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亿规模的照护市场,31家护理企业聚焦四大方向,供给侧人才培训覆盖最广
近日,一名养老从业者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医养结合运营的核心,不是治疗,而是护理”,这一观点发人深省。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巨大的人口压力下,统计数据显示有4000余万老人有各种各样的护理需求,或是失能,或是失智,或是慢病。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患者疾病的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以及临终期照顾与关怀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
现在全国有很多地区与医疗机构主动适应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丰富护理专业内涵,将护理服务逐渐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群众提供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等服务,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而统计下护理人才数却犹如沧海一粟,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统计,截止值2017年底,我国注册护士仅380万人,且其中多以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供职为主,尤其是大三甲医院,充分展示了对护士的虹吸作用,在院外,真正工作于养老机构或护理机构的少之又少。
有观点认为,当前的护理服务还远未像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样形成产业化。在当前的市场中,护理行业面临着哪些痛点,又有哪些企业投身其中提供服务,形成产业的机遇在哪些方面?动脉网在梳理行业现状的过程中,试图解答上述疑问。
护理服务的现状
1、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趋势,护理需求巨大且持续增长
据老龄办发布的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63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3%。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更加严峻。同时,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婴幼儿和产妇比率将大大提升。
老年人和新生儿、孕产妇对医疗服务,特别是护理服务的需求远远高于人群平均水平,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0.5%需要住院治疗,约2%需要机构护理,约5%需要社区护理。
此外,其他人群的护理需求也正加速释放,例如亚健康人群的日常照护、理疗型护理及综合疗养等,这类护理是基于对生活质量提升而产生的护理需求。
2、专业护理人员缺口巨大
与巨大的护理服务需求相比,我国现有的专业护理人员缺口巨大, 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之比是1∶0.27,实际要求是1∶0.4,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床护比已达到1∶2的比例。社会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增长的需求会使得护理缺口进一步增大。
另外,我国护理服务收费仅为护理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理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
3、护理技术及水平亟待提升
在医疗服务中,有“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概念,我国目前的护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医院床位的护理,因没有专业独立的护理机构,当需要护理时产生反复、间断性地占用综合二、三级医院床位的情况;
二是家庭护理,但小家庭模式和长期护理费用的庞大支出使其难以为继,同时家庭成员护理达不到专业护理质量,不能满足较高级护理需求。这两种护理方式都不能满足现有临床护理需求,更不能满足大护理需求。
此外,随着护理需求的多样化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也应结合新型护理特点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但目前的护理理论、手段、技术仍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急速增长的需要。
4、市场空白大,服务链条割裂
我国目前的护理以医疗护理为主,由护士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缺乏自理自足的居家护理,护理员呈现低学历、低收入的特点;对失能老人、婴幼儿、围产期妇女、养老及高端需求等对象进行专业护理的市场空白极大,各机构间服务对接不畅,院内院外护理服务承接不畅,暂未形成完善的护理产业。
总之,护理行业所面临的是机构单一、设备缺乏、从业人员稀缺、职能尚待转变的局面,这也意味着护理产业化有着巨大的前景。
院外护理市场广阔,企业有五大发展方向
新里程医院集团CEO林杨林认为:“除了医院以外的护理需求,包括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养老的护理需求,目前还未被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从整个市场来看,依然还是聚焦在护士在院内扮演的技术角色。”
而在院外市场,超过4000万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的护理需求给予了护理这个行业巨大的机会,早在民政部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就曾提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但同时,老龄化人口与慢性病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院外市场虽大,但也面临着人才、商业模式、标准化等问题。
动脉网统计的部分陪护企业及其涉及业务(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IT桔子、天眼查
在31家照护企业中,已经获得资本支持的为15家,其中,仅有2家位于B轮及以后,产业整体发展不太成熟,盈利模式也正在探索。
从资本的风向来看,与互联网交集的上门护理领域较受青睐,既得益于其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也得益于目前仍以“9073”为主的居家养老需求,即以老年人的需求为突破口,结合互联网的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如小柏家护、青松康护,开展O2O上门等业务。
由于老年照护的付费者不是老人本身,而是其子女,因此,拥抱互联网的形式成为拓宽服务面的重要路径。
观察上述企业,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和模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上门照护
家庭场景下的失能老人数量庞大,但恰恰这个群体离专业医养护理最远。此模式的养老照护服务最“轻”,动脉网曾发表的护士上门产业报告也提出:医护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未来可能演变为居家养老的重点环节。
比如,青松康护、医护到家、小柏家护等平台均针对居家场景的护理服务,以O2O的模式,提供护理员、护士上门的服务。
而在护理的标准化制定方面,小柏家护建立起独有的上门护理流程标准,最大程度的控制人对人的服务中的风险。
在上门养老照护型企业中,有自营服务团队的包括青松康护(员工制和签约制两种都有)、小柏家护(所有家护师均为公司员工)、二毛照护等。此类企业的特点是服务更偏向定制化、标准化,定位也向中高端倾斜。
基层社区照护
社区托养的模式,即日间照料中心、长者照护之家等“家门口”的养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藉和紧急救助等基础服务,以及娱乐、教育、交友等附加服务。
随着老年托养逐渐向市场化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模式探索,如通过PPP的形式进行公私合营、政府投资出租、私人建设社区运营等。
其中政府的运营补贴支持,或低价甚至免费提供场地,让运营方资产更“轻”。在对老年人需求的持续探索下,结合上门服务、老年互助、多种服务平台化运营等资源盘活的方式,社区托养逐渐告别从前“不赚钱”的定式思维。
如优护万家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合作,在海淀区二里庄社区5号楼打造了首个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小型养老机构——海淀区学院路优护万家养老照料中心,运营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养老照料中心”两类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公立民营,养老照料中心为自主运营,实现社区小微机构的养老和护理。
除了企业在社区开展的养老照护服务,还包括从国家层面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试点实践。
2017年7月份,安徽省开展高年资护士下基层培养实践,将医院中的高年资护士遴选出来,经过培训和资质认证之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到乡镇医院去,盘活护士资源,创新城市医联体,该项目首先在合肥庐阳区、芜湖市、蚌埠市进行试点。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人力研究室主任张光鹏表示,高年资护士到社区中心主要发挥几个作用:
第一,作为医联体的连接纽带,促进上下级机构与机构之间的联系;
第二,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业务的指导,“如基层机构的感染管理、护理管理等,很多的社区中心,优先需要的不是大医院的专科大夫,而想需要感染管理、护理等等这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是开设护理的专科门诊,提供专科护理服务,重点是围绕老高糖、婴幼儿、孕产妇,三类人群四类疾病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
高年资的护士下基层,是盘活护理资源的重要实践之一,在社区护理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高年资护士为基层护理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
机构照护/医院护工
从医院护理的市场规模来看,护工行业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一方面,国内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护理投入的长期不足,不少医院“床护比”不达标,护士配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抽不出时间在医院陪护病人。
多重因素叠加,直接催生了中间产业链——陪护公司,促进了护工行业的产生和发展。
而在机构照护中,诸如医护家、优爱医护、泰心康护、阿福护理等机构主要针对院内的床旁陪护提供服务,以招投标、劳务派遣或O2O的方式提供院内服务,这类护理服务是相对与患者与医院之外的第三方,因此,人才的储备和标准化的制定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同样是重中之重。
护理人才培训
这是动脉网在此前盘点养老照护企业时绘制的一张基于不同模式的护理服务的要素流动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才培训是照护产业的上游,无论是上门护理还是机构护理,归根结底还是人对人的服务,因此,对于涉及护理服务的企业来说,护理人才队伍的打造至关重要。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供给端的人才培训面向的是各类的照护企业,覆盖面最广。
目前,主要针对护理行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有专门培育养老人才的南丁格尔,以及针对护士职业体系培训的护联网等。
护理产业仍未成熟,人才培训、基层照护、上门护理迎来机遇
在对市场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位于供给侧的人才培训,覆盖面人群最广的基层照护,以及与互联网充分结合的上门护理在这一行业中,较有机会能够跑在前面。
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为培训提供机遇
当前正处于护理内涵外延拓展的新阶段,新的需求对也护理人才的技能提出考验。不论是机构护理、居家护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慢病管理,护士都是重要的专业服务力量,需要护士掌握更多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各类护理人才提供服务,在这样的需求下,护理技能的培训机构在产业中迎来机会。
涉及专业护理服务的各类细分人才包括护士、护理员、康复师、健康管理师之中,护士是提供最专业护理资源的人才类型,从而可以在其余类型的服务上提供专业的支持,带动其他护理力量。
第三方护士服务平台护联网创始人张雪莉认为:“对护理的需求很旺盛,供给侧有很多问题,解决问题是增量点,而机会点在于存量的挖掘。”
如每年存在30%浪费的高年资护士的价值点在于其完备的护理技能,这部分人群有很高的专业价值增长点和价值增长点。护士培训平台要为他们所做的就是赋能,提高护士的效能,同时合理配置资源。
护联网在帮助护士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开发了六大课程体系培训,除了基本的职业路径培养内容外,还涵盖健康管理培训、专项技能培训、护理管理培训等使护理人才更好地与市场接轨的课程,延长护理人才的职业生涯。
分级诊疗的需求,为基层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机遇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相当一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已着手在传统护理院校中就社区护理而专门培养相应的护理人才,其社区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美国社区护理大约分为以下3种模式:
①附属于某机构的社区护理中心(附属教育机构等);
②社区诊所或卫生所;
③由医护企业家开设并管理的私人社区护理中心。
教育机构形式的护理将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等恰当地融为一体,已成为美国社区护理的最主要护理形式之一。在美国众多社区卫生机构中,护理人员的数量高达80.00%以上。
英国是社区护理的起源地,其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并由此逐渐出现了地段护士、学校保健护士以及健康访视护士等众多新型的社区护理岗位。
通常情况下,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医护资格相关考试后即可成为正式护士,但选择社区护理的学生必须在经过3年基础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技能培训,以使其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功底,从而能够在社区护理的岗位中迅速上手,最大化地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
日本社区护理人员通常被称为保健护士。从事医护专业的人士在取得注册护士资格后还必须完成为期1年左右的社区护理课程专修,并且还要成功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才能取得保健护士的资格证书。
医院护士转化以及学校培养是日本社区护士最主要培养途径据统计,在学校教育方面,上世纪末,日本已经开设了65所医护院校。
而在我国当前的社区护理中,不仅社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且相应岗位的人数少之又少,无法满足社区护理的需求。
因此,我国可从国外社区护理中取长补短,在原有医护课程中增设社区护理课程,不断加大实践力度;就社区护士这一块开设针对性的护理培训班。
此外,还可选派优秀的社区护理人员去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社区护理技术和经验,以不断加快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进程。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流的政策支持,上门照护的机会来临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更需要得到较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 号)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主要任务,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养老医疗护理服务已成为最为重要的养老服务内容之一。
人口老龄化形势必然会带来我国现在与未来养老服务,尤其是养老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井喷式增长。
但我国现有养老服务人员,尤其是与老年人健康管理有关的养老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数量与素质均远远不能满足这日益井喷式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数量不够与素质不高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乃至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养老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理论上可来源于养老服务机构自招自培养、各层次教育机构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大医院的执业护士与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等潜在人群。
相比较而言,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均接受过专业的医疗护理教育与培训,其医疗护理知识、技能与临床经验均完全能够胜任养老医疗护理工作。对这部分人群的价值挖掘成为盘活目前稀缺的护理资源的另一种途径。
同时,现行较多基层医疗机构逐渐成为医养两者较为理想的结合体,开始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如采取与老人签约合作的方式定期上门提供家庭养老医疗护理;在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开设老年护理院,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文|李艳瑜
微信|halapotato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 成立两年融资4.1亿美元,国内PD-L1进程最快,这家生物医药独角兽是如何炼成的?
基层案例
★ 定位特色健康管理服务,叮叮儿科要打造中原地区头部诊所品牌
★丁香诊所2年开4家直营店即将整体盈利,今成立诊所联盟,输出运作诊所的秘笈
★ 中国版“分钟诊所”来了!平安万家医疗联合全国21家连锁药企的数千家门店做快诊
★ 安德全科诊所:借鉴英国全科模式,2017年服务7万人次,人均诊费100元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