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好学六经辨证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
       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
       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
  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
       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
  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表实证无汗则因外感寒邪,卫气被遏,腠理闭密,毛窍收敛而致,多兼见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表现,当用麻黄汤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阳明病证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
       根据证候特点的不同,阳明病证有阳明经证和腑证之分。阳明经证系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以大汗出,大热,大渴而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生津,方如白虎汤。
       若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便成阳明腑证,既可见身热,汗出连绵,日晡(下午3~5时)潮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表现,又可有腹满疼痛拒按,便秘等腑气不通之象,甚则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而见烦躁,谵语,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热攻下,可选用不同的承气汤。
       少阳病证
  多由太阳病发展而来,亦有初起即为少阳病证者。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于表里之间。
       如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便寒热交替出现,所谓“寒热往来”。
       因而少阳病的特点是既非发热与恶寒并见、全身疼痛之表征,亦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之里证,而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
       故治法不若太阳病解表可愈和阳明病“清”、“下”可痊,而须和解少阳,即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方如小柴胡汤。
       太阴病证
  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致,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以致寒湿内阻,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紊乱造成。
       其表现为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等。
  上述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同为里证,只是阳明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太阴病多表现为虚证、寒证。
       但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病;太阴病而阳气渐复,亦可转为阳明病。由于太阴病证为虚寒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势较少阴、厥阴病轻浅,治宜温中散寒,方如理中汤。
       少阴病证
  主要是病在心肾。可因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寒邪直中少阴,从而使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等原因造成。
       可见全身性虚寒表现,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见下利清水样粪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
       此外,少阴病亦可因心肾阴液受损,虚热内生,邪从热化,以致肾阴亏于下,心火亢逆于上而成,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尿黄,舌尖红或红绛少苔,脉细数等症。因此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治疗少阴寒化证宜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治疗少阴热化证则宜滋阴降火,方如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证
   厥阴为疾病终期转化阶段。如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恢复,则病情好转。
       若阴寒盛极,阳气不能与之接续而先绝,则病势危重。
       如阴寒虽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相互交争,出现口渴,自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热,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四肢厥冷或厥热交替(阴气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厥多热少,神志昏乱等寒热错杂的症状。治当调理寒热,方如乌梅丸。
合病、并病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并出现。
       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
       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伤寒治法以六经分篇,然手足各有六经,实则十二经也。手足之经既有十二,而《伤寒论》但分为六经者何也?按《内经》之论十二经也,凡言某经而不明言其为手经、足经者皆系足经,至言手经则必明言其为手某经。
       盖人之足经长、手经短,足经大、手经小,足经原可以统手经,但言足经而手经亦恒寓其中矣。《伤寒论》之以六经分篇,此遵《内经》定例,寓手经于足经中也。彼解《伤寒论》者,谓其所言之六经皆系足经,是犹未明仲景着伤寒之深意也。
  经者,气血流通之处也。人之脏腑与某经相通,即为某经之府,其流通之气血原由府发出,而外感之内侵遂多以府为归宿。今将手足十二经及手足十二经之府详列于下。
  手足虽有十二经,其名则分为六经,因手足经之名原相同也。其经有阴有阳,其阳经分太阳、阳明、少阳,其阴经分太阴、少阴、厥阴。
       其阴阳之经原互相表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
       凡互为表里者,因其阴阳之经并行,其阳行于表,阴行于里也。至于经之分属于府者,足太阳经之府在膀胱,足少阴经之府在肾,足阳明经之府在胃,足太阴经之府在脾,足少阳经之府在胆,足厥阴经之府在肝,此足之三阴、三阳经与府也。
  手之太阳经其府在小肠,手之少阴经其府在心,手之阳明经其府在大肠,手之太阴经其府在肺,手之少阳经其府在三焦,手之厥阴经其府在心胞,此手之三阴、三阳经与府也。
       阳经为阴经之表,而太阳经又为表中之表。
       其经之大都会在背,而实则为周身之外廓,周身之营血卫气皆赖其卫护保合,且具有充分之热力,为营卫御外感之内侵,是以《内经》名之为巨阳。
   推原其热力之由来,不外君、相二火,君火生于心之血脉与肺相循环,而散热于胸中大气(一名宗气)以外通于营卫,此如日丽中天有阳光下济之热也,是以其经名为太阳。
       相火生于肾中命门,肾原属水,中藏相火,其水火蒸热之气,由膀胱连三焦之脂膜以透达于身之外表,此犹地心水火之气(地中心有水火之气)应春令上透地面以生热也,为其热力发于水中,故太阳之经又名太阳寒水之经也。
       为太阳经之热力生于君、相二火,是以其经不但以膀胱为府,而亦以胸中为府,观《伤寒论》陷胸诸汤、丸及泻心诸汤,皆列于太阳篇中可知也。
  至于人病伤寒,其六经相传之次第,详于《内经》素问热论篇,谓“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侠(同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咽喉),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经络受病入于府者,故可下而已,此《内经》论六经相传之次第也。
  至《伤寒论》六经之次序,皆以《内经》为法,而未明言其日传一经,至愚生平临证之实验,见有伤寒至旬日,病犹在太阳之府者,至他经相传之日期,亦无一定,盖《内经》言其常,而病情之变化恒有出于常例之外者,至传至某经,即现某经之病状,此又不尽然,推原其所以然之故,且加以生平临证之实验,知传至某经即现某经之病状者,多系因其经先有内伤也。若无内伤则传至某经恒有不即现某经之病时,此在临证者细心体察耳。
  至于六经之命名,手足皆同,然有因手经发源之府而命名者,有因足经发源之府而命名者。如太阳经名为太阳寒水之经,此原因足太阳之府命名,而手太阳亦名太阳寒水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
  他如阳明经名为阳明燥金之经,是因手阳明之府命名(手阳明府大肠属金,其互为表里之肺亦属金),而足阳明经亦名阳明燥金之经者,是以手经而连带其足经也。
  少阳经名为少阳相火之经,此因足少阳之府命名(胆中寄有相火),而手少阳经亦名为少阳相火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
  太阴经名为太阴湿土之经,此因足太阴之府命名(脾为湿土),而手太阴经亦名太阴湿土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
  少阴经名为少阴君火之经,此因手少阴之府命名(心为君火),而足少阴经亦名少阴君火之经者,是以手经而连带其足经也。
  厥阴经名为厥阴风木之经,此因足厥阴之府命名(肝属木而主风),而手厥阴经亦名厥阴风木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
  此手足十二经可并为六经之义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