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引出的肺组织发生坏死的病理改变,称为肺梗死。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一、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发病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

易漏诊及误诊,国内对肺栓塞的警惕率不高,正确诊断率低,漏诊率达80%以上;

不经治疗死亡率高,可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

诊断明确并经过积极治疗者,死亡率可明显下降,可下降至2%--8%。

  二、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实际是一较广的临床谱。所见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但基本有四个临床症候群:

1.急性肺心病

突然呼吸困难、濒死感、发绀、右心衰竭、低血压、肢端湿冷,见于突然栓塞二个肺叶以上的患者。

2.肺梗死

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

3.“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

栓塞面积相对较小,是提示无效腔增加的唯一症状。

4.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

起病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个类型。

  三、肺栓塞的治疗

1.一般治疗:除对症、支持疗法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做复苏抢救,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疼痛剧烈者给予吗啡或杜冷丁注射。

2.溶栓疗法:应早期给予溶栓治疗,但对近期作过外科手术、分娩、严重创伤、头颅内出血者,或有溃疡出血和过敏性疾病者禁用。常用制剂为链激酶和尿激酶。应在术前做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测定,以便治疗中掌握速度和剂量。

3.抗凝治疗:轻中度肺栓塞或溶栓治疗后行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钠为预灌针剂,注射时不必排气,针筒内有0.lml的空气,注射时将针头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即可,此时针筒内的空气正好将药液全部注人,保证了剂量的准确,又避免了针尖上的药液对局部的刺激,可减少局部淤血。

腹部作为低分子肝素的首选部位。腹壁注射时,脐旁两侧距脐10cm注射较脐周上下距脐5cm注射能明显减少淤血、减轻疼痛。

腹壁脐旁两侧注射时提起腹部皮肤,使之形成一皮肤皱褶,针头垂直刺入提起的皮肤皱褶内。

拔针后不按压或皮下注射后局部按压力度不宜过大:拔针后用棉签按压,增加了药物对注射局部的刺激和挤压,如用力较大,易引起毛细血管壁破裂出血,形成局部淤血。

  四、肺栓塞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一)潜在并发症:重要脏器缺氧性损伤

1.给氧:病人有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根据缺氧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式和吸入氧分数。

2.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指导病人进行深慢呼吸、采用放松术等方法减轻恐惧心理,以降低耗氧量。

3.呼吸状态:严密监测病人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当出现呼吸加速、浅表,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加快等表现,提示呼吸功能受损。

4.循环状态:肺动脉栓塞可致右心功能不全,应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潜在并发症:出血

1.密切观察出血征象:如皮肤发绀、穿刺部位出血过多、牙龈、鼻腔、皮肤粘膜、大小便颜色、腹部或背部疼痛等。

2.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征象:单侧下肢肿胀最为常见,因此需测量和比较双下肢周径,并观察有无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发绀等。

3.抗凝治疗的护理:

按医嘱及时、正确给予抗凝治疗,监测疗效及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需定期测定INR。

(三)潜在并发症:再栓塞

1.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需绝对卧床2-3周。不可过度屈曲下肢,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

2.有效制动: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不能做双下肢用力的动作及做双下肢按摩。

3.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咳嗽时腹压增大,造成血栓脱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4.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

(四)自理能力受限(相关因素:活动无耐力,疾病受限)

1.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24小时心电监护,加强巡视,及时满足患者所需。

3.提供患者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信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并向患者说明康复程序。

(五)焦虑:与生命受到威胁,对治疗不了解,对预后的担心、环境的改变有关

1.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2.向患者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及时缓解患者的不适。

3.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

4.指导患者做缓慢的深呼吸,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的心境。

5.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6.经常给予患者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安慰。

(六)知识缺乏

1.评估患者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对疾病了解情况。

2.向病人解释病因及愈后情况。

3.向病人解释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4.指导患者对早期出血征象和体征的自我监测,包括牙龈、鼻腔、皮肤粘膜、大小便颜色等。如出现头痛、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就医。

5.饮食易清淡、质软、易消化,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6.抗凝治疗期间,患者不可参加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损伤后出血危险。

  五、急性肺栓塞应急预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