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查斯特·贝宁顿:孤独的人总是先上路
然而那一年秋天,面对爱情与梦想的双重抉择,悲剧发生,有人离开,有人死去,梦幻破碎,爱情覆灭,青春终结,摇滚不再。
----《摇滚英雄》
再见,查斯特·贝宁顿:孤独的人总是先上路
▷菩提之恶花
昨天晚上,小龙虾田鸡之类作为促膝谈心的大菜虽然乏善可陈,但昔日同学里最近乎的三剑客,这么多年之后,口味习性基本相去甚远,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大口喝着啤酒,间或用手机编辑转发着不荤不素的段子,随着汗水掉了一地的情怀和回忆。
小酌结束后辗转到凌晨大概四五点钟的光景,习惯性按亮下手机,瞧见一条推送消息:当地(美国)时间20日晚,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在加州洛杉矶的住宅内自杀,年仅41岁。
说句实话,摇滚音乐只有在深夜嘶哑低吼才充满迷惘和力量。那首《In the End》听了无数遍,在不同的角落,心情大起大落,无比的忧伤,又莫名的撞击无从释放。随之出现的MV画面虚幻缥缈,藤蔓、荒草、灰暗的天空以及雨水蝙蝠,幸好最后荒漠变成了绿洲。很久之前,很久之后,耳边仍然回响着歌曲结束的说唱噫叹世间的一切,可能都是徒劳吧...
于男人而言,黑暗中临渊一瞥,暂时战胜孤独,除了友谊和爱情,还有酒精和毒品。童年时期的查斯特经历父母离异、遭人长期虐待、深陷可卡因,他每天都会练歌直到肺和嗓子难以忍受为止,摇滚乐可能是他宣泄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他几乎无人为友的时候,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出现了,帮助他遏制住了酒精和毒品。
摇滚并不仅仅充斥着反抗和自由,其实还是男人中的异类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凡庸的生活,一成不变的归宿,歇斯底里的改变,我们温柔以待的现实,纷繁复杂,撕心裂肺的音乐里做俯瞰不回首的飞鸟,灰色的眩晕中,内心刹那宁静安详。
1996年的林肯公园还不叫林肯公园,只不过是由几个高中生即兴玩票的松散乐队。1999年,查斯特·贝宁顿加入了彼时还叫Xero的林肯公园,由于独特充满野性咆哮唱法,继而成为乐队的主唱。于是,查斯特·贝宁顿用宛若源自未来的嗓音,温柔低吟,雄壮嘶吼,开始肆意地撞击着许多人的心灵。
查斯特·贝宁顿曾经说,“我越老越平静也越懂得照顾自己,39岁的我绝对可以秒杀23岁时的自己。”林肯公园不是一支“伟大”主流的乐队,曲风涵盖太广太杂,新金属比不上korn,重金属不如很多经典的乐队。查斯特·贝宁顿加入之后,他们共同在黑暗中搏击痛苦,释放自我,不断地厌恶否定自我,在虚无缥缈的浮沉里攫取短暂的平静,之后,周而复始地开始下一轮的湮没。
或许对自诩为音乐边缘的大多数人,查斯特的林肯公园算是某种温柔说唱抑或轻微金属的启蒙,荷尔蒙闷闷不乐时的背景音乐,在那些直白用孤独寻找同类温暖的歌词里,其实再也无法安放宽宥和原谅,因为“艺术家就是那些将美好带入这个黑暗的世界中的人。”
查斯特早就在“要不戒酒要不就去死”之间挣扎着,直到好友“声音花园”的主唱克里斯·康奈尔自杀身故后,贝宁顿在 Twitter 上为其写过一份信,在那封信的结束,他说,“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世界。我愿你在来生获得安宁。我将我的爱送给你的妻儿和亲朋。谢谢你允许我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再见,一生都在与自己搏斗的查斯特,愿你归一平静,清醇如初。
【油画:朱莉.雷耶斯(美国) 】
前文回溯 :
- The End -
【菩提之恶花】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l1729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