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集中在院前和院后,监测数据之后的服务才是用户买单的关键【2018基层医疗实践峰会】
博迪加科技创始人兼CEO高向东
会议: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
地点:浙江杭州华盛达雷迪森广场酒店
分享人:博迪加科技创始人兼CEO高向东
6月9日至10日,由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动脉网联合主办的“新构造——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在杭州市盛大召开,六大专业论坛、汇聚国内1000多位医疗行业顶级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优秀人才及投资人,并且获得了30多家产业媒体的关注。
博迪加科技创始人兼CEO高向东应邀出席了峰会,并在慢病及健康管理前沿分论坛上发表了“智能服装为载体的健康大数据入口”的专题演讲。主要观点如下:
1. 可穿戴设备在目前进入院中有一定的挑战,更多的应用集中在院前和院后;
2. 设备不能只告诉用户问题在哪,而是应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3. 从消费级产品转向医疗级的最大挑战是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如何获得权威专业机构或专家的认可;
4. 心电监测产品对于C端用户直接拿来使用有困难,除非用户是医疗专业出身,博迪加不是通过产品来做服务,而是通过为合作伙伴赋能来创造价值。
根据嘉宾的演讲内容与会后的专访,动脉网进行了整理: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有9大应用场景
动脉网的研究报告显示,可穿戴装备在医健领域的应用市场可按照医疗流程顺序分为发病前、发病中、发病后;从医疗的专业度来说,分为健康级和医疗级,其应用场景按照医疗流程的顺序可划分为运动监测、疾病预防、早期干预、明确诊断、持续监测、辅助诊疗、个体化治疗、疗效评估以及慢病管理9大场景。
可穿戴装备在医健领域的9大应用(图片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
更多的健康管理是在院前进行管理,在传统可穿戴装备产品中,类似于运动监测这样的产品,更多的往疾病预防、早期干预的方向发展。随着产品在医疗上所需要的专业度越来越深,产品研发的挑战也越来越高。
从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发展来说,直接进入到院中的使用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更多的应用集中在发病前、发病后,院前的健康管理,慢病筛查,院后的随访、随查场景中。
从动脉网的研究来看,潜在的热点领域可能会出现在辅助诊疗、个体化诊疗以及慢病管理领域。
对于市场上常见的可穿戴装备而言,无论是手环、手表、血压计,或者说智能服装,基本上都可以归为三大功能方向:
一是信息的采集。往往是通过传感器,传感器可能是基于人体体表或者体内,采集人体生理数据;
二是信息处理。将采集的数据经过结构化处理后存储在本机或上传至云端;
三是反馈交互。这样的设计需要设备有计算功能,数据通过采集后进入到设备进行存储、计算、反馈交互。数据采集之后要进行诊断、干预,很多时候不能为了采集数据而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应当是有意义的并且应该带来后面诊疗的结果。
很多的可穿戴装备往往只把数据告诉用户,告诉用户他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但是中国人的付费意愿通常要伴随着服务。
也就是说,用户光是“知道”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对他来说并没有帮助,企业要做的更多的是告诉用户怎么解决问题,或者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形成闭环服务。设备不光需要反馈交互,更需要在数据呈现之后提出解决方案。
博迪加聚焦医疗,辐射体育与工业应用
博迪加研发的是基于服装的可穿戴装备,核心团队的专业背景都是来自于电子产业,在电子测量仪器、软硬件研发方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三年前创立公司的时候,基于国民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所以团队当时想是否可以研发一款产品帮助大家更健康的生活。
之所以选择服装这个载体,是团队的经验认为,像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并没有满足长期连续数据采集使用的条件。到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心电图往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回到家里患者感到心脏不舒服,此时缺少监测的手段,院外的数据往往是缺失的。
长期进行数据采集,面临的问题在于设备使用的可持续性,要求七天24小时都可以使用。医院中常用“豪特”(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长期的数据采集,但是使用的是湿电极,会导致过敏以及出汗造成脱落等问题。此外,服务的过程体验较差,到医院背“豪特”的过程体现了就医服务中的“三长一短问题。
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研究干电极的应用,干电极的挑战在于采集数据的稳定性。人体表面的电信号是非常微弱的,如果采集的设备在日常的运动场景下使用,场景下的电噪声淹没掉信号的话,采集的数据就没有意义。
博迪加的产品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柔性传感器的研发成功。历时2年,博迪加与美国杜邦合作推出柔性打印传感器,可在服装上根据用户的体型和空间的位置打印出传感器的交模,在电性能上成为“最接近湿电极的干电极”;
二是监测设备的小型化。医院的“豪特”往往配备的是很复杂的导线。对于用户而言,长时间的监测无法隐藏穿戴的医疗设备,使用率则会越来越降低。所以从设备研制的角度,高精度小型的数据采集设备非常关键,产品要在非常小的体积下实现低功耗,高精度数据采集。
针对落地的场景,博迪加的口号是“聚焦医疗,辐射体育与工业”。
在医疗的应用里面,在服装上实现对人体的可穿戴的数据采集之后,在体育和特种行业的场景里面也存在对人体的数据进行采集的需求。
毋庸置疑,运动的强度、安全都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较高的要求,博迪加提供运动训练体能监测与评估的智能解决方案。针对大众运动领域相关机构,提供智能云平台解决方案。
特种行业里面有三个很强的使用场景,一个是跟训练相关的,一个是跟现场监测相关的,一个是跟健康管理相关的。
博迪加针对消防、公安、武警、特种部队、野外搜救队等特殊行业,提供可靠的定位与生命体征监测解决方案。
消防、武警、公安,日常都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训练的过程中有效性的监测,包括在岗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这些特殊的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基于公安部提出的“警员关爱”合作的项目,公安干警在训练、执勤中使用博迪加产品进行健康和安全管理。
另外是健康管理,博迪加正在联合日本的一家企业研制针对消防员的健康管理的设备。消防员除了在火场时的中暑等生命体征以外,根据美国消防局的数据,消防员伤亡的第一大原因是心血管的问题。在美国的数据是45%,警察是22%,医护人员是11%,潜在心血管的问题在剧烈运动的场景下会出现非常多的风险。
中国之所以这个数据不高,是因为我国的消防员很多都是武警战士,身体处于巅峰的状态。目前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现在国家的消防员出现了职业化,代表着以后的消防员年龄越来越会大。
基于行业特点的健康管理是非常有市场的。中国公安干警40岁身体健康状况趁下降趋势,所以说这些特殊职业跟职业相关的疾病是值得关注的。
不通过产品直接服务C端用户,而是服务合作医疗机构
目前来说,博迪加主要商业模式并不是自己通过产品来做服务,做线下闭环的企业,更多的是为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医生集团这样的合作伙伴赋能,把产品平台提供给这些机构,后续的医疗服务由合作伙伴提供。
智能衣采集到的数据传到云平台,医生可以在后台检查自己患者的数据,可以实现院后的随诊。同时博迪加的数据和第三方的合作机构的数据平台可以在云端打通,实现数据的交互。
最后呈现的用户的健康管理报告,是合作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博迪加是把数据提供给合作伙伴,通过他们来生成报告,形成完整的服务流程。
BodyPlus智能心电衣管理系统,是医生对心血管慢病患者进行筛查与随访管理的智能工具。解决了基层医院数据采集难,判读能力不强等问题。
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准确性,同时提升了市民对基层医疗的公信力,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格局。
Q&A
动脉网:博迪加与医疗行业的渊源从何而来?
高向东:其实我们从开头就抱着进入医疗行业的决心,但是做医疗的周期长,壁垒也比较高,我们认为阶段性的产品拿出来,放到健身里用也挺好,因此就探索了健身市场。
我们是在不断的通过体育健身市场,去迭代我们自己的产品的舒适性、可靠性以及耐久性。先把产品迭代好,迭代好了以后,就把某些功能开放出来,进入医疗市场。
动脉网:从消费级设备到医疗级设备的演变,有哪些难点?
高向东:如果博迪加的产品单独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是没有用的。心电图跟测血糖不一样,用户其实大多数都看不懂心电图反映出来的信息。我们实际上没有办法直接从C端入手,必须是跟B端合作。
B端合作的重点在于医院的医生有他自己的需求,健康管理机构有健康管理的需求,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数据的准确性,要能够与医院的“豪特”对标。
动脉网:博迪加的合作伙伴有哪些?
高向东:我们正在和三甲医院的专科合作,在安贞医院心血管科做临床实验,合作伙伴包括心脏联盟等,心脏联盟和心医国际建立了房颤筛查中心,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的面积很广,博迪加相当于产品技术提供方。
文|李艳瑜
微信|halapotato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近期推荐
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