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奇谈之十八:纯阳之体和白日飞升
猴王从东海龙王那里抢到了金箍棒,意味着掌握了积蓄“元炁”的秘诀,从北海龙处拿到藕丝步云履,从西海龙王处得到锁子黄金甲,从南海龙王处获得凤翅紫金冠,穿戴整齐,焕然一新,意味着“元炁”充满全身,自此猴王获得了“纯阳之体”。
古人认为胎儿出生属于纯阴之体,随着年龄增长,阳气逐渐增加,到十六岁阳气充足,成为“纯阳之体”。《性命圭旨》中写道:“此时,纯阳既备,微阴未萌,精炁充实,如得师指,修炼性命,立可成功矣。”配合《易经》卦象,就是下面图中从子到巳的过程。
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情窦初开的时候,“欲情一动,元炁即泄”,就像过午的太阳一样,开始走下坡路,一步步迈向死亡了。
自打出“石胎”以后,猴王似乎对母猴子没有任何兴趣,也不考虑娶个浑家的问题,因此,现在有了“纯阳之体”,又不会有“元炁”泄露的顾虑。应该说,这个时候,猴王已经逐渐步入了“准仙人”的行列,具备了“飞升”的能力。
在修仙界,有“服食”和“飞升”两个名词。服食,是指服食丹药,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一阳初动的“元炁”;而飞升,在古人的描述中,似乎是在众目睽睽中像“竹蜻蜓”一样拔地而起,其实用脚趾头想一想这也是不可能的。“飞升”只不过是形容阳炁充足之后,人体出现的一种状态。
从“服食”到“飞升”,从一阳初动到纯阳之体,也是从“复卦”到“乾卦”的过程。这就是《性命圭旨》中“时照图”表达的意义。
从子到巳,在重新回到亥,这个循环就是道家所讲的“小周天”。其中,尾闾(子)、夹脊(卯)、玉枕(巳),称为“后三关”;明堂(未)、膻中(申)、神阙(戌),称为“前三关”。
猴王从龙宫回来,就把两个赤尻马猴封为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封为将军。赤尻马猴,红屁股的猴子,寓意尾闾;通背猿猴,一般写作通臂猿猴,但是作者在这里故意写作通背,寓意夹脊。
猴王把日常工作扔给四个老猴,整日里遨游四海,行乐千山,还结拜了六个兄弟,加上猴王一共七个。人体颈椎七节、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椎四节,合计四七二十八节,从尾闾到玉枕,正好和四个“七”相应,代表着阳气变化的过程。
具备了飞升的能力,也就有了上天的资格。虽说书中写道猴王上天是因为龙王和阎王在玉帝那里告了状,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猴王修成了纯阳之体。
猴王飞升是上到哪里去了?按照道教的说法,是上升到天界。道教为了对抗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天的宇宙观,构想大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天。我们不用管佛道两家之间的口舌官司,只需要明白,猴王修成纯阳之体,勾了生死簿上的名字,是超出了阴界和人界,进入了天界,寓意着从尾闾过夹脊,再越过玉枕,进入了人体的“天界”。
道教三十六天
佛教二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