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Ta说建筑】上海近代建筑的砖与石(上篇)
上海近代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形态各异,构成建筑外观形象与艺术表现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建筑的外墙。也由于其直观性,人们甚至会以建筑外墙材料和颜色来指代建筑名称,如习惯把清水红砖墙建筑称之为“红楼”,把青砖或者石材外墙的建筑称之为“灰楼”。
作为建筑的外围护,外墙起到承载受力、围合分隔、保温隔热和装饰等作用,实际上外墙材料的演变,是受到生产技术、施工工艺、审美喜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共同的结果。本文从技术史的角度,以近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砖与石材为对象,解读形式与风格背后的技术演进与时代特征。
上篇 砖与清水砖墙
砖是最传统的人造建筑材料,传统的粘土砖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在中国的使用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青砖与红砖
砖有青砖与红砖之别,因粘土中含有铁,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有些地方称之为“饮窑”(或“洇窑”),使粘土中的铁元素在缺氧冷却环境下不完全氧化形成四氧化三铁,呈青色,即青砖;而如果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红砖。
传统的砖窑也可烧制青、红砖,福建泉州最迟在北宋大观年间即可用土窑烧制红砖,但古代红砖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在开埠以前,上海本土所用的砖主要是手工制作的青砖和土坯砖,且尺寸也不同于欧洲红砖,多采用错缝全顺、多顺一丁砌筑或空斗砌筑,表面多做粉刷。因中式传统建筑多以梁柱承重,墙体以围护为主,墙厚多为一砖或一砖半厚。
开埠早期“殖民地外廊式”砖墙外覆灰泥
随着上海的开埠,新的建筑类型产生、技术材料的引进与更新,都使得砖墙的材料与砌筑方式逐步发生了变化。
1840-1850年代,以“殖民地外廊式”为主要风格的早期近代建筑在上海兴建,此时的“殖民地外廊式”多为梁柱式外廊。美国记者欧内斯特·霍塞在《出卖的上海滩》中描述这一时期的建筑:
“洋行都是正方形的建筑,没有什么风格,也不用建筑师……上下两层的四周都筑有宽大的走廊,走廊里的圆柱很高大,日落后上海绅士们就可以坐在那些走廊上,享受着柔和的晚风和威士忌。”
此时的西式建筑还多用青砖或土坯砖砌筑,因为砖强度低且耐候性差,承重墙体厚实,墙砖外面覆以白色的灰泥或粉刷,依靠灰泥的防水和耐候性能保护墙体。
1850年代外滩图画中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多为抹灰外墙
到1850年代后期,券廊式建筑渐渐代替了梁柱式的“殖民地外廊“建筑,但外墙的墙体仍多采用“比欧洲系的红砖要薄的多的中国传统青砖,墙体外抹灰膏”,清水砖墙仍未得到使用和推广。
代早期砖墙外覆灰膏做法示意
引自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
清水砖墙的流行
清水砖墙,也就是采用砖砌且砖面直接作为饰面的外墙做法。由于砖外不做任何抹灰,清水砖墙对砖本身的材料强度、吸水率、规格、色彩和砌筑及勾缝工艺等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1860年代开始,随着教堂建筑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建筑风格的影响,欧洲红砖和制砖技术也进入了上海。
1860年代清水红砖的代表建筑,就是1866年动工、1869年8月1日建成开放的圣三一教堂。圣三一堂俗称“红礼拜堂”,由英国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师司科特(George Scott)设计,并由在沪开业的英国建筑师凯德纳(William Kidner)负责具体实施。教堂室内外均为清水红砖墙面,砖墙的砌筑采用了传统的英国式砌法,通过墙面造型、线脚形状、砖墙色彩、图案组合的变化等手法营造出层次丰富的内外墙装饰效果。
圣三一堂历史照片(1875年左右)
圣三一堂室内现状
圣三一堂主堂的红砖均为进口,而上海本土的机制红砖生产,大约始于1860年代。
小程序,
阅读黄浦 , 交易担保 , 圣三一基督教堂 小程序
据L. C. Johnson《Shanghai From Market Town to Treaty Port》一书,上海生产欧洲式红砖始于1858年(而据何重建《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形成于特征》考证1879年浦东白莲泾开设了上海第一家机制砖瓦厂)。1897年和1900年,上海先后建成浦东机制砖瓦厂和瑞和砖瓦厂,制造红砖、红瓦和耐火砖等产品。据统计,1903-1908年,国内注册的砖瓦陶土厂共11家。
1880年代至1910年代,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安妮女王复兴风格的影响下,清水砖做法成为洋派和时髦先进的代表,加之砖木工艺更易为上海地方工匠所掌握,清水红砖外墙的建筑在上海得到兴建和流行,上海近代建筑进入一个以清水砖墙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玛礼逊洋行设计的礼和洋行(1901-1904)
通和洋行设计的仁记洋行(1908年)
益丰洋行(1906年)现状 许一凡摄
随着清水砖墙建筑的流行,也带来了近代制砖业的大力发展,民族资本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兴办砖瓦制造厂,形成了全国最为发达的砖瓦制造业中心,至1920年代制砖业已基本实现了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制造的转变。清水砖墙中的青砖使用逐渐减少,转而多为全部红砖砌筑。
根据1935年《中国建筑》刊载蒋介英《我国砖业之进步及现代趋势》:
“民初外人设义品机制砖瓦厂于沪西,继则有中华第一窑厂,泰山,华大,大中,振苏,东南等厂,均用机器及德式轮窑,仿制外国砖瓦,较我国湖北江浙所产土砖之窳败易损者,已见进步。”
大中机制砖瓦厂广告中可见其生产砖瓦类型和案例
引自《建筑月刊》1934,2(5)
制砖与规格
手工砖采用模具手工压制,规格尺寸偏差较大。而机制砖采用机器压制成形,规格按照各个国家的工业标准实施,尺寸偏差较小。
各个国家的机制砖的标准规格因各国的度量衡差异而不同。
在上海近代建筑中较为常见的为长度9.5英寸(25.4mmX9.5=241.3mm)的砖,俗称“九五砖”,比其略小为“八五砖”,即长度8.5英寸(25.4X8.5=215.9mm),后改为公制取整,“九五砖”尺寸取240 mm X115 mm X53 mm,“八五砖”尺寸取216 mm X105 mm X43 mm,这两种砖的尺寸使用较多,沿用至当代。
因近代日本参与上海营造活动较多,近代建筑中还有采用日本度量衡砖的,砖块采用日寸度量。
东京旧制红砖规格为7.5日寸X3.6日寸X2日寸=232.5mmX111.6mmX61mm(1日寸=31mm)。
1875年5月20日法国举行国际权度会议,推行米制成为万国公制,各国逐渐将公制作为主要度量衡。1915年6月北洋政府公布《权度法》,1920年全面改用公制,我们现在所熟悉的240mm长的砖即是取整后的“九五砖”(241.3mm取整为240mm)。
卜内门洋碱公司大楼内LUN HING红砖
(10英寸X5英寸X2英寸)
在上海市建筑协会1932年11月起刊行的《建筑月刊》中,每期都会刊登当时的建筑材料价格,以第四卷10期中“实心砖”价格一栏可见,在1937年时机制实心砖主要有“十寸长、九寸长、八寸半长”等规格,且由于青红砖均已国产化,此时二者价格差异已少。
1930年代后期常用实心砖尺寸和价格
引自《建筑月刊》1937,4(10)
除实心砖外,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流行,近代工程实践中也已普遍使用了空心砖(疏孔空心砖)。不过,空心砖如用于外墙需另作做面砖或粉刷保护,因此空心砖主要用于室内分隔墙、外墙衬墙(起保温隔热作用)、屋面隔热等,或作为钢结构或木结构的防火保护层等使用。
砖墙内加衬空心砖起到保温隔热作用
引自《建筑月刊》1936,4(1)
空心砖包护钢梁和木料用于防火
引自《建筑月刊》1936,4(1)
砌筑特点
由于开埠初期红砖主要依靠进口或少量本地生产,价格高于青砖;同时红砖又作为新进舶来品受到社会追捧,在此双重因素影响下,部分建筑外墙采用了青红砖混砌的方式。常见的混砌方式是以青砖砌筑为主,饰以红砖水平腰线、窗套、壁柱、檐口等部位,以红砖为“点睛之笔“来作为装饰;另一类则仅在外墙最外一皮采用红砖,而墙体内部、室内隔墙等也由青砖砌筑,即采取了红砖“面子”和青砖“里子”的“表里不一”方式。由此也可见当时红砖得到了超越青砖的追捧和礼遇。
从墙面砌筑的立面效果看,上海开埠后逐步引用了西方清水砖墙的砌筑方式,其中又以英式砌法与哥特砌法两种为主。
英式砌法的排列方式为隔排顺砌、隔排丁砌,如圣三一教堂、摩西会堂、益丰洋行等;哥特式砌法,也称荷兰式砌法,与中式传统的“梅花丁”类似,排列方式为丁顺相间,上下排之间错缝砌筑。
英式砌法(左)和哥特砌法(右)
除规整的墙面砌筑外,清水砖建筑也通过带有线脚的砖块实现装饰效果,常见的装饰部位有墙身腰线、窗套、檐口等。这些装饰砖多由专业技师砍砖、打磨制作,复杂线脚则采用铁刨刨出线脚后再进行砌筑。
杨树浦水厂清水砖墙侧砌线脚(1893年)
滇池路100号仁记洋行(1908年)清水红砖装饰纹样
引自《经典黄浦》
同时,勾缝变化也是清水砖墙表达差异性的方式。
常见的勾缝形式有元宝缝、平缝、斜板缝、方槽缝、凹缝等,各类形式的勾缝也有其配套的勾缝工具。由于灰缝易酥松剥落,不易保存,加之既往不妥的修缮方式,现存的原状勾缝保留至今的较少,我们可从1936年的《建筑月刊》中登录的部分常见砖墙勾缝形式中管窥当时勾缝形式的多样。
常见砖墙勾缝做法
引自《建筑月刊》1936,4(1):42
勾缝材料以石灰混合物为主,如石灰、纸筋灰、砖粉、桐油等,由于掺加了桐油使嵌缝材料非常致密,具有很好的防水功能。还有些建筑在灰浆中掺入色剂,使砖缝达到个性的装饰效果。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开埠城市的代表,建筑体现出多样、包容的风格特色,其外墙正是这种多样性的直接体现。外墙的多样性是社会、材料、技术等诸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外来经验地域化、本土化的结晶。文中通过挖掘和梳理上海近代建筑外墙类型中最为常见的砖和石外墙,为深入认知和保护这些建筑遗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建筑协会.建筑月刊[J].1932-1937.
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董珂.上海近代历史建筑饰面的演变及价值解析[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
李海清.再探现代转型——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
钱海平,杨晓龙,杨秉德.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6.
张书铭,刘大平.东北近代建筑用砖的历史于信息解码[J].建筑学报,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