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群守陵人,延续千年留下了这门手艺,每到夜晚都会……
灯笼,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装饰物。在提倡环保,烟花炮竹禁止燃放的今天,灯笼的存在让过年的味道可以找到宣泄口,得以充分地展现和表达。
西安城的年味儿同样需要装点。在西安,过年期间的马路两旁都会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告诉来往的每个西安人,过年了!而你知道西安街头的这些灯笼,都来自哪里吗?
西安的汉宣帝陵边,住着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是守陵人的后人,复姓呼延。古时一些盗墓贼时常窥觑宣帝陵,村里人就开始学习制作灯笼来夜巡。这个村庄就是千年古村落,三兆村。这里有着传承2000多年的老手艺,做灯笼。
汉宣帝陵|网络图
最初,三兆村守陵人夜晚用的是油碗灯,由于容易被风吹灭。需要灯罩保护,就开始制作灯笼了。
油碗灯|网络图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市面上90%以上的宫灯、造型灯,都出自这个村。过年期间的三兆村才最热闹,不等进村,这村口贩卖的各式灯笼都足够观赏。
▲ 村口处摆放着售卖的灯笼
▲ 村口处摆放着售卖的灯笼
古老的村子,有着古老的手艺,当然也会藏着稀缺的手艺人。春节之前,三兆村村民呼延振元家里如往年一般,手工制作了大量的灯笼。呼延振元老先生并不担心这些灯笼的去处,因为每年都会卖个精光。有的灯笼就会被挂在我们西安城的大街小巷,照亮每个西安人过年期间回家的路。
▲ 西安三兆村老手艺人:呼延振元
“以前整个村的人都在做灯,现在也就只有十来户”
-------------
从汉代开始做灯笼的三兆村,到现在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像呼延振元老师傅这样坚持做灯笼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 条件简陋的室内,呼延老先生仔细的挂着灯笼
呼延振元老师傅的儿媳说“以前整个村的人都在做灯,现在也就只有十来户”继续做灯笼的十几户人家也不再靠做传统红灯笼挣钱,而是在年前接一些单位的新春灯组。
新春灯会|网络图
如今,随着老一辈手工灯笼制作人慢慢老去,手扎工艺灯笼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钢丝和绸子制作的灯笼,即便再紧跟市场需求,“灯笼村”也不复往日的辉煌,西安灯会和市面上销售的花灯大多已被外省商家占据。
三兆村的灯笼店|西部网
从竹子到钢筋,“传统的手艺并没有失传”
-------------
对于三兆村制作灯笼的手艺人来说,春节除了家人团聚就是关于灯笼的记忆,春节期间灯笼的需求量大,焊接、绕电线、上灯泡、抹胶水、贴绸布,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 呼延师傅家门外的棚子里,正在加工的彩灯
呼延振元老师傅从7岁起就开始跟着母亲做纸灯了,做了大概有60多年的灯笼了。随着时代发展,虽然灯笼的花样和做法不断更替,但在他眼里“传统的手艺并没有失传”。
传统手扎灯笼|网络图
不管是以前的纸,还是现在的布,一定要把材质掌握精。“用纸就要把纸挖透,比如纸的湿度,这些都很关键。”呼延振元老师傅说他自己做灯,也是紧跟时代,讲究创新。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在之前基础上创新。
呼延师傅家现在做灯,大都是年轻人在做,自己只负责检查。解图、绘图、焊接、裱糊……每个步骤都是一门艺术。坏的灯直接拆掉,重新做,不能砸了自家的牌子。
▲ 制作棚下的工作人员
呼延师傅家的灯笼店叫做“唐都巨型精品宫灯厂”,为了紧跟时代,呼延师傅还做了网站用来售灯。60多年的制灯经验让呼延师傅做出来的灯,灯面光滑,灯轴处也没有任何褶皱。
“有个心愿,就是能办一场自己的灯展”
-------------
呼延师傅一直想自己也能办一场属于自己的灯展,可是想了几十年都没有实现。
呼延师傅在西安算是个做灯名人,很多媒体都前来报道过他,也有的书上专门写过他。呼延师傅想办灯展,也是想让更多喜欢他作品的人看到他的手艺。也是对于这门手艺的传承。
▲ 他还将别人对他的描写做成自家的海报
对于灯展,呼延师傅说“普遍的十二生肖不是我的理想做法,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做出一套故事来,中国厉史故事有那么多,做出来肯定好看。”但由于缺乏场地等问题呼延师傅的灯展梦,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实现。
▲ 简陋的制作空间
▲ 家人生活的地方,也堆满了灯笼
陕西人其实是最讲究灯笼的使用的,在陕西,姑娘结婚都要送上几对灯笼。西安的这群老手艺人,见证着西安灯笼市场的起起落落。三兆村的灯笼制作也因为老手艺人的坚守,而显得更加珍贵。
发现老西安
✎ 西安城里竟有个尼姑寺,藏在闹市千年,这样的古寺你还知道几个?
✎ 西安南郊这条老街要火了,媲美回民街,秒杀洒金桥,除了美食竟还……
生活在西安
✎ 西安凌晨2点的儿童医院里,除了排队看病!还有这一幕...
✎ 这几天西安夜晚美得不像人间!一年只能见一次,都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