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政策出手 小麦大涨期望破灭
阳春三月的天气犹如小盆友的脸,说变就变。一周七天就能给你一年四季的体验。
走势同样飘忽不定的,还有部分地区的小麦行情。
新麦两个月后将闪亮登场,大家正为新粮收购摩拳擦掌,对于陈麦,清清仓底,出出货,降价促销不为过。
同时,常年的四、五月份也是消费的淡季,不瘟不火的面粉消费,并不能激起粉厂对原粮小麦的多大兴趣。下游面粉消费无力,上游小麦销售无情,常年的价格行情自然弱到不行。
但是2020年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春天。
4月10日,山东省销售的轮换小麦16.1万吨,竞价交易火爆,成交100%,由于不断加价竞买,平时半小时的交易,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最高价格炒到1.305元/斤,平均销售价格也被炒到了1.25元/斤,较上一周上涨约0.04元/斤,一天的涨价格幅度,超越之前半年的行情。
山东市场“一周情”的启动,拉开了各地市场热情,也拉开了市场对于麦价行情的猜想。
我国小麦市场流通的特点,是农户收获后基本不存粮,大多数卖给粮食商贩,几经周转后,最终一部分进入国家库存,一部分进入市场流通。国家库存的有最低收购价保障,市场流通的那部分就看行情高低了。
到了4、5月份,市场流通粮源经过大半年的消耗,即使不见底,也是存量不多,这个时候,大型存储企业,如中储粮及地方储备库的轮换粮,自然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对上新前的行情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行业走势来看,今年2 - 4月份,小麦市场价格平稳抬升,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缓慢提高,相比之下,表现更为突出的是,中储粮各省的轮换小麦成交量更是明显提升。
到底是哪些因素,推动了如此反常的火热行情?
1
疫情长期的持续影响了小麦市场流通。2-3月份,物流交通受阻,中小型面粉企业粮源购买困难,只能靠库存聊以度时,到4月份,库存已经见低,根本坚持不到新粮上市,只能买粮。
2
疫情影响居民消费。部分地区冒出抢粮、抢米、抢面传言。面对前所未见的疫情,居民居家隔离,米、面存量自然增加,有甚者囤积半年之上的口粮。虽然是传言,但下游居民对于面粉等口粮的消费及储备需求,对加工企业进行传导,加工企业自然不愿意错过市场机会,多存点原粮以备不时之需。
3
部分地区流通粮源紧张。当前“青黄不接”之季,市场粮源见低,轮换粮源不足,新粮登场还需2个多月,买家多,卖家少,买粮成本自然增加。
4
国际环境影响。全球疫情不断增加,作为战略物资,虽然全球总供求关系宽松,但部分主要小麦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给国际市场带来易涨难跌的总基调。
疫情对小麦加工企业生产、库存的影响,市场流通粮源的区域性紧张,疫情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大环境对于粮食安全的心理预期,多因素共振,山东上演了此次“一周情”的大戏。
然而,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政策面不能任由小麦价格的大幅波动。
10日当晚,相关部门就发布销售,增加投放量!
加量不加价,欢迎购买。
5天之后,4月15日,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量由之前的300万吨上调至412万吨,最终,全国成交98.58万吨(较上周大增55.73万吨),成交率23.92%,成交均价1.171元/斤(较上周略跌0.001元/斤)。成交增量不增价。
山东省投放的24.82万吨托市小麦,成交9.16万吨,较上周增5.43万吨;总成交率36.92%,成交均1.1765元/斤,较上周成交均价(1.179元/斤)略有下跌。
▲4月15日全国政策性小麦总成交情况
5天之后,山东省抢购的热情已退却了大半。
所以,不要争,不要抢,保证大家都有粮,别急,后院还有9000万吨小麦存粮…..
全国人民的饭量大增了吗?吃的米、面比以前大幅增加了?NO!
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大范围自然灾害了吗?NO!
粮食库存不足了?NO!
有人在大肆囤粮,囤积居奇?NO!
在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的政策保证下,多年来,从国家领导到普通粮食人,无数人做着辛苦卓越的工作,大疫情当下,才能保证全国人民有饭吃,吃的起。
在新粮上市前的4-6月份,局部市场粮源可能依旧紧张,这一段时间,最低收购价粮有轮换量成为粮源的主渠道,成交量或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大量库存及加量不加价的销售压力之下,如同山东大涨“一周情”的情况很难持续。
担心粮价大涨?可以洗洗睡了!
面对疫情,我们仍不能放松;面对未知,每个人都有担忧、恐惧的情绪,但更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相信国家,相信群众,明辨是非,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