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问你对别人的看法,回答需以此为核心!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2卷 汉纪十四
汉武帝 征和元年(己丑,公元前92年)

【原文】

三月,赵敬肃王彭祖薨。彭祖取江都易王所幸淖姬,生男,号淖子。时淖姬兄为汉宦者,上召问:“淖子何如?”对曰:“为人多欲。”上曰:“多欲不宜君国子民。”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遣使者立昌为赵王。

【译文】

三月,赵王刘彭祖去世。刘彭祖娶的是江都易王刘非的宠姬淖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淖子。当时淖姬的哥哥在皇宫中当宦官,汉武帝便召他询问:“淖子为人如何?”淖姬的哥哥回答说:“他为人欲望太多。”汉武帝说道:“欲望太多的人不适合当国君管理百姓。”又问武始侯刘昌的情况,淖姬的哥哥说:“刘昌既无过错,也没有什么值得赞扬的地方。”汉武帝说:“这样就可以了。”于是派使臣立刘昌为赵王。

【解析】

之前有几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领导问你话,你说的有没有道理,其实领导不在乎,领导在乎的是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以及你所说内容反映出的其他问题。
所以在那几篇文章中就提出,对于这种问题,除非你有十足把握掌握节奏。
否则,说不清楚不知道,讲执行标准、一切唯上,就是最好的办法。
这一段材料也是如此。
刘彭祖、刘非、淖姬这档子破事不是重点。
重点是,淖姬的儿子(淖子)是材料中这个被问话宦官的外甥。
彼时,刘彭祖去世,汉武帝需要在刘彭祖的儿子中选择一个继承赵王爵位。
咱们一般人思维,这个时候一定要多给和自己有关系的人说好话,为他谋利益。
但是,事情有这么简单吗?里面的水深着呢!

1.汉武帝的试探

刘彭祖的儿子有很多,可不止淖子一个人。
汉武帝问这个宦官,是真的想从他嘴巴里听淖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跳出这个问题来看,汉武帝对于各地诸侯王比较严苛,各种监视不少。
淖子作为刘鹏祖的儿子之一,自然信息情报不会少。
所以,在汉武帝有相关情报的基础上,问这个宦官的话,其大概率是在试探他会怎么做。
而这个试探动作,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如果宦官说的极为详细,说明他和外界联络频繁,是否存在消息传递,这个属于大忌。
其二,如果宦官玩命说好话,那么这个宦官就是屁股不正向着外面。

2.宦官自身利益

再来看看这个宦官本身,他的利益点有两个。
其一,为自己妹子、外甥获得利益,最后也能回馈到他自己。
其二,让自己在皇宫中混的更好。
但是,这两个利益如何平衡,却又很难把握。
如果说这个宦官的妹子、外甥即淖姬、淖子只是普通人家,这个十分好办。
关键是她们是藩王的亲属,这就身份极其敏感。

3.机变

所谓机变,其实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事件的发展,再结合利益来判断。
如果这个宦官费尽心思把淖子搞上了赵王位置,那么这个宦官在皇宫如何自处?
一者,皇宫中的宦官,还是赵王淖子亲戚,瓜田李下说不清道不明,容易为别人利用。
二者,不管是这个宦官有问题,还是赵王淖子有问题,彼此都会相互牵连到对方。
再结合之前提到的这个宦官利益的两点。
显然,把赵王淖子搞上去,看似利益很大,其实风险更大。

4.宦官回答的妙处

接下来看看这个宦官的回答。
为人多欲。
四个字,字面意思就是,淖子欲望很多,想要的多。
如果要说好坏,这个回答算是比较负面的。
这里就要看看这个宦官如此回答有什么作用。
其一,切割。
既然都如此说了,且不管是真是假在该为你外甥争取的时候,选择了拆台,就说明这个宦官没向着外甥,在立场上暂时可以相信。
其二,保存。
之前说这个宦官的连个利益点,现在这个宦官如此说。
淖子做赵王是别想了,但是做个侯爷还是可以的,其母淖姬也能安乐下半生。
至于这个宦官在皇宫中也能稳如泰山。
所以两个利益点虽然没有达到最大,却实现了最佳平衡。
其三,政治影响。
提这一点,就要说刘彭祖、刘非、淖姬这档子破事。
淖姬是刘非的宠妃,刘非死后,他儿子和淖姬搞在了一起,然后又嫁给了刘鹏祖。
这算是丑闻,如果让淖子成为赵王,淖姬就是赵王太后。
有这样经历的女人成为太后,太难听了。
虽然有王太后(汉武帝母亲)为前鉴,但是不是谁都能复制。
但是,这个宦官却不能如此说,因为这涉及到政治敏感问题。
即,事情是如此,大臣可以这么说,可是你这个宦官因为身处位置的特殊性,如果说了这样的话,极有可能会让汉武帝觉得这个宦官心思复杂、太聪明了。
任何上位者对于手下,尤其是身边贴身的,并不希望他们太聪明。
而这些手下为了求活求存,又不得不聪明,所以就需要大智若愚,聪明装作不聪明。
你也可以认为,做事可以聪明,但是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而这个宦官如此回答,就完美的避免了这个问题。
所以,别看这个宦官回答汉武帝就4个字。
细细琢磨,你会发现其实背后所涉及的东西真不少。
你可能会觉得我过度解读。
但是,以当时的环境情况,伴君如伴虎,宁可过分小心谨慎,也不能心怀侥幸。

【启发】

在这篇文章之前,也有一篇写关于领导问你对别人看法以及如何回答的文章。
在分析今天材料的时候,我想会不会和之前的文章重复分析。
后来细想,随着《资治通鉴》解读的深入,类似、甚至重复必然会有很多。
但是每个事件确有特殊性,站在多个维度角度去解读,能够看到的东西绝对是不一样的。
所以单从,这篇文章来看,最大的启发并不是当领导问对别人看法时你应该如何作答。
而是你作答的方式,必须有一个基准点。
即,你的利益点如何体现,你又如何去规避你在回答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单纯的告诉你怎么说,方法套路有很多,这是“术”的层面。
但是,核心的、底层规律的东西你学会了,你才能在具体实践中找到适合你自己情况的策略,这才是“道”的层面。

不奢求您的打赏,有个赞就够了!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