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承业: 我要让孩子们——走得出大凉山,也回得来大凉山

初识罗承业是在今年杭州举办的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颁奖典礼上,他是所有获奖者里最年轻的一位。媒体见面会上,罗承业穿着彝族传统服饰,朴实诉说着自己扎根大山对教育长达16 年的坚守,没有高薪,负债办学,从最初的73 名学生,到如今将近1000 人的规模。

记者不禁好奇,是什么让这名来自大凉山的汉子坚守了这么多年,并且还创办了一所教学质量颇高的李子乡爱心小学。

国庆假期一结束,记者便从成都出发坐6 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西昌市,然后又转车来到礼州镇,走进爱心小学,再次见到罗承业……

罗承业:“这辈子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但我和陈校长的心愿都是给我们这里的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这里的孩子既走得出大凉山,也回得来大凉山。”

多舛的求学之路

罗承业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父亲是一名校长。但他却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小学四年级母亲去世,初一的时候父亲也离开了他,剩下两个哥哥相依为命。他能读完初中,靠的是政府每个月70元的补助。

初中毕业后,罗承业考进了四川省彝文学校。

在这里求学的第一年,家里卖掉了唯一的水牛给他交学费。后两年,家里已经完全没有办法供他上学。为了完成剩下的学业,罗承业向学校反映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赊着账读完了最后两年。毕业的时候因为欠着学费,罗承业没有拿到毕业证。

没有毕业证,就不能参加工作考试,家里又卖掉了房子和土地,总共8000元,这仅有的钱一部分偿还学费,一部分拿来还其他债务,正式步入社会的他身无分文。

对于为什么家里的哥哥那么支持他读书,罗承业想了想,“应该还是受我们父亲的影响吧。”从小到大,他们看着自己的父亲如何坚守在教育一线,这种家庭的润养在罗承业的哥哥中一直保留了下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虽然两位哥哥因为贫穷早早放弃了学业开始打工、务农,但他们都特别希望罗承业能继承父亲成为一个读书人。

2002年,罗承业回到自家所在村子的小学当起了代课老师,尽心尽责的他用一年的努力与汗水换来了学生平均成绩近30分的涨幅。但在这里,他每个月只有可怜的90元代课费,完全不够基本生活。罗承业内心纠结,他打算离开西昌到成都打工。

就在他动身离开的时候,走在乡村小路上的罗承业被很多学生和家长拦了下来,学生对他说:“罗老师,您留下来继续教我们,我们就读书,您不教了我们也就不读了,也出去打工。”家长们也恳求罗承业再多教一年。

看着大家希冀的眼神,罗承业选择了留下来。这一留,就是整整16年。

罗承业选择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在李子乡爱心小学留下来,这一留就是整整16年

艰难的办学之路

但是没过多久,这里的村小将要被撤并,孩子去中心校上课,路途遥远,必须翻山越岭还要过两条河,雨季的时候特别危险,时不时会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于是,同村刚毕业的陈晓莉找到了罗承业打算一起办一所学校,解决这里学生读书的问题。和罗承业一样,陈晓莉也是在教师家庭中长大。

说干就干,在2003年的7、8月,那个炎热的夏天,罗承业和陈晓莉两人山上山下地奔波,到每一个家庭问家长们愿不愿意将孩子让他们来教。当时二人的内心十分忐忑,但罗承业之前在村小积累下来的口碑与人气让学生家长都特别信任他们。

接下来又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经费如何解决。同村的一个村民将自家废弃的房屋借给他们做教室,李子乡爱心小学就在这么一个破旧的小房屋诞生了。

罗承业号召了一些村民帮忙翻修了房屋,他将自家的农具拆了做成课桌,又去工地上捡回废砖,抹上水泥搭成简易的板凳。就是这样简陋的条件,学校第一届学生居然达到了73名,分成了两个年级两个班来教学。

李子乡爱心小学最初的几间教室

到第二年,学生人数变成了85名,此后每年,人数都在增加。当学生越来越多时,罗承业和陈晓莉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罗承业首先贡献了自家的房子作为教室;然后采取“复式”教学方式,一个班级上课一个班级休息。在学校创办初期,罗承业承担了所有数学课,陈晓莉则包办了所有语文课。每到晚上,罗承业的嗓子基本说不出话,只能喝很热的水烫嗓子然后再喝冷水,这种方法对嗓子危害很大,如今他的声音都特别沙哑。

在办学的第四年,学校已经拥有5个班。但教学场地和师资力量的局限导致没有办法进行正常教学。罗承业聘请了一名专职教师分担教学任务,又跑到信用社贷了一万块钱,买了一块土地,修了三间教室。在教室的附近,罗承业还找了一块空地打算建操场供学生们玩耍和上体育课。没想到刚平整完土地,一场大雨导致的山体滑坡就将这里掩埋了。罗承业吓出一身冷汗,也就不敢带孩子们到那边玩耍,如今,这里却成为了学校开展环保教育的最佳场所。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看着学生完全没有活动场所,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于是一咬牙,罗承业和陈晓莉借朋友亲戚的工资卡去贷款,花了七万元买下如今校园所在的这片土地。在公益组织帮助下,修建了最早的三间土房作为教室。于是山上山下办学成为了李子乡爱心小学的一大特色,老师们也不得不上下跑,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只能带着学生坐在空地上上课。

一次偶然,一位爱心人士恰好看见了学生们在操场上课的场景,十分震惊,于是自己出资帮助学校又修建了三间教室。

如今看到的学校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起来的,从土房到砖石结构的房屋,从只有教室到如今有了专门的教师宿舍和学生食堂。

关于教师宿舍的修建,也有一个让罗承业感到后怕的事情。当时学校的老师还住在土房里,结果有一位怀孕的老师在晚上睡觉时被蜈蚣咬了。罗承业担心老师的安危,内心也十分愧疚,于是咬咬牙又去借了钱,搭建了教师宿舍。

现如今,学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罗承业仍然因为学校很多硬件设施不到位对孩子们感到愧疚,比如喝水的不方便,学生就餐时食堂坐不下,大多数人只能在操场上端着碗吃饭,图书馆很陈旧,书籍也不多……

到今年9月份开学,李子乡爱心小学已经有970名学生,还有一些外地的学生被家长送来想要就读,罗承业都婉拒了,因为学校实办学条件限制,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凉山地区很多都是山区,学校里的学生虽说归属同一个行政村但有可能路途相当遥远。采访时,一个孩子告诉记者他家离学校有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每天早上他要六点钟起床出发,晚上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面对这种情况,罗承业计划修建学生宿舍,让路途遥远的孩子们能够避免路上的奔波,也可以减少学生出现意外的概率,留守儿童、孤儿也可以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给他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罗承业说:“这里很多家庭因为父母没有文化水平,孩子回家了不会教育,以后如果能让部分学生寄宿到学校中,也算是我们弥补这些孩子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之中资金的来源,正是此次罗承业在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所获得的资金支持。

李子乡爱心小学是民办非盈利学校,全校都是彝族学生。每个学生一学期只象征性地收取200元钱,贫困生分文不取,这些不多的钱包括了学生的生活费和资料费(学费和书本费已经免除),而且还是老师们每个月微薄工资的主要来源。

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来到学校,罗承业尽量让他们和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关系,学校不去参与过多。在物资上,有公益基金或者爱心人士为学校捐图书、捐校服等等。如今学校已经能大概维持收支平衡,罗承业也不用担心再去借钱办学,心里一块大石头倒是落下了。

采访中记者问罗承业和陈晓莉,二人办学这么多年一共借了多少钱,他想了想说学校借钱投入差不多一百万吧。

学校如今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周边通过自主招聘而来的大中专毕业生组成,当地教育局出于帮扶的目的也会派公办教师来到李子乡爱心小学教学。其中一些老师来到学校工作一年,考上其他工作后就会离职。

罗承业说,“能坚持这么多年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和陈校长就觉得只要孩子们想读书我们就坚持,到最后和孩子们感情深了,就再也割舍不断这所学校。”

现如今,学校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罗承业仍然因为学校某些硬件设施的不到位对孩子们感到愧疚,比如喝水的不方便

勇于担当的教育之路

学校办学这么多年,课程设置从最初只有语文和数学,偶尔有那么一两节体育课,到现在基本已经能够达到公办学校有的课程李子乡爱心小学就会有。说到这,罗承业黝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但这里的老师都是包班制的,专业的美术、音乐老师很缺乏,只能由班上的其他老师兼任,对此罗承业也很无奈。

在罗承业和陈晓莉没有开始办学之前,这里很多已经14岁的孩子都没有读书,当把这些孩子纳入学校,罗承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没办法用汉语交流。为了转变这种现象,帮助学生走出大山,罗承业决定改变教学思路,让所有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暂时不学习彝语。从此以后,这里的学生汉语水平都相当不错,这也为他们将来参加工作与人交流打下了语言上的基础。

罗承业同时认为本民族的东西也不能丢,从四年级开始,有专门的彝语课,实行彝汉双语教学,由罗承业自己亲自上阵教学,他也希望到时候专门聘请有文化的彝语老师对学生进行授课。现在很多低年级段的学生,汉语水平已经超过了他们父辈。现在这里的老师,主要都是汉族老师,有少部分的彝族老师。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罗承业还发现一个现象,虽然这里的孩子都来自当地,成长在山野中,但对于很多动植物不了解、不熟悉甚至不认识。他陷入思考,大山的孩子不了解大山怎么能行。再加上当地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让孩子们学会保护生态极其重要。于是他提出了“绿色生命教育”。每当孩子们的自然课,老师们都会带着学生到山上去,认识植物,了解动物,接触真正的生命是怎样的。

每当有新生入学,罗承业总会带着他们去看曾经小操场的山体滑坡遗址,让孩子们去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措施是不是家园都会被泥石所淹没,这堂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课堂模式也开了当地教育的先河。

如今从李子乡爱心小学走出去的很多学生,成绩不错而且很懂事,知道读书的不易与重要,在很多初中,他们的成绩都能排到中上游,甚至不乏拔尖的学生。罗承业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从爱心小学毕业的学生已经有30多名参加工作,还有人考上了重点大学研究生,这对当地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大喜事。

李子乡爱心小学无意间还成为了全村人的大课堂,起到了教化人文的作用,这一点既在罗承业的意料之中,也在罗承业的意料之外。学校山下的新校址周围最初只有9户村民,现在以学校为中心的方圆数里已经有了好几百户人家。有家长专门把家从山上搬下来,只为离学校更近一点。

每当开家长会或者学校有什么重大活动,罗承业总是把能请来的家长全部请来,就如同开村上的大会一般。在会上,他和老师们会给当地的村民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宣传男女平等思想、卫生防疫要点、当下时政要闻等等,因为老一辈很多人没读书不认识字,只能靠着这样的形式让他们去学习了解新鲜事物。

罗承业说:“我这也是为了尽量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家庭、社会成长环境。一个孩子的成长,学校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剩下的有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如果我们整个村子都很愚昧落后、很多家庭都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孩子能在学业上坚持多久呢?”

如今,村民们已经将学校视为一个很重要的集会场所,他们在重大的节假日,比如国庆节、火把节,都会来到学校参加体育比赛,一起载歌载舞等等。

王安石曾在《明州慈溪县学记》里写道:“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罗承业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教育的热爱,其中也包含着对于家乡的热爱和一个大山汉子对于责任最好的诠释。

刚开始办学时,尽管条件简陋,依然有73名学生选择跟随罗承业。到今年9月份开学,李子乡爱心小学已经有970名学生

后记

对于此次获得“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肯定,罗承业认为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习的机会。他说,“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我一直没有教师资格证。但是这次获奖让我能和全国很多优秀的校长、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打开自己的视野。”

10月15号,罗承业和其他获奖校长在马云公益基金的安排下赶赴美国,参观学习美国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

罗承业笑着对记者说道:“我如今在各种‘偷师学艺’,其他一些获奖的乡村校长,他们的办学经验我都会去好好思考看哪些能移植到我们学校来。以前我们属于野路子,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那么多现成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阅读课程化就是从其他获奖校长那里学来的,让孩子浸润在书本中,养成看书的习惯,而不是放学后去打架、看电视。

如今,一些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陆陆续续回到这里工作,他们之中,有的打算长期呆在这里,也有的只是将这里作为一个中转站,将来有好的发展机会再离开。对此,罗承业看得很开,他说,“这些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重要,能留下当然好,没留下来的,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肯定希望他们有好的前程。只要是正道,我都支持。”

最后,罗承业说:“这辈子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但我和陈校长的心愿都是给我们这里的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这里的孩子既走得出大凉山,也回得来大凉山。”

罗承业(右一)在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颁奖典礼上

新教育家

报道新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

微店地址:

(0)

相关推荐

  • 新青年公益:促成改变不是少数人做很多,而是人人都做一点

    年少时选择新闻专业,很大的原因是希望能以新闻人的社会角色去促成一些改变.从业十年,也曾踌躇满志,也曾无力无法释怀,直到后来承认自己不是英雄,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力所能及处可以帮到他人,便是对自己的安慰. ...

  • 2021年4月17日至23日一周爱心工作总结

    又是一周,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今天也代表学校参加了在赵镇一小举行的世界读书日活动.阅读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多读好书,能够带来智慧的启迪.我在学校也在努力推广师生阅读活 ...

  • 大凉山纪行(13)

    <大凉山纪行十三> 17年12月1日 章为民 一天闲散 饭后的闲适: 回家的笃定: 放假的轻松: 花开的欢喜: 风吹的自由: ...... 昨晚,与女儿在矿山小学重新碰面后,心里起这种感觉 ...

  • 宜兴这所学校真的不一样,18年了!

    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667天 宜兴的这所学校,有一位八十岁老人一直守着,他们也培养得出来无锡地区英语比赛的第一名! 这所学校,因为很多企业家和好心人,让这些跟随父母流动到宜兴的孩子,感受到有人在关 ...

  • 2020年3月6日至3月13日一周爱心工作总结

    今天是周五,虽然没有学生在学校上课,但我仍然得上班. 今天的任务是保持校园清洁卫生,来到学校就把学校大致打扫一遍.劳动,让人感觉到踏实,获得了热量.老是在家,脂肪堆积,让人越来越胖,还是只有动起来,才 ...

  • 2019年1月12日至18日爱心工作总结

    今天就是本学期最后一天,学校也开了学生的表彰会,表彰每个班优秀的学生,又新党委政府给优秀学生进行了奖励.感谢又新党委政府对教育的支持与鼓励. 我们也召开了教师总结会,通报了这一学期大家取得的成绩,又新 ...

  • “麻雀乡村小学”,另一种希望

    昨天,我跟着几个慈善机构,义工组织到了一个山区乡村小学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实地近距离的感受了一下传说中的"麻雀村小". "麻雀村小"顾名思义,就是那种办学规模较 ...

  • 2021年9月25日至10月1日一周爱心工作总结

    今天周五,恰好10月1日,国庆节,首先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我的朋友们节日快乐,健康如意. 本周汇聚爱心3000余元,支出情况如下:给又新学校七年级2个学生九月资助600元,到凉山布拖县拖觉 ...

  • 孩子们狂奔追车,这一幕太戳了!

    "老师,再见!" "再见,不准哭!" 近日,四川凉山 一段支教老师重返学校 离别时学生们纷纷追车的视频 打动了许多网友 而这位老师前来支教的原因 也让大家动容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长征第一山――云石山​II罗承连(江西省)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罗承连(江西省) 若笠一灵山,苍茫紫气蔓. 周峰皆壁仞,幽洞至庵沿. 屋近毛张恋, ...

  • 罗承谈道之治病之“本”

    各位同道,大家好,贫道正一道六十六代罗承.继续罗承谈道,今天主要讲的是治病之"本". 什么是"本"?治病为什么要求"本"?怎样求" ...

  • 余承业

    余承业 - 明代嘉靖进士,刑部主事,云南按察司佥事.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余承业,字懋贤,号草池,蒙古族,四川青神人,生于明弘治已未年(公元1499年)四月二十六日申时,卒于万历甲戌年(1574年) ...

  • 袁承业《茅山志》石印版,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袁承业<茅山志>"淘西别墅"版, 被江苏省图书馆收藏! <茅山志>石印版, 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4月22日上午,根据热心网友提供的线索,兴化文史专家郭保康 ...

  •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一生的格言.但当我们再次提起他时,却被永远地定格在2018年1月9日这一天. 2018年1月9日,袁承业院士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美丽 ...

  • 唐武周卢承业夫人李灌顶墓志铭,原刻,唐光...

    唐武周卢承业夫人李灌顶墓志铭,原刻,唐光宅元年.民國拓本.拓片大小:65.4*64.82厘米.宣纸原色原大仿真.

  • 中国当代书法爱好者——刘承业

    刘承业,我是一名老水兵,.后下海经商至今.从小喜欢书法,对草书情有独钟. 2020年获得"艺巡中华·盛世华诞杯"全国书画大赛书法组特等奖. 作品欣赏:

  • 罗大伦:你的孩子为什么只吃肉不吃菜?

    罗大伦 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l ...

  • 罗大伦:以德报怨的孩子真强大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11.以德报怨的孩子真强大 宽恕是由慈悲心生出来的,当你真正能做到宽恕对方,甚至宽恕敌人的时候,心里会特别的安宁. 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