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是宝的桑树能出几味药?其中有一味功效极多,不可忽视

桑椹
桑椹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抗衰老的佳果。通过测定抗氧化活性,对三十种常见水果进行抗衰老作用排行,结果桑椹在三十种水果中列第五位,仅次于山楂、冬枣、番石榴、猕猴桃,而远胜于苹果、香蕉、杏、梨、西瓜等。
桑椹干品颇似葡萄干,煮粥为胜。桑椹粥、桑椹红枣羹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对于药用最早的记载重桑白皮而轻桑椹,清朝张璐《本经逢原》对此有所论述:《本经》桑根白皮所主,皆言桑椹之功,而宗奭云《本经》言桑甚详,独遗其椹。即濒湖之博识,尚不加察,但以其功误列根皮之下,所以世鲜采用,惟万寿酒用之。
万寿酒方不详,但以之浸酒却是可推测的,如酿制果酒,当以发挥其滋补肝肾的功效为主。古代文献,在明朝《普济方》中有先煮楮皮和桑椹,再以糯米酿制的药酒,专治水肿,惜无方名。桑椹单方食用为主,用药方便,更是体现了其药食两用的特点,举例如下:
其一,治瘰疬结核。文武膏:用文武实(即桑椹子)二斗,黑熟者,以布取汁,银、石器熬成薄膏,每白汤调服一匙,日三服。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其二,治阴证腹痛:桑椹绢包风干,过伏天,为末。每服三钱,热酒下,取汗。出自李时珍《濒湖集简方》。
其三,治心肾衰弱不寐,或习惯性便秘:鲜桑椹一至二两。水适量煎服。出自《闽南民间草药》。
桑叶
1止汗
药用桑叶为桑的干燥老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区为多。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临床上习惯认为经霜者质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饮片名称桑叶、蜜炙桑叶。
《夷坚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杭州古时有一严州山寺,那儿住有一游方僧人,形体瘦弱,饮食很少,只要晚上一入睡就遍身汗出,到第二天早上衣服全都湿透了。这种情况已经二十年了,却无药能治。
监寺僧告诉了他一种绝妙的验方,这位僧人只试用了三天,老毛病就被治好了。那方法简单的不得了:只不过单用一味鲜桑叶,乘露水采摘后,焙干为末,每日用两钱煮粥,空腹服用。
桑叶治汗出,由来已久。但又因为误读,而在一段时期不被人熟悉,这成为桑叶的一个特殊功效。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列为中品,附于桑白皮项下,并记载有“(桑)叶主除寒热出汗。”
由于古代文献不加标点,所以历史上有人误认为桑叶能发汗,即理解为“除寒热,出汗”,这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上也曾如此注引过。
对此混淆之处,历史上专门有人予以澄清过,如清·张志聪《本草崇原》中说:“《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清·陈士铎《辨证奇闻》也有“桑叶……引经止汗。”
2清热抗流感
治疗感冒咳嗽时常用到桑叶,如治风热感冒的常用方桑菊饮中,用桑叶与菊花、连翘、薄荷、杏仁配伍使用。对于燥热伤肺,咳嗽咽干之症,可用桑叶与杏仁、麦冬、石膏等配伍,组方如清燥救肺汤。
在用于治疗高血压时,桑叶也是常用之品: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昏目眩,可与菊花、钩藤等配伍;而对于肝肾不足型,目视昏花,或肢体麻木,可用桑叶与黑芝麻等分,制作成蜜丸,即为成方桑麻丸,该药常服能强筋骨,乌须发,悦颜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头晕耳鸣、肢体麻木有很好的疗效。
桑叶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象皮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老年更年期综合征烘热汗出,用桑叶研末,空腹米汤送服,疗效颇佳。
3明目
桑叶用于明目,可内服可外洗。桑叶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内服治风热目赤涩痛。单用桑叶煎汤外洗,可治风眼泪下。
用桑叶洗目,有得一说:古代有用热水外洗以明目的方法,颇得读书人沿用。那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很推崇这一方法,并把自己的实践记录了下来。
予自十八岁,因夜书小字,病目楚痛,凡三十年,用此医法,遂永瘥。枢密邵兴宗,目昏,用此法逾年后,遂能灯下观细字。大率血得温则荣,目全要血养。若冲风冒冷,归即沃之,极有益于目。(《苏沈良方▪卷七》“治诸目疾”)
中医说“肝受血则能视”,“血得热则行”。热水沃目,温养活血,对保持好视力有效。后来,这种简便的方法发展到不独用温水,而是加用了有明目功用的桑叶。这在明清医药典籍中多有医案传世。
对沙眼目赤目痒,可先将桑叶煎汤去渣,再加入芒硝溶化,趁热熏洗。
桑叶明目的功用被清宫御医多次运用,为晚年的慈禧太后(1835—1908年)治疗眼疾,剂型有小蜜丸、有膏滋,而且内服外用(洗)并举。用桑叶之时,多配菊花同用,清宫档案有明确记载,可参见《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张仲元谨拟:老佛爷明目延龄丸。霜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共研极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钱,白开水送服。”
慈禧明目方药仅两味,清热散风、平肝明目。为了方便服用,御医制有同名同方的药丸与膏滋,令慈禧交替服用。同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另一御医姚宝生仍沿用上方,但加用了羚羊角、生地黄等药,制成加味明目延龄丸。慈禧有时又单用桑叶,或加用菊花,水煎后洗目。内服外用并举,长期使用。
4药食两用
桑叶可做菜,也可做饭。过去做菜,一般是熬桑叶,加些土豆片或土豆丝为好。桑叶做饭做粥,一般是嫩叶蒸后晾干,贮存待用,和干榆子的吃法相似。有的用桑叶烙饼,把干桑叶揉碎掺在玉米面里和好烙饼。
桑椹自不必说,连桑叶也是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品种之一。
桑茶在日本被誉为长寿茶,日本古书《吃茶养生记》记载桑叶有改善“饮水病”即糖尿病的作用。桑茶的生产工艺与普通茶类似,需经采桑、洗晾、切叶、杀青、揉搓、解块、烘干、制香等工序;桑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且易于吸收。
桑白皮
1历史上的手术线
桑的根皮入药名桑白皮,是桑树身上最早被记录入药的。在《神农本草经》中始载时,大名“桑根白皮”,列为中品。性味甘、寒,归肺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肺热咳嗽等,以及水肿(如中医之风水、皮水);还可止血清肝,治衄血、咯血及肝火偏旺之高血压。它也有不同的炮制品: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似乎外科手术总是中医的弱项,历史上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难道远溯华佗那刮骨疗毒的盛名也都是不可信的吗?其实从文献记载中看,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历史地看待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外科的成绩也毫不逊色。
历史上有桑白皮作手术缝线用于外科腹部手术的记载,其实最早见于唐朝时的记述。见《本草纲目·木部》所引:〔(苏)颂曰〕桑白皮作线缝金疮肠出,更以热鸡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而愈。
无独有偶,笔者又在宋代的文献中见到了用桑白皮缝合伤口的记录:治刀刃伤。锻石不以多少,端午日午时取百草捣汁,滤过,和作饼子,入韭菜汁尤妙,阴干。遇有伤,即以末糁之。如肠溃出,桑白皮线缝合罨之,帛系。吴内翰父少保守南雄州,有刀伤人肠溃者,以此药治之,全二人之命。一方只用韭汁和石灰,亦端午日合。(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
接着,我又在元朝的资料中再次看到以桑白皮为手术线。那次手术的记载更为详细,用于腹部手术,既在手术线上敷以药物,还强调要分层缝合创口,充分注意到了生肌长肉,以利愈合。文献是这样记述的:
肚皮裂开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傅线上。须用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留外皮开,用药渗。待生肉。(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从唐朝到元朝,多么确切的外科记录!有人往往说中医是不重外科的,持这种看法的人,我想是大大的误解了。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历史上的中医外科医生只能从天然产物中寻找缝合的手术线,这是十分宝贵与大胆的尝试。
唐朝的苏颂与宋朝的王璆不仅记述了手术的发生,还记录了患者姓名或相关的人,是十分可信的。从文献记载中看,这样的腹部手术已然取得了痊愈的效果。而所用的手术线最终如何处置,是如羊肠线一样被吸收了,还是在伤口愈合之后被拆线,完全成功的案例对后来的手术缝合有否起到过什么宝贵的启示,这些好像都成了未知之谜。
没能延续其长,这不能不令人对中医外科后来的短板感到深深的遗憾。
2桑白皮可治衄血
衄,出血之谓也。血加上丑组成的这个字,表示出血不好的情况,是疾病状态。
凡血从鼻、齿龈、耳、舌、皮肤等处流出者称衄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中医学有鼻衄、齿衄、耳衄、舌衄、肌衄等病证名。
桑白皮单方,现代用治鼻衄,疗效颇佳。不妨用下面这则医案来作说明:
陈某,男,8岁。经常鼻衄或鼻中带血,少则片刻即止,多则需用棉球填塞或到医院治疗方止,伴见口干喜饮。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五官科检查为轻度鼻中隔糜烂。嘱其每日煎服桑白皮12g,并忌食辛热炙煿之品。4剂后,鼻衄止,随访两年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7期)
发生鼻衄最常见的病机是火热迫血妄行,且多与肺、胃、肝火有关。甘寒的桑白皮对于肺经实火、虚火均宜,能够清肃肺气,平抑肝火,使血络安宁,则鼻衄之出血可止。
桑枝
在北宋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名医许叔微不明原因地得了两臂疼痛之病,用了许多药也治不好。想不到的是,采用一则单方,取桑枝炒香后煎服,只几剂就痊愈了。
许叔微对桑枝治臂痛的功用是给以充分肯定的,因为他在自己的身上经过了验证,故忠实地记录于《普济本事方》中:
服桑枝法。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无时。《图经》云∶桑枝性平,不冷不热,可以常服。疗体中风痒干燥,香港脚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仙经》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出《抱朴子》。政和间予尝病两臂痛,服诸药不效,根据此作数剂,臂痛即愈。(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对桑枝药用进行一下总结:桑的嫩枝入药名桑枝,性味苦、平,归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尤宜于上肢肩臂关节酸痛麻木,寒证、热证均可用之,而以热痹更为适宜。
郭沫若与桑枝酒
桑枝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等,其实是可以制成药酒来应用的。
桑枝酒的配方并非一则,根据病情,药物加减也可灵活多样。郭沫若应用桑枝酒治疗半身不遂的故事更是得到广泛的流传。
1959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以致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于是有人向郭老推荐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著名医学家郑卓人(1904—1984年)老先生医治。郭老知道郑老医术高超,并著有《灵枢经白话解》等著作,便欣然同意了。
郑老如约来到郭家,详细给郭老诊治后,知道郭老公务匆忙,无暇煎服中药,便对郭老说:“我从民间搜集到了一个验方,名桑枝酒,经二十多年临床验证,医治半身不遂疗效颇佳,可否一试?”郭老听后,便请郑老处方,郑老便将桑枝酒的配伍、制法、服法告知了郭老:
炒桑枝100g,当归、菊花、五加皮各60g,苍术、地龙、夜交藤各30g,川牛膝25g,丝瓜络15g,木瓜12g,木通、炮附片各10g。配黄酒5升,密封浸泡十天后,将药渣取出,焙干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3粒,每日三次,用桑枝酒15~20ml送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以微微醉为度,上半身瘫痪饭后服,下半身瘫痪饭前服。
郭老按处方配好了桑枝酒,服用三个月后,果然肢体活动自如了。
(0)

相关推荐

  • 【血糖高——五桑降糖汤】药组:霜桑叶、桑...

    [血糖高--五桑降糖汤] 药组:霜桑叶.桑白皮.桑椹.桑寄生.桑螵蛸.   功效:清上滋中温下,三焦同治.   主治:消渴证(糖尿病)   方解: 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桑叶--清热宣肺,生津 ...

  • 桑树家族宝贝多 | 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招“桑”进宝

    [原创]悬壶远志 桑树林 桑树家族宝贝多,桑树的叶.嫩枝.根皮.果穗(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都是我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并被分列为四种不同的中药. 桑树在我国十分常见,桑叶可以养蚕.桑椹美味而营养丰 ...

  • 一棵普通的树,却能产出4味中药

    在旷阔的农村大地上,有许多老中医十分喜欢使用的中药,许多老人在医院抓中药回家煎煮时,才发现原来有一些中药就是自己院子.大田.路边常见的植物,但是以前都不知道,以前都是将它们忽视了或者喂猪了,又或者当柴 ...

  • 一株桑树能出几味药?

    桑树全身都可入药.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称:'叶主除寒热出汗.'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桑椹 桑椹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抗衰老的佳果.通过测定抗氧化活性,对三十种常 ...

  • 【药你懂】桑葚上市!中医为您讲解浑身是宝的桑树

    最近桑葚开始上市,很多人会买来浸酒或直接食用.其实桑树全身都是宝,霜桑叶.嫩桑枝.桑椹.桑白皮都是常用的中药.今天我们就邀请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的孙彩珍院长为大家介绍它们的中药作用. 01 桑葚 ...

  • 桑葚上市!中医为您讲解浑身是宝的桑树

    最近桑葚开始上市,很多人会买来浸酒或直接食用.其实桑树全身都是宝,霜桑叶.嫩桑枝.桑椹.桑白皮都是常用的中药.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它们的中药作用. 桑葚 桑葚性味甘.寒,入肝.肾经,既滋补肝肾,又能生 ...

  • 挑出3味药!阴阳双补,能逆转白发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不到50岁,头发白了一大半,这不是个正常现象,这就要考虑是不是须发早白了. 一般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血热,另一个是精血不足 血热,指的是血液里有热邪,灼伤发根,导致白发 ...

  • 心阳不足,该如何补?调理身体,中医给出3味药

    我最近去复诊,大夫给我把脉时这样说."心阳虚"是什么?我一脸疑惑. 心阳虚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或许很少听说.但是它却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人的身上,或者我们自己身上. 心主神明,它是人类 ...

  • 中医泰斗挑出九味药,组成一张通心方!治心脏憋闷,请你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心脏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常常有人问我,文老师,为什么中医越老越值钱? 我说,除 ...

  • 孙思邈挑出两味药,一清一散专治口腔溃疡!千年恩赐,请你珍惜!

    本文理论依据:<备急千金要方>.<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华药海>今天这篇文说,默默想跟你聊聊孙思邈.孙思邈这个人,唐朝的伟大医学家.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 ...

  • 古方子里,挑出两味药,补气 补阳,巧治肾阳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漆老师. ...

  • 浑身乏力,糖尿病烂脚用这味药拉解决

    浑身乏力,糖尿病烂脚用这味药拉解决 有许多人会经常的乏力,没精打采, 一到下午啊,更为严重,头昏脑胀,工作效率非常低,就感觉脑子里边儿像是一团浆糊:那么还有的觉不够睡,甚是乏力,心慌啊,气短,好像要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