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分析,对照日本,被逼疯的上海人有必要强行垃圾分类?
自从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很多上海人都开始不淡定。
的确,从明天开始(7月1月)开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居民将迎来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若没有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头发的个人会处以50-200元的罚款。
难怪上海人总在调侃:
垃圾不再是垃圾,垃圾依然是垃圾。
不过也有人质疑:上海是否有必要垃圾分类强制实施?
日本垃圾分类,的确是全世界最复杂、最麻烦的一套系统,但现有的垃圾分类法成型与1990年代,在此之前绝大多数都简单区分为“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一般可燃垃圾就会经过焚烧,不可燃垃圾就会被填埋。
(1960年代,居民习惯将垃圾直接倒入推车里)
随着日本当时泡沫经济景气下高涨的消费,垃圾数量也逐渐暴增,从1993年到1998年5年期间,日本塑料瓶产品就增加一倍之多,其余生活垃圾数量也不短增长。
(生活垃圾排出量的变化,数据来源:環境省《日本の廃棄物処理の歴史と現状》)
(垃圾堆填区的残余容量和年数,数据来源:環境省《日本の廃棄物処理の歴史と現状》)
而随之出现,就是每年有大量未焚烧过的垃圾会被直接填埋,垃圾堆填区的数量也不短减少,因此各地都开始进行对抗“垃圾战争”,垃圾战争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
(各地引发的垃圾战争)
70年代以来,水俣病、痛痛病等公害病不断见诸报端,垃圾中氯化物焚烧后的二噁英,更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的化学物质。
人类短期接触高剂量的二噁英会直接损害皮肤损害如皮肤色斑、氯痤疮,还有可能改变肝脏功能,长期会损害免疫系统、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功能的损害。
面对垃圾引发健康危机,日本政府在1991年推出《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并且同时还修订了《废弃物处理法》,提出在抑制数量的同时,实施垃圾的“再资源化”。
(著名的“智子入浴”,慈祥的母亲为自己因为水俣病而残疾的女儿沐浴)
垃圾实施分类,就能够提前将聚氯乙烯之类的氯化物分拣出来,同时对尾气加以处理,有效降低二噁英的排出,将厨余垃圾事先脱水处理,热值的提高以及含氯成分减少,入炉垃圾焚烧后的二噁英排放量也就大大降低。
随着风格中废弃物回收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下,垃圾分类规则也逐渐不断完善,促使了现有的分类格局,将责任分为两部分:垃圾分类与投放是居民责任,而垃圾收集、搬运以及中间处理、最终处理都由征服负责。
一般在公用的垃圾箱上都会注明周几应该扔哪种垃圾以及垃圾回收的时间。
至于资源垃圾的再利用问题,就被交给回收业者,基于商业目标去解决。
与上海实施不同,日本政府并未应用「领导讲话——各地发文——强制执行」的方式来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他们更多是采用持之以恒的宣传让群众明白和认识垃圾分类和作用。
在每个学校都会教导孩子本地垃圾分类方法,垃圾回收机构也会专门指导孩子们如何丢垃圾,小学以及幼儿园都会定期组织孩子们到垃圾回收工厂参观垃圾的处理流程。
很多处理站也设有面向普通市民开放日,每个住民在入住时都会收到当地地方自治体派发的垃圾分类手册与分类回收时间表,具体详细写明了本地垃圾处理规定,有些垃圾手册还有多种语种版本,方便外籍人士了解。
就比如京都市的垃圾分类手册(中文),详细指名了垃圾分类方法、处理规范等。
比起日本几十年的努力下才能将居民垃圾分类得以水到渠成,上海可能会一时半会尚未适应。
我们不能说这样强制性有何不妥,但至少这种模式的推出下,也意味着我国也进入了“垃圾分类”的环境时代。
有些人会问:那为何不学学日本那套呢?正如前文所述,日本经验有着诸多的前提,也很难往别处复制。
毕竟无论是公民教育,还是执行力的透明度,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
参考文献:
1.環境省.(2014). 《日本の廃棄物処理の歴史と現状》.
2.リサイクル文化社. (1995). 《闘う住民のためのごみ問題紛争事典》.
3.杉本恭子. (2018-7-3). 徳島・上勝町「ゼロ・ウェイスト運動」前編:リサイクル率81%を達成した小さな町の大きな挑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