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方》伤寒、温病瘥后禁忌

凡热病新瘥,及大病之后,食猪肉及肠血肥鱼油腻等,必大下痢,医不能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饵粢黍饴脯 炙枣栗诸果,及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适以药下之,则胃中虚冷,大利难禁,不下必死,下之复危,皆难救也。热病之后,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

病新瘥,但得食糜粥,宁可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糜若兔雉鹿肉,慎不可食猪犬肉也。

新瘥后,当静卧,慎勿令人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凡此皆令劳复。故督邮顾子献得病已瘥未健,诣华 视脉, 曰∶虽瘥尚虚未复,阳气不足,勿为劳事,余劳尚可,御内即死,临死当吐舌数寸。其妻闻其夫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舌出数寸而死。病新瘥未经百日,气未平复,而以房室者,略无不死也。

盖正疾愈后六十日,己能行射猎,以房事则吐涎而死。及热病房室,名为阴阳易之病,皆难

治,多死。近者有一士大夫,小得伤寒,发汗已十余日,能乘马行来,自谓平复,故以房室,则

(0)

相关推荐

  • 中医四大经典《伤寒论》

    喜欢的就点赞+关注+收藏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 [1]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 ...

  •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之温病

    温病 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凡是临床 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有上述特征的,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 <伤寒论& ...

  • 张仲景整个伤寒论对阳阳的提法,始终是实热...

    张仲景整个伤寒论对阳阳的提法,始终是实热,虚寒,而没说过虚热和实寒.太阳病,阳明病为实热病,对应的药为三黄的寒性类药(稍轻的始时为烦温热对应的药为广大的凉性药,这个相当于时方的虚热也就是阴虚):当治疗 ...

  • 《集验方》治伤寒后呕恶不食虚羸方

    治伤寒虚羸少气,气逆苦呕吐方. 石膏(一斤碎,绵裹) 竹叶(一把)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半夏(一升洗) 生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一升,米熟去米,饮一升,日三服 ...

  • 《集验方》治伤寒后烦渴及口干方

    治伤寒后,结热在内,烦渴,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五两) 龙胆(三两) 黄芩(一两) 栀子仁(一两) 苦参(一两) 黄柏(二两) 栝蒌 上八味,捣筛为末,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七丸,饮下日三,不知稍增,忌猪 ...

  • 《集验方》治伤寒后下利脓血及发斑方

    治伤寒后,下利脓血,柏皮汤方. 黄柏(二两) 黄连(四两) 栀子仁(十四枚擘) 阿胶(一两炙)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内胶令烊,温分再服.忌猪肉.冷水. (< 治伤寒热病十日 ...

  • 《集验方》治伤寒、温病劳复食复方

    治大病已瘥,劳复者,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 擘) 上二味,以酢浆一斗,先煎取六升,煮药取三升,内豉一升,煎五.六沸,去滓,分再服,覆取汗.如有宿食者,内大黄如棋子一枚.(< ...

  • 《集验方》伤寒、温病用药大体及辟温方

    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醋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此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醋之物则不能愈.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如救火不以水,必不可得脱免也. 又曰∶今诸治多用辛甜. ...

  • 解读伤寒论厥阴病三大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附,御医王肯堂补遗 伤寒瘥后...

    当归四逆加姜萸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

  • 《集验方》治伤寒时气、温疫初起方

    治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方. 真丹砂(一两末)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之,取一升顿服之,覆取汗,忌生冷物.(<外台>卷一)

  • 《集验方》治疫气伤寒,三日以后不解者方

    好豉(一升绵裹) 葱白(切一升) 上二味,童子小便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覆取汗,神效.(<外台>卷一)

  • 《集验方》治伤寒中风方

    治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切姜擘枣,次切余药,以水七升,煮枣令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