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鬼才导演,了解下? | 铭导演(1)
欧格斯·兰斯莫斯(1973.05.27- ),希腊雅典的导演。
小众到豆瓣对他的介绍只有这几个字……
《狗牙》(2009)
这部电影引用一下政治学家刘瑜在《观念的水位》里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词包括大海、高速公路、远足旅行……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当你累了,你可以说,我要坐在大海上休息。高速公路是一阵强烈的风。远足旅行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
这是电影《狗牙》的开场白,《狗牙》是2009年的一部希腊电影。这个电影说的可不是现代诗歌的创作,它讲的是一个奇特的封闭家庭,但这个家庭有着极权主义的全部秘密。
父母用高墙把房子给围了起来。
他们反复告诉三个已近成年的孩子,高墙外面的世界凶险残暴,只有高墙里才安全幸福。他们还告诉孩子,只有开车才能出门,而要学习开车,必须等到他们的“狗牙”掉落。他们家没有网络报纸,没有电视广播,没有任何关于外界的信息。
孩子们在安静的房子里日复一日地玩着单调的游戏,当一只野猫闯入庭院,儿子毫不犹豫地杀死了这个不速之客,父亲夸他干得漂亮:“猫,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动物,专门以吃人为生。”
在这个父亲的治理术中,有暴力——孩子们经常挨打挨骂;有洗脑——录音机播放的永远是“爱家主义”宣传;有贿赂——父亲给孩子们买好吃好玩的,甚至定期给儿子送来性伙伴预防他逃跑……
总之,父亲实施的是“教科书式”的极权统治。在这个统治模式里,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对语言的改造。
大海是多么危险的事物。它蔚蓝,辽阔,深不可测,唤起孩子们的憧憬,简直是亚当夏娃面前的那只苹果。而沙发多么安全舒适,它上面只能坐着昏昏沉沉的屁股。于是大海被定义成皮质沙发。当所有深不可测的都被定义成安全舒适的,神奇的都被定义成平淡的,飞驰的被定义成呆滞的,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成了一个“脱敏”的世界。儿子从妓女那听说一个新词“鬼”,他问,“什么是鬼”,妈妈面无表情地说,鬼是一种很小的黄色的花。”
这种极端环境的设定在兰斯莫斯之后的作品《龙虾》中也再一次使用,诡异的基调氛围则成了他影片的风格。对人性在特殊环境下的反应的探讨成了他之后多部作品的主题。
《阿尔卑斯》(2011)
这部讲述了一个特别的组织——“阿尔卑斯”,组织成员通过扮演死者来减轻求助者失去亲朋好友的痛苦。他们的工作就好比是在“演戏”,而女主却因为“假戏真做”被驱逐。
本应该填补他人的情感空缺,却因为自身的缺乏安全感、存在感而在工作中过度的谋求他人的感情,甚至在家里渴望和父亲发生性关系以证明父亲对自己的爱。
当自身的感情储备不足以供给感情输出时,只好通过贪婪的索取来填补空缺。
兰斯莫斯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极其冷漠,女主最后近乎癫狂的状态也因为镜头的平实和其他演员的冷漠显得尤为怪异。
这部在用色上比《狗牙》要丰富一些,比起《狗牙》大量的极简纯色,这部的场景设定更贴近生活。不过用的大部分是低饱和度的颜色,使影片基调显得沉闷没有生机活力,尽管是一个帮助他人缓解悲伤的组织,却很难看到热烈的温情。
《龙虾》(2015)
当酒店中的情侣们面对着“自己死or伴侣死”的选择时,他们口中的“爱情”变得虚伪和自私。而在本不该产生爱情的森林中长出的萌芽更能长成苍天大树。
“我爱你”不是因为爱你我才能得救,而是因为爱你我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你是我的归宿,失去你我便失去了存活的意义。(第一次短片作业模仿的就是这部电影的片段)
《圣鹿之死》(2017)
讲述一个男孩为父复仇的故事,假装靠近仇人与仇人亲近,再将其至死。所谓“同态复仇”。至死的方式是让仇人的妻儿全身无力,毫无食欲,卧病在床,接着七窍流血至死,并且没有医生能够治疗,也找不到任何病因。
这部是十八世纪早期大不列颠王国的女王——安妮的传记电影。讲述了女王安妮和青梅足马的女爵之间不为人知的同性恋秘密,以及女仆陷害女爵上位的宫斗故事。
相比上一年的传记电影《至暗时刻》,个人觉得《宠儿》优秀的多,无论是故事本身、场景的还原还是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宠儿》都更具吸引力。(毕竟公众人物的的丑闻比他们的成就本身就更具热议)
兰斯莫斯很喜欢用黑色幽默和反乌托邦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主题多为对人性的思考。他的影片带有着北欧的极简冷淡(虽然他不是北欧的)。喜欢他的特别喜欢他,不喜欢他的会觉得他拍的东西简直有病。我属于前者。
原创:单廿(感谢)
校正:慢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