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世清影雕《红楼梦》(106)谁解其中味
10月11日~15日
在雕地板的同时,也对其他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是初雕,各个方面缺乏经验,特别是层次质感光度方面的问题,始终有些困惑?先雕表层面,再雕中层面,后雕底层面。只有对这些小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清楚后,才能不犯之低级之错。对今后雕件画面起到甄别能力完善提高。
10月16日
雕两根高大立柱,这立柱是故事分界线,也是高屋支撑所需,在立柱上刻了一副对联,因画面所需。部分对联字只能去。字迹是参照王羲之字帖的单字合并成文句,用复写纸办法印上去雕刻,柱子是圆形,这样弧度的光感是与平面是有较大的区别,中间高光点逐步向弱光延伸。复线之轻移点来雕。不能随意。加之文字略带弧线,否则柱子的圆就表现不出来。完全雕出后,效果是理想的。王体字的飘逸与质感美不胜收。为正版故事图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甚是高兴!
10月17日
经过一百多天的雕刻,将宝黛初会故事雕完。在雕下个故事同时,对前面画面如发现小问题时,及时补雕。第三个故事内容:王熙凤、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及随从丫环几个碰面聊天故事,原著中也未详细介绍,四人碰面笔述,我觉得四人是整个红楼梦中里的关键人物,很对故事都离不开四人中之一人,她他们之间的微妙变化把整部红楼梦演绎成一部宏观巨著。除黛玉之外,曹雪芹对他人作了详细的介绍留下黛玉的面容不写,给整部巨著留下难以猜测的憾事。令多少研究红学的学者终身不解。为什么?为什么?谁解其中味!!!
在通过三个多月的雕刻,技艺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时间的启迪。也是付出的收获!在第三个故事开雕之前,自己的总结是给后面雕刻找准方向,思维概念和对原著理解加深,后面还有更难的问题会时时出现,要从多元方面认识故事,从各参考素材,特别是以孙温大师的工笔画中寻找脊髓。他的画是第一人将红楼梦有文字转化为画册。也是理解红楼梦的先驱。他的画是清代最早的红楼梦版本。特别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了解当时社会层面。他对红楼梦的人物刻画细腻,画技高超。给后辈留下了与红楼梦并驾齐驱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