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重金娶妻”,娶回来的都是“王母娘娘”

天价彩礼之风,自古就有之,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让各个朝代的皇帝也头疼不已。不管是哪个朝代,一旦社会发展了,和平久了,大家都忙着造人,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就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调,彩礼的额度也就节节攀升……

         所以说,天价彩礼的出现与否,是由社会男女结构所影响的。一旦女多男少,哪里还会有天价彩礼,恐怕就会出现天价嫁妆了。

在抖音上看到一段视频,里面有一句看上去十分有道理的话,被疯狂转载:

八抬大轿,抬的是大家闺秀;重金娶妻,重的是完璧之身;明媒正娶,娶的是贤良淑德;三媒六聘,聘的是知书达理。

这段话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放到现在,可就被看做在批评女孩子们了,不讲三从四德,不懂琴棋书画,既不温文尔雅,也不聪颖过人……

不管你有没有结婚,肯定应该听说过"彩礼"和"嫁妆"。起先,彩礼、嫁妆都只是礼仪性质的,并不在乎数量的多少,而是作为婚姻达成的一种见证。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聘礼的价值、数量,一度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结婚要彩礼这一习俗,可谓源远流长,从西周到现在,已经三千多年了,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俗。

难怪,有许多女方的家长理直气壮地说:彩礼是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必须坚持下去!

同现代人一样,古人面对彩礼同样压力山大。

像很多青年人因不堪彩礼重负,被迫单身一样,古代也大量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由此可见,天价彩礼,从来都是老问题,我们不过是哀古人之哀,叹古人之叹。

有鉴于此,历代王朝都对“漫天彩礼”的现象深恶痛绝,采取过各种办法予以限制。

这其中,大多数只停留在社会舆论的批评上,当然也有出台法律明文规定的。

我们要知道,高彩礼婚姻带来的,必然是大量的交易,有纯“卖女儿”的,有借机攀高枝的,也有搞各种联姻的……

彩礼只是手段,老百姓感觉是天价,官员、富商们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都是钟鸣鼎食之家,根本无所谓!

而对于另外一些家庭来说,嫁女儿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彩礼,赚取更多的钱财,并非真为女儿的幸福着想,这样的父母,每朝每代都有。

此外,中国还有个面子文化,给的彩礼多,说明女婿家的实力强,女方家长也会特别有面子。

男方出的起高额彩礼,说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给女儿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更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婚姻。

当然了,有很多人家的彩礼,其实是借来的。

建国之初,压根就没有彩礼一说,有人介绍对眼了就成。

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响一转(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什么事,至于八、九十年代的“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虽然那时候都比较穷,但也没到把人逼疯的地步。

进入新世纪,一切都不同了。不说现金彩礼,仅是车、房就让人喘不过气了。

总而言之,今天年青人娶不起媳妇的大难题,老祖先们也没能解决好。

而且,因为这漫天彩礼的陋习由来已久,不是法律层面可以管控的东西,还是得靠当事双方平心静气地商量着来……

  理性一些,少一些攀比,多一些包容和体量,让彩礼文化回归其初始的内涵,而不是彻底沦为新时代中的陋习。

2020.12.26于山西运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