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邪气致病特点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里面把导致疾病的因素总共分为四类,即内因、外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和其他病因。
外因就是指我们平时听到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
内因就是我们的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相当于心理因素;
还有饮食、劳逸;病理产物就是痰饮、瘀血、结石等;其它的包括外伤、虫兽咬伤抓伤以及烧烫伤等等。
这里我着重说一下外感六淫。
什么是“淫气”?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淫”字。《汉书·大禹谟》中说“罔淫于乐”,后面的解释是“淫,过也。”《诗经·关雎序》中说“不淫其色”,注解为“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所以,”淫“应该理解为”过“。
其实我们看一下外感六淫的内容就知道,风寒暑湿燥火是四季当中的六种气候,本来应该是人们生活万物生长的条件,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说的那样: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就是靠着天地的各种气候和四季的法则来生存的。这些指的都是正常的气候,如果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比如春天应温反寒,秋季应凉反热),那么六气就转化成了对身体有害的六淫;还有一种情况:气候变化异常了,但是一般人都没有发病,但是对那些适应能力低的或者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就能够致病,那么这些对他们就是六淫
外感六淫致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和转化性。所谓外感性就是说这些外界的邪气多时从人的基表口鼻来侵犯人体从而导致发病的,比如外寒,天气冷了,寒气就是通过皮肤、口鼻一步步深入到经络脏腑的。
季节性是指外感六淫致病常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春季多风、夏季多暑、秋季多燥、冬季多寒。
地区性是指六淫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关系比较密切。比如西北高原地区天气寒冷干燥,人们就容易被寒邪、燥邪侵袭;西南地区气候多湿,人们就容易得湿病。
相兼性就是说外感六淫在侵袭人们的时候经常进行“合作“,比如暑邪就经常和”湿“夹在一起,所以才有”暑必兼湿“的说法;风邪也多夹杂着其他邪气,风寒、风热、风湿;燥邪和寒邪混在一起形成凉燥,和热邪混在一起形成温燥等等。
转化性就是指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比如风寒之邪可以转化为里热,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是偏热的或者感受邪气时间较久而没有祛除,结果邪气向里传变而导致的。《医宗金鉴》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这,何也?盖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胜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这就是说为什么两个人感受了同样的邪气却症状或者辩证不一样呢?因为感受了以后邪气会和人的体质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症状。比如湿邪,两个人一个体质偏寒,一个体质偏热,那前者就会出现寒湿症状,而后者体内就会有湿热之邪。
先说风邪,我们都知道风是由空气的对流形成的。所以风有“动”的特点。风邪的特点也是古今历代医家根据自然界的风的特点相互比较得来的,总的来说有四点。
首先,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轻扬开泄就是说风邪侵袭人体时容易让毛孔舒张开,这一点我们在吹风的时候都有感觉,很多人都说舒服的感觉就像是“全身毛孔像被风吹了似的”,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至于易袭阳位就更好理解了:什么地方容易有风?当然是高的地方了,没有跑到屋顶去避风的。高的地方就是阳位啊,低的地方是阴位。而背部也是阳位,腹为阴背为阳嘛。
还有一点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背部也容易被风邪侵袭:所有人在避风的时候都是背对着风,所以它机率也大啊。这也是因为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阳经循行经过,阳气相对较足的原因吧。
其次就是风邪善行而数变。就是说风邪致病常常导致发病部位不确定,在身上来回游走窜动,而且病情变化快。这都是和自然界风的特点相一致的。这些特点在风湿病人的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的关节疼痛常常是来回变动;还有风水水肿,常常是刚开始就眼睑肿,很快就蔓延到整个脸部,然后很快就会全身水肿。这个时候治疗就不光是消肿利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祛风!把风邪祛除之后病情就会变得稳定,治疗起来就争取了主动权。
再次就是风性主动。这一点主要是强调风邪致病时经常导致病人的肢体或者肌肉发生抽搐、不自主的颤动。比如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帕金森病人。还有那些面肌痉挛的人,前一天出去被冷风吹了,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刷牙时从嘴角漏水,开始是疼,这是寒邪的特点。然后发现回不自主的面肌抽动,这就是因为受风的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风为百病之长,这个长就是首长、头领的意思。就是说风邪致病比较广泛,它可以夹杂着其他几种邪气一起侵袭人体。《临证指南医案》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伤人,故曰百病之长”,所以古人甚至把风看作是外感致病的总称,就象《素问·骨空论》说的“风者,百病之始也”。
寒邪:寒就是寒冷的意思,寒邪就是指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寒冷寒凉的东西。所以在冬季气温比较低的时候以及淋雨、涉水、汗出吹风、贪凉露宿、过饮过食生冷食物都可以感受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点有三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这个应该这么理解:阴阳是相互对立的,寒邪是属阴,侵袭人体以后肯定先伤害和它相对立的阳气。阳气可以温养、温煦我们的身体,这就是为什么受寒了以后会感觉到怕冷了。因为我们的阳气受到伤害了,温煦功能弱了。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胜,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胜利,而是说在身体里占据了过胜的优势,就像两个党派一样,一个党派过于强大就会影响另一个的正常发展。
食滞中焦 肚胀呕吐
寒性凝滞,很好理解。一到冬天,河水就会结冰,冰就是凝固的水啊。而气血就是流淌在经脉里的“生命之水”,人体感受寒邪之后,气血也会在经脉里发生“凝结”,也就是经脉阻滞,然后就会产生疼痛等各种症状,因为“不通则痛”嘛。大家都知道,感冒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整个后背疼痛,为什么会这样?寒邪侵袭足太阳膀胱经,气血凝滞,太阳经的经气不通,所以会痛。所以《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性收引:这里说的收引就是收缩的意思,就像是热胀冷缩一样,经脉受到寒邪的侵袭也会发生收缩,气血也会发生收缩。人们在怕冷的时候总会缩蜷成一团。气血和经脉也是一样,它们都不是死的,都是可以自己作出一些自动的调节的。比如经脉受了寒气,就会感到屈伸不利索,这就是因为经脉收缩拘挛的缘故。
湿邪:这里说的湿邪和脾虚不能运化水湿造成水湿在体内停留虽然原因不一样,但是却相互影响的。居住环境潮湿,或者长期在水里工作,或者淋雨涉水都容易感受外来的湿邪。
湿邪的致病特点有: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首先说第一个特点。因为湿其实属性和水是一样的,水属于阴,所以湿也是阴。因为它是有形之邪,不像前面说的风和寒一样是抽象的,湿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它进入身体以后会侵入经络,从而会阻挡气在身体内的运行。因为五脏六腑中脾主生化气血和运输气血,而且就脾的特性而言,脾喜燥而恶湿(因为脾主官运化水湿,如果湿邪多了,就增加了脾的负担),一旦体内的湿气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脾功能受困,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腹泻、痢疾。又因为湿是阴邪,所以它必然会伤害它的对手阳气。正如清代大医叶天士所说“湿胜则阳微”。
湿性重浊:重就是困重、沉重;浊就是混浊。这是因为湿邪是阴邪、浊气。这在症状上表现的非常明显:湿邪侵袭肌表的时候人们会感觉浑身困重,四肢发沉无力,头像裹了一条湿毛巾一样。所以这里提醒一点:睡觉的时候最好要等头发干了以后再睡,要不然第二天很容易头疼,因为头上都是一些清窍,只能接受脾运输的清气,如果头发湿着就睡觉很容易让那些水湿侵袭头目,所以第二天就会头痛。湿邪困脾的时候经常会导致痢疾,大便脓血,这就是秽浊之气。所以这时候治疗都是以清利化湿、健脾利湿为原则。湿性粘滞是指感染了湿邪之后常常是病情缠绵难愈,比如湿邪导致的发烧,经常是时高时低,很长时间也降不到正常的体温,即使用西药的抗菌素、抗病毒药也不行;而且症状也经常出现粘滞不爽,前面我说了痢疾就是这种情况。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比较好理解:因为湿是水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比如湿邪导致的水肿,就是以下肢水肿较为明显。燥邪:燥就是干燥,是秋天的主气,这个我在人体四季保健那一章仔细谈过。燥邪的特点是: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我觉得这两个不难理解,干燥的气候最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就像天干的时候河水容易断流一样,燥邪侵袭人体以后也在加倍的消耗人体的“河流”,而津液就是我们身体的水分,就是我们的河流。所以感受燥邪的时候经常会口干舌燥,鼻咽干燥
, 燥易伤肺是因为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而燥邪最容易从人的口鼻侵袭,因为口鼻就像是一座城市的城门一样,有隙可乘。而且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这等于说它本来就害怕燥邪,所以燥邪救肯定会先找既怕它又有隙可乘的脏腑去“侵略”了。所以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或者痰粘难咯、大便干结(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受邪容易传给大肠,大肠津液损失当然会大便变干)等症状。
热(火)邪:热和火其实是一类,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一般认为是温→热→火的顺序。火热之邪致病的特点有以下五个: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火性炎上;热邪易生风动血;热邪易扰心神;热邪易致疮痈。
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火热属阳,所以一旦侵袭人体,肯定帮着和它属性一样的东西,就会打破原来的阴阳平衡,阳热偏盛就会消耗更多的阴液;另一方面,热邪进入身体以后会加速阴液向外的增发。人体的阴津好比是盛在锅里的水,自然蒸发很慢,但是一旦你再过下面加上火,那就会很快蒸发掉。所以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的时候除了会发热、怕热之外,还会觉得口渴、咽干、大便干燥,因为它让我们的身体缺水了。而气是依附在津液上面的,津液是气的载体,使运载工具,津液的蒸发时也会顺便带走一部分气,所以这个也会出现一些耗气的症状,比如乏力、懒言等。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壮火食气”,火大了,把气都给吃了,很形象。
说火性炎上是看着火的形状和性质来说的,大家都知道火势是向上的,没有说火苗是向下走的。所以火热之邪也是这样,它在身体内也是向上走的。所以我们可以看见那些上火的人脸红、耳鸣、牙疼、咽喉疼、头痛,很少听见人说:这两天上火了,脚疼“。
热邪容易生风动血是指火热之邪容易导致肝风内动和血热妄行的病症。其实这个时候的生风并不是热邪直接转化成风,而是热盛时容易导致肝阳亢奋,肝阳化风,引起肝风内动,出现抽搐、角弓反张(身体强制性的向后痉挛,整个脊柱就像反过来的弓一样,常为肝风内动导致,破伤风时也可见到),所以这时给这种内风起了个名字叫“热极生风“。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那么热邪侵袭身体以后,进入血内,就会导致血热,血行就会加速。这个时候气对血的控制力就会减弱,所以就会出现各种血热妄行或者出血的症状,比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等。
热邪易扰心神是指热邪经常扰乱心主神明的作用。我们知道心主管人的神志,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属于躁动的邪气,它就会很容易主动与和它五行相合的心联合。本来心火就需要下面肾水的滋润才会保持这种水火的平衡,这样才不会出现各种“心火上炎“的症状,结果外来的火热之邪加上之后,心火就会变得强大,肾水就失去了制约的能力,于是就会出现”心火上炎、心神妄动“的症状,比方说心烦意乱,睡眠不好,严重的还会出现狂躁不安。我们经常会见到发烧的人说胡话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热邪扰乱了心神,心神失控导致的。
热邪易致疮痈:这是说火热之邪侵袭人体之后,进入血内,然后可以聚集在一个地方,腐蚀血肉而发生红肿热痛的疮痈。早在《灵枢·痈疽》中就说“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素问·病机十九条》说”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医宗金鉴》说的更加直接,”痈毒原是火毒生“。
暑邪:暑邪是外感六淫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它只能出现在夏天,一般把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的火热之邪都称为暑邪。《素问·热论》说:“先夏至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当然这只是指热邪来说的。暑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外来的邪气,不能内生,这在六邪中是独有的。
暑邪的特点有: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
暑性炎热这一点好理解,因为暑邪本来就是夏季的火热之邪,因为它和其他时节的火热之邪相比还有其他的特点,所以才称为暑邪。而且就热度来说,暑邪比一般的热邪害要厉害,因为夏季是一年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这一点和前面说的热邪一样。夏天的时候温度比较高,人们的毛孔都基本上都处于舒张的状态,皮肤肌肉也都不紧张,所以津液比较容易通过毛孔以汗液的形式外泄出来。这样人体的津液就比较容易流失,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所以中暑的时候人们经常会感到口渴、四肢倦怠无力。这里所说的升散其实也应该和伤津耗气联系在一起理解,因为它是指感受暑邪之后的一种方向,不像是受寒那样凝结在里面,而是向外向上的,是发散的。
暑多兼湿,有很多医家都说是“暑必兼湿“,因为夏季的时候不光是温度高,而且多雨,也比较潮湿,而且热气蒸腾起来那些湿气,所以空气里其实是暑热加上湿气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夏季感冒或者中暑的人经常还能看见一些受湿的症状,比如头昏头重,像裹了条湿毛巾似的;还有胸闷、大便不爽等等。
以上就是外感六淫的致病特点和他们的好发时节,所以在每个季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都要作好准备,防止被它们侵袭,即使是受到侵袭也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去尽快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具体的内容和做法请参考前面我说的四季保健按摩。
文源:彩云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