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后,出现了不少研判电商趋势的文章。我想,趋势一直在演变,只是“双11”成了重要的观察节点。就像直播电商,火热背后也出现一些新变化,观众的审美疲劳,直播网红太多了,直播场数太多了,观众都快不够用了。而频频出现的直播翻车,只能说明供应链的基础还很薄弱。梦想着靠直播一夜走红,或者靠直播将所有水果卖出去,恐怕也难。今后的电商发展,不管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新兴的直播平台,恐怕还是要在四个词八个字上下功夫。
我们西北人干活,能下苦功夫,但做得不精细。水果包装好多不过关,好吃到让顾客闻见都能流口水的苹果,却舍不得改进一下包装的纸箱,到货之后箱子破了,苹果烂了,都是售后问题。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不够,总认为自己种的是最好的,不选我是你错了,但实际上消费者认为的好水果和你认为的好水果是有差异的。都说晚熟富士最好吃,红艳脆甜,但这是传统认识,Z世代在成长,他们烦透了红彤彤一片,想吃黄的、绿的苹果,红黄绿色混搭销售很喜欢,送朋友特洋气。我们总以为大了好,在增加苹果的个头上下了很多功夫,结果太大的苹果无论在线下还是传统市场都卖不动。我们对市场变化也不敏感,总认为吃鲜果一定是最好的,加工品不健康。但事实上,原榨高端果汁市场增长很快,而低度果酒更是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200%以上的增长,成为新的千亿级潜力市场。有年轻人说,我真的没有时间去削苹果吃苹果,太麻烦了,给我来一杯果汁多简单;而年轻的女孩子竟然是果酒消费的主力军,这都是值得关注的变化,要知道未来市场走向何方;而不是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种了一辈子苹果,认为种出了最好的苹果,却卖不出去,卖不上价。所以,我们要精细地研究这个市场,精细地打造自己的定位,知道你在为谁种苹果,你的苹果要卖给谁。现在经常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什么叫做融合?就是今天的事情不再是那么严格的区分了,不是说你就是电商,他就是线下;你就是批发,他就是零售;你就是种的,我就是卖的;许多时候已经区分不很明显了,产业链从来没有这样紧密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我去调研,有一个卖桃的家庭农场,没有上电商平台,但桃却基本上从网上卖出去了。200亩桃园,桃子品种近30个,每年从5月卖到11月,春桃、夏桃、秋桃、冬桃全有,唯一的工具就是手机,老两口、两个女儿女婿,通过微信、拌音就能把百分之五六十的桃子卖掉,剩下不太好的在批发市场处理掉。不经意间,他们由纯粹的种植者变成了产销一体的经营者,拿到了更多的产业利润,自然是乐此不疲。这种电商家庭农场对传统流通渠道形成重大冲击,不再需要中间环节,直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传统农产品流通形成的“三三制”正在变为“四四开”。在传统流通市场上,水果如果产地卖三块多,终端市场必须卖十块钱以上,基本上种的农民、中间流通和终端零售各拿三分之一。(当然一些专家为水果层层加价而大加批判也不对,谁说水果的终端市场加价就太高呀?服装行业一般加价倍率在8-10倍,出厂价百十块,终端零售价近千元。)搞了电商之后,农民的水果售价能增加到4块钱左右,加上包装、快递以及临时用工等成本,到终端消费者手里不会超过8块钱,真是物美价廉,传统做流通批发的还有什么优势?这是十分需要关注的。不仅仅如此,今天只有及时研究商业、消费、传媒的变化,才能深刻感受到市场在发生什么变化,下来以后怎么干。一个人最让人担心的,不是不学习,而是拒绝任何新的东西,错过许多应该关注的东西,最终可能再没有机会挽回。举办行业交流会,定期把大家约在一起,交流一下最新的东西,谈一下各人的感受,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益的。“双11”过后不久的这次交流会,核心就是讲趋势、讲问题、讲未来的方向,希望给大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也希望今后这样的交流能够更加深入一些,更加丰富多彩一些,并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将其变成一个有用的大学堂。如果大家都在思考,都在琢磨问题,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就会更快一些,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