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曾经声言永不修长城,那汉武帝修筑长城两万里意义何在?
康熙曾经声言永不修长城,那汉武帝修筑长城两万里意义何在?
清朝到了康熙年间,国家局势已经基本稳定。这时就有大臣提议康熙帝重修长城,但却被康熙帝严词拒绝了。
为此他还说出了这样一段至理名言:“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康熙帝的这一番豪言壮语,显示了他做为一个统治者的自信和雄心,也历来被后世称赞不已,将其吹捧为“明君圣主”。康熙不去劳民伤财的修建“无用”的长城,而是选择了“以德服人”用民心铸就新的长城。
其实康熙不修长城是因为,清朝本身就北方的游猎民族,是长城本来主要防御的对象,他们又怎么会去修建长城。如果清朝修建长城,首先,对于他们心中最主要的“敌人”汉人是无效的,反倒是会和自己的盟友无端的生出隔阂。因此,清朝不会轻易的修建长城。
而汉武帝修筑长城两万里,规模空前,历经“文景之治”,西汉王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此六七十年间,和亲成为汉对匈奴的主要政策。公元前140年武帝即位,开始对匈奴采取以攻为守,积极防御的战略。
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命卫青领兵出关中,发动河南战役,收复河套地区,“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汉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别出兵定襄、代郡,食动漠北战役,汉兵出塞两千余里,临瀚海而还,匈奴残破,主力西徙。
汉元封元年(前110年),酒泉列亭障至玉门,至前101年,在此20多年的时间里,汉武帝重创匈奴,打通了两千多里的河西走廊,设四郡,把烽燧亭障向西一直伸展到罗布泊。
他这样做的目的,抵御匈奴是必须的,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但绝不仅限于此,除了抵御匈奴之外,还有五个层次的重要意义。
第一,戍边屯田。
汉武帝时,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所以汉武帝决定加修长城,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移民前往开发。汉武帝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这些地区最好的屏障。
第二,开发西域。
开拓了广大的西北边疆,确保河西战略要地的安全,修筑城障、列亭,这些城障使汉军退可守,进可攻,从而保护了阴山和祁连山内外富饶的垦区和草原。
第三,加强北疆掌控。
在修筑长城时,随长城内外,保持交通畅行无阻,与首都咸阳相通,沿着长城的军事重镇有大道相通,无论传递文书,还是商旅往来,都很方便,这对中央对北疆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保护丝绸之路。
汉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和商旅的通过。长城的烽燧也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起到保护中西交通畅通的作用。
第五,维持边疆繁荣与稳定。
农牧业生产特别是农业需要安定的环境,才能有好的收获,游牧民族统治者经常掳掠,而且居无定所,你追他跑,你退他来。所以,汉武帝认为只有修长城加以防范,在长城周边设置军事据点,才是最佳办法。
当然,抵御匈奴是最重要的目的,所有这些也都使抵御匈奴的能力得以加强,相辅相成。
西汉王朝从汉武帝至汉宣帝期间,修筑了约两万里长城,其中绝大部分修建于汉武帝时期。汉长城不仅防外,同时防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西汉王朝修筑和戍守长城的意图。汉长城对匈奴而言,主要表现在军事上的围困和经济上的封锁,达到了削弱匈奴的目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