断定作伪者视此卷书法极似于昂而将其卷尾裁去,填以“松雪道人”伪款,加盖伪“赵氏子昂”朱文方印和伪“天水郡图书印”朱文长方印。这一伪品多年来竟欺骗了诸多大家,至此才真相大白。
Part3
明代——清代
溪山渔隐图卷 唐寅 明代 绢本设色
30cm×61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余岁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宗“院体”一路,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人物画造诣也很深,兼善工笔重彩、工笔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形神俱备。
明代的书画家诸如唐寅、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都有请人代笔之举,且书画分工不同。
据说唐寅为周臣学生,唐寅出名后,应酬不过来就由周臣为唐寅代笔,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溪山鱼隐图》卷,即为周臣代笔。
庐山高图轴 沈周 明 1467年 纸本设色
193.8cm×9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此图是沈周为广贺其师陈宽(醒庵)七十岁生日而精心制作的祝寿图。沈周借助于万石长青的庐山五老峰的崇高博大来表达他对教师的推崇之意。画面上崇山峻岭,层层高叠,五老峰雄踞於从峰之上,清泉飞流直下。山下有一高士笼袖观览美景。溪流湍急,云雾浮动,便画面增加了空间感和流动感。此图为沈周仿王蒙画法的杰作。淡墨勾染,用牛毛皴、披麻皴,用笔乾渴,显示出雄厚的根底。从题款中得知此画为沈周四十一岁时所作。
沈周传世的有两幅《庐山高图轴》,除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属公认真迹,另一幅藏北京市文物商店,布局、结构、形象、书法全同于台北本。这种完全一模一样的两本,俗称“双胞胎”案。两本对照,北京本用笔板滞,尤其勾勒瀑布的线条更见平板,无沈周简劲浑厚之韵;墨色也欠丰富,少沈氏早年学王蒙的层次繁密特色。右上自题书法规整有余,秀润不足,乏沈周早年宗沈度的圆润端丽姿韵。此本显然是摹本,但时代气息相近,可能是同时代人所作。
。
真赏斋图卷 文征明 明 纸本设色
36×107.8cm 上海博物馆藏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真赏斋图》是明代画家文徵明为好友华夏(字中甫)而作。华夏在无锡隐居时,曾在太湖边修建了别墅—真赏斋。
《真赏斋图》有三个传本,除了藏于上海博物馆外,另外两卷分别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武汉市文物商店。其中,武汉市文物商店所藏经专家鉴定为明晚期人临摹之作,另外两卷为真迹。
真赏斋图卷 (局部) 文征明 明 纸本设色
28.6×79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阔渚遥峰图轴 李在 明 绢本水墨
165.2cm x 90.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在(?—1431年),字以政,福建莆田人。明宣德年间入值仁智殿待诏。李在的绘画以山水见长,取法北宋郭熙之细润,兼得南宋马远、夏圭之豪放,在明初其声望仅次于戴进。
本幅无款署。此作曾经被误定为北宋郭熙所绘,后在画面上发现李在的印记,于是正名。作品取全景式山水,气势宏阔,皴笔细密扎实,墨韵浑厚,画树木呈“蟹爪枝”状,从意境和笔法来看,确实与郭熙极为相似,是典型的北派山水面貌。
随斋把钓图 禹秉彝 清 绢本设色
28.9×52.2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禹乘彝,史书无传。“秉彝”二字,可能取自《诗经·大雅·霖民》:“民之秉彝,好是璐德”句。自称“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人,和禹之鼎大概是同宗同族关系。
作品为肖像画,画河边悬石,一人侧身倚坐,头戴笠帽,身着长衫,身后放一鱼杆,人物眉滴目秀,两眼平视传神,略带微笑。
此图笔法工细,面部微擦带染,形象秀媚清雅,衣纹用兰叶描,流动飘洒,酷似禹之鼎画法。题款的书写,印文的篆法,都与禹之鼎同。如果此人仿禹之鼎作品,似可乱真。
王原祁艺菊图像卷 禹之鼎 清 绢本设色
32.4cm×136.4cm
禹之鼎(1647-约1716)为清代著名肖像画家。字尚吉,一作上吉,尚基,号懊斋。原籍江苏兴化人,后居江都(今江扬州)。康熙中待诏内廷,供职鸿肺寺。善画肖像,亦工山水、花鸟,名重一时。但从其师者甚少。禹秉彝是所见到的受其肖像画影响的画家。康熙四十年禹之鼎59岁,已是晚年,故推知禹秉彝的活动时间要稍晚于禹之鼎。
行书七言 徐渭 明 纸本墨笔
123.3cm×59cm 上海博物馆藏
这幅上海博物馆藏明徐渭《行书七言联》为张大千所仿,虽字仿徐渭,然对联形式要至明代天启、崇祯时才出现,活动于嘉靖、万历年间的徐渭,不可能撰写对联,故张大千有意露此破绽,让有识者鉴之,却令寡闻者上当。
结语
如果说,我国可靠的、有代表性的历代书画名家作品有序地编排起来,组成一部详实丰富的中国书画史的话,那么此次赝品展,则展示了一部简明扼要生动的书画作伪史。
本次展览以时代为经,以重要书画家为纬,以作品为实例,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书画作伪的渊源流变,希望大家欣赏完本次线上展览,可以收获满满!
往期回顾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好风 ]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