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康·因谢晋导演引发的一件往事
有人说,现在要博眼球、赛流量,就得去傍明星、傍大师,这我倒没想法。
但我的这件往事,倒真的是因为著名的谢晋导演而引发的。谢晋导演已经去世13年了,但绍兴的许多文化人依然对他有着深深的怀念,因为谢导实在太富个性特色、太有人格魅力了。我的这件因谢导引发的往事,是1991年金秋时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的时候发生的。记得那一年谢导带着只有他能做到的庞大又豪华的演员、作家团队,先后在上虞、绍兴和杭州举行了一系列非常高光的活动,让人津津乐道,难以忘怀。咸亨酒店那幅谢导与李准合作的 “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的作品,应该也诞生于当时。鄙人那时正混迹于文化部门,有幸厕身其间。
当然,我认识谢导,谢导可不认识我。在跟随谢导参观秋瑾故居时,谢导在看到那幅“巾帼英雄 孙文题”的真迹(据说是)后,联系当时社会上不少人只知道孙中山而不晓得孙文的现象,非常感慨地叹息:国人不识国父名。这让我深有触动,事后我以此为题,写了一篇短短的杂文,大意是我们应该多读史,多学习,多珍惜,并在在《浙江日报》的“钱塘江”副刊上发了出来。谁知过了一段时间,我忽然接到《浙江日报》副刊编辑宋令俊先生的电话,问我“国人不识国父名”这话是不是真的是谢晋导演说的。
我在作了肯定的答复后,又把当时的情形说明了一下。宋令俊先生才告诉我:因为这篇小文章,有人在追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为什么称孙中山为“国父”?要查清出典和原因。他嘱我对此千万不要多说。这可让我颇有点吃惊,细一想,人家的指责似乎蛮有点“道理”,但愿不要因此而给人带来麻烦。谢导根本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写这么一篇短文,宋令俊先生我都没见过面,只是文字之交。大约谢导名声在外,影响很大,为人又好,所以,这事后来也没下文,平安过去。这事过去整整30年了。当时我还只是一个所谓的文学青年,一切都想得很简单。虽然经历过文革、清除精神污染等,但毕竟没有实际遭遇太大的波折。这件事对我也是一个警醒、教育。此后,我在写文章时也会对此有一点注意。而已。而这件事,确实是因谢导而引发的。
在此,谨向谢晋导演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