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均佚文《沈三白与石琢堂》识略

“浮学”研究先驱者拾遗(之一)上

——叶德均佚文《沈三白与石琢堂》识略

真是喜从天降,春节前我意外地收到朋友的一个“超级大礼包”(电子邮件),其珍贵程度难于言说,内容之一就是叶德均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发表的两篇研究《浮生六记》的文章:《沈三白与石琢堂》,《再谈沈三白》。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叶氏的这两篇轶文,分别刊登在1944年《古今》杂志第39和40期上面,由博友剑锋冷然(张一民)道兄发现并提供,功德无量!当我急切而又贪婪地读完之后,不禁为之深深折服,且悲从中来——原先以为的当今某些文人或学者之流在《浮生六记》研究领域所谓的“新观点”、“新成就”,根本就不值得炫耀;因为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叶德均早在六十多年之前就已经发表过了(真为这些学术界的“啃老族”脸红)。是年叶氏仅33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继俞平伯、林语堂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浮生六记》研究家、沈三白资料开拓者,成就卓著,功不可没。是学术界的骄子,是“浮学”研究领域内一座当之无愧的丰碑!

同样深感遗憾的是,2005年由王人恩、谢志煌所撰《浮生六记》百年研究述评,这篇洋洋洒洒的宏文,在叙述“浮”学研究初盛期(1874-1949)时,并无只字提及叶德均和汪正禾(对于汪氏的“浮学”研究成果,拟另文再谈)。该文徵引“参考文献”以百计,唯独漏了叶、汪二位“开山”大师,实在粗疏的可以!本文将还历史以真相!!

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叶德均先生这两篇埋没已久的佚文刊登出来,让瑰宝重见光明,以饷同好。亦略可告慰泉下先贤之英灵也!

沈三白与石琢堂 (叶德均)

沈三白《浮生六记》一书中时常说到石琢堂(韫玉),《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两卷中涉及尤多。记愁中一则云:

“琢堂名韫玉,字执如,琢堂其号也,与余为总角交,乾隆庚戌殿元,出为四川重庆守,白莲教之乱,三年戎马极著劳绩。及归,相见甚欢。”

按石琢堂吴县人,与沈三白同里。《浮生六记》首云:“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癸未是乾隆二十八年。石氏《独学庐全稿》后附有吴谦《独学老人年谱》,记琢堂生年为乾隆二十一年丙丁,比沈氏大七岁,二人年龄相差不远,“总角交”云云,似非夸诞之言。查《年谱》石氏于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以一甲一名成进士,壬子(1792)充福建正考官,旋视学湖南,嘉庆三年戊午(1798)授四川遗缺知府,四年己未补授重庆知府兼护川东道。《年谱》记十年乙丑云:“闰六月到家,七月三十日葬蒋淑人于西碛山祖茔之西,…九月纳姬陈氏,携家之四川。”《坎坷记愁》云:“乙丑七月,琢堂始自都门回籍。…旋于重九日,絜眷重赴四川重庆之任,邀余同往。”又《浪游记快》云:“是年九月,余从石琢堂殿撰赴四川重庆府之任。”查回里日期与《年谱》不合,疑是沈氏所记有误。由这年九月起至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二月止,沈三白即随石氏历游荆州、潼关、济南等处,正式做他的幕僚了。

(小识:叶氏以《独学老人年谱》与《浮生六记》对照,发现“查回里日期与《年谱》不合,疑是沈氏所记有误。”眼光独到,见人所未见,且扩大了人们阅读《浮生六记》的视野。佩服!)

沈三白做石琢堂的幕友虽在嘉庆十年乙丑,但造意却在一年以前。嘉庆八年沈妻陈芸(淑珍)在扬州死后,次年其父稼夫又下世,三白奔丧回里,遭家庭的白眼,颇有遁世之意。后经友辈的劝告,才徙居佛寺,静侯石氏回里。《坎坷记愁》记此事云:

“青君正劝阻间,友人夏南熏字淡安、夏逢泰字揖山,两昆季寻踪而至,抗声谏余曰:'家庭若此,固堪动忿;但足下父死而母尚存,妻丧而子未立,乃竞飘然出世,于心安乎?’余曰:'然则如之何?’淡安曰:'奉屈暂居寒舍。闻石琢堂殿撰有告假回籍之信,盍俟其归而往谒之,其必有以位置君也。’…余诺之。”这是嘉庆九年春夏间事,石氏回籍的前一年。三白原意是随石氏赴重庆任,但抵荆州时已得石氏陞调的消息,遂止于荆州。《坎坷记愁》云“逢森送余至半途,忽泪落不已,因嘱勿送而返。舟出京口,琢堂有旧交王惕夫孝廉在淮扬盐署,绕道往晤,余与偕往,又得一顾芸娘之墓。返舟由长江溯流而上,一路游览名胜,至湖北之荆州,得陞潼关观察之信,遂留余与其嗣君敦夫眷属等,暂寓荆州,琢堂轻骑减从至重庆度岁,遂由成都历栈道之任。”又《浪游记快》云:

“是年仲冬抵荆州。琢堂得陞潼关观察之信,留余荆州。余以未得见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荆州。居刘氏废园,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是年大除,雪后极寒。献岁发春,无贺年之扰。日惟燃纸炮、放纸鸢、扎纸灯以为乐。”《石氏年谱》亦云:

“是年十月,公行次荆州,闻陞陕西潼商道之信,川中有经手事件,留家属于荆州,单骑入蜀。”

次年四月石氏方由四川经栈道之潼关任,二月沈氏也由荆州赴陕西;而七月石氏又调山东按察使。《浪游记快》云:

“既而风传花信,雨濯春尘。琢堂诸姬携其少女幼子顺川流而下。敦夫乃重整行装,合帮而走。由樊城登陆,直赴潼关。”又《坎坷记愁》云:

“丙寅二月,川眷始由水路往,至樊城登陆途长费钜,车众人多,毙马折轮,备尝辛苦。抵潼关甫三月,琢堂又陞山左廉访;清风两袖眷属不能偕行,暂借潼川书院作寓。十月杪始支山左廉俸,专人接眷,附有青君之书;骇悉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始忆前之送余堕泪者盖父子永诀也。呜呼!芸仅一子不能延其嗣续耶!琢堂闻之,亦为之浩叹,赠余一妾,重入春梦,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沈氏于《浪游记快》又记在潼关云: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就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十月初,琢堂自山东专人来接眷属,遂出潼关,由河南入鲁。”

又明年丁卯,三白就他馆,石氏也降官。《浪游记快》末云:“明年二月,余就馆莱阳。至丁卯秋,琢堂降官翰林,余亦入都。”

从嘉庆十年九月到十二年二月十八个月中,沈氏历经湖北、河南、陕西、山东四省,除掉舟车跋涉和伴石氏眷属以外,只有十一年在潼关的三个月和在济南的四五月是参与石氏之幕的;其中虽然因石氏宦迹迁徙无常,但他在石氏幕中似非重要人物,从石氏两次先行赴任都留他与眷作伴,可以看出。石琢堂在十二年秋始离山东按察使之任,而沈三白在这年二月便就馆莱阳,更可看出不是石氏幕友中的主要脚色,虽然二人的友谊颇为密切。

(小识:叶氏目光如炬、思维敏锐,能从繁复热闹的文字背后洞察出人情炎凉的实质来,所谓“总角交”云云的沈三白,其实“但他在石氏幕中似非重要人物,从石氏两次先行赴任都留他与眷作伴,可以看出。石琢堂在十二年秋始离山东按察使之任,而沈三白在这年二月便就馆莱阳,更可看出不是石氏幕友中的主要脚色,虽然二人的友谊颇为密切。”真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石琢堂的近二十厚册的《独学庐全稿》,记载少时友辈的文字颇多,而涉及沈三白之处独少。如戏曲作家沈起凤,散曲作者沈清瑞,都是石氏早年碧桃诗社的社友,全稿中有沈氏“四种传奇序”(余稿),苏门六子诗沈起凤“薲渔”一首(初稿卷一《云留旧草》),题沈桐威“灯谜遗草”诗(四稿卷一《池上集·二》)等,而沈起凤《古香林传奇四种》也由石氏任劂剞而成。至沈清瑞,全稿中也有沈芷生“词集序”等文。而关于沈三白的仅有几首“题画”的诗词。其一见《独学庐三稿卷三·晚香楼集(三)》,“题沈三白《琉球观海图》诗”:

中山瀛海外,使者赋皇华;亦有乘风客,相从贯月楂。

鲛宫依佛宇,龙节出天家;万里波涛壮,归来助笔花。

按石氏原诗是编年体,此卷所录乃庚午之作,时已致仕回籍。按庚午为嘉庆十五年,距沈三白作幕山东时仅有三年。这时沈氏既回苏州又作《观海图》,则渡海赴琉球的年月,也当在这三年中。惜《浮生六记》原书已缺《中山记历》一卷,无从对照;但从这诗能约略推沈氏渡海的年代,已属难能可贵了。再据诗中“使者赋皇华”一语看来,似沈三白随朝使渡海到琉球的;《独学庐全稿》附有散曲集《花间乐府》一卷,中有《送齐北瀛编修册封琉球》北新水令一套,或者沈氏便是作齐北瀛的幕友随员之类而去,也未可知。

(小识:沈三白随使赴琉球事,此前学者多从嘉庆四年随赵文楷说,皆所据此《观海图》诗也。而叶氏独能考证出“按庚午为嘉庆十五年,距沈三白作幕山东时仅有三年。这时沈氏既回苏州又作《观海图》,则渡海赴琉球的年月,也当在这三年中。”并进一步推断“或者沈氏便是作齐北瀛的幕友随员之类而去,也未可知。”事实证明叶氏的判断完全正确,慧眼独具!以斑窥豹,考证功夫着实了得!)

《独学庐全稿》后附有《微波词》一卷,中有《题沈三白画》二首;一是《洞仙歌·题沈三白夫妇“载花归去月儿高画卷,时其妇已下世矣》:

春光一轲,趁江流如箭,料想仙源路非远。问刘纲佳耦暂谪凡尘,消受过几度花明月艳!比肩人已杳,蕉萃崔郎,犹对夭桃旧时面。不用水沉香,百种芳华早熏得真真活现;倘环佩珊珊夜深归,算只有嫦娥当年曾见。

《微波词》不注作词年代,不知作于何年;据“时其妇已下世矣”话看来,最早当作于嘉庆十年石琢堂回籍时,迟或至沈氏入幕之后。又这图是沈三白自画或他人所绘,亦不可知。《闲情记趣》曾记:“杨补凡为余夫妇写载花小影,神情确肖”。或即是此画卷。

别一首是《疏影·为沈三白题“梅影图”》:

最伤心处是瑶台圮后,芳华无主,不见婵娟绘影生绡,翻出拈魂新谱。罗浮梦远寻难到,空听尽啁啾翠羽,夜深纸帐清寒,化作缟云飞去。从此粉侯憔悴,看亭亭瘦影,相对凝伫,留得春光常在枝头。人寿那能如许!二分明月,红桥侧有葬玉一坏黄土。想幽香已殉琼花,不与蘼芜同影。

词中有为沈氏悼亡意,亦当作于陈芸死后。这首在卷中列于《洞仙歌》后,似为同时或稍后之作。

此外石氏又曾为沈氏所藏《月下老人图》作赞,《闺房记乐》云:

“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时有苕溪戚柳隄名遵,善写人物,倩绘一像,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姻缘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此戚君得意笔也。友人石琢堂为题赞语于首,悬之内室。每逢朔望,余夫妇必焚香拜祷。后因家庭多故,此画竞失所在,不知落在谁家矣。”而《独学庐全稿》未收此赞,不知何故。

(小识:叶氏此处有遗,石琢堂《独学庐全集》《独学庐初稿》卷三有《月下老人赞》词。详见汪正禾《关于浮生六记》四:“月下老人”条。)

以上三个画卷除《载花图》以外,其余两幅似均为沈氏所自绘,《浮生六记》中叙述自己学画,卖画之处颇多。《闲情记趣》云:“时有杨补凡名昌绪,善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工山水;王星澜名岩,工花卉翎毛,爱萧爽楼幽雅,皆携画具来。余则从之学画。”《坎坷记愁》云:“余连年无馆,设一书画铺于家门之内。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焦劳困苦,竭蹶时形。”又云:“复至扬州,卖画度日。”《浪游记快》云:“余曾为介石画《幞山风木图》十二册。”记得邓之诚《骨董琐记》中也曾说及沈三白的画,并亲眼见过,未知即石琢堂所题的几幅否?客中无书,不及引证。

(小识:叶氏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古今》第39期。查《古今》创刊于1942年3月,终刊于1944年10月,共出57期。1至8期为月刊,第9期改为半月刊。屈指算来,第39期当是1944年2月。其时叶氏尚在湖州中学任教。所谓“客中无书,不及引证”者也。是年叶氏有戏曲专著《曲品考》出版,而研究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乃其“余事”耳。此处从石氏著作中搜罗、考证所及的沈三白绘画,完全是最新资料,开山之功,不可埋没。今人所据皆拾其牙惠,实无出其右者也。)

沈三白与石琢堂虽是总角之交,但在石氏登仕途后和乙丑回籍前,两人之间有无往还,因文献无徵,遽难下断,然而至少在石氏全集中是没有涉及沈氏之处的。后来虽做石氏的幕僚,但全集中也只有几首题画的诗词而已。固然诗文集中,不能详述他的友辈,但显晦殊途当是主要原因。以煊赫当时的殿撰石韫玉和小幕僚的沈復相提并论,在沈氏不免相形见拙;但身后二十大本的《独学庐全稿》竟敌不过一册薄薄的《浮生六记》,也殊非二人始料所及吧?

(小识:以前对于稍稍熟悉叶德均这个名字的人来说,或许仅知道他是一位研究戏曲史理论方面的学者,曾著有《戏曲论丛》、《宋元明讲唱文学》等书,并有遗著《戏曲小说丛考》(赵景深等编)刊行。叶氏乃江苏淮安人,生于1911年,193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逝于1956年,英年早逝,令人叹惋!现在,随着叶氏在六十多年前发表的《沈三白与石琢堂》及《再谈沈三白》两篇轶文的被发现,显示出叶德均先生在《浮生六记》研究领域也有着惊人的非凡成就。不说别的,读一读该文结语的那一句发问,即足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不已了!)

“浮学”研究先驱者拾遗(之一)下

——叶德均佚文《再谈沈三白》识略

再谈沈三白 (叶德均)

上月间读石韫玉《独学庐全稿》,发现石氏所作《题沈三白琉球观海图》(晚香楼集三),洞仙歌《题沈三白夫妇戴花归去月儿高画卷,时其妇已下世矣》,疏影《为沈三白自题梅影图》(以上二首见《微波词》)诗词三首,都和沈三白有关,曾写《沈三白与石琢堂》一文刊《古今》三十九期。发稿后得黎庵先生来函,谓其中诗一首曾见某刊物的补白。后来在《古今》三十六期读到文载道先生的“读《浮生六记》”,才知道所谓“补白”,即二十五年度“江苏省立图书馆年刊”中程瞻庐《沈三白轶闻》;但程氏文中所引仅有一诗,似亦未见《微波词》。

前文据石氏散曲集《花间乐府》有《送齐北瀛编修册封琉球》北曲一套,疑心沈三白至琉球或许随齐氏去的,但于齐氏的生平不详,未能决定。查近人袁懋功《清代徵献类编》(晓霞书屋丛著,民国二十年辛未排印本)卷二《清代馆选汇编》云:

“齐器字澄潇 ,一字北瀛,福建侯官人,辛丑进士醴陵知县甥子,,嘉庆六年辛酉进士,由庶常授编修,历河南府知府。”

于册封琉球事,也未说及。据载道先生引程氏短文,则又以为沈三白至琉球是随赵文楷去的。程氏原文云:

“先生曾随册使赵文楷殿撰至琉球,绘有《琉球观海图》。”

按程氏此说是据民国二十二年曹允源等《吴县志》卷七十五(下)列传,艺术二所引《畊砚田斋笔记》)原文无砚字,据同书他条及《吴门画史》所引,知缺一字。)其说云:

“沈復字三白,元和人。工花卉。殿撰赵文楷奉诏封中山王,復曾随使琉球,其名益著。”(十九页)

又近人徐澂所撰《吴门画史》(江苏文献馆排印本)三四面亦引此条。两书均未题《畊砚田斋笔记》为谁氏之作,疑出近人之手。赵文楷的历略,遍查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并无归于他的传记。《清史列传》也只有赵文哲,而无赵文楷,未知何故?袁懋功《清代徵献类编》卷九云:

“赵文楷字逸书,一字介山,安徽太湖人,嘉庆元年丙辰状元,授修撰,累官雁平道,山西按察使。”

也未记载奉使琉球事。这里图书馆无《太湖县志》,《安庆府志》,未能一检赵氏册封琉球的年月;但据《浮生六记》及《晚香楼集》看来,乃嘉庆十二年冬至十五年之事也。又赵氏封琉球时虽为专使,齐鲲或许是随行的副使之类吧。

曹允源《吴县志》五十六卷下《艺文考》(二十五页)曾著录沈三白《浮生六记》,下注云:

“三白失其名。按无锡顾翰《拜石山房集》有'寿吴门沈三白’诗。”

按顾翰字蒹塘,嘉庆举人,以教习官京师,出为安徽泾县知县。工诗。晚岁主讲东林书院。洪杨之乱,受伤而死。所著《拜石山房诗钞》十卷及“补遗”一卷《词钞》四卷,有道光十四年原刊本,首有从弟顾翊(兰厓)嘉庆庚午(十五年)序。卷六《寿沈三白布衣》诗云:

昔闻沈东老,家贫乐有余:牀头千斛酒,架上万卷书。我观三白翁,踪迹毋乃是!无必慕荣利,不肯傍朝市。当年曾作海外游,记随玉册封琉球,风涛万里入吟卷,顿悟身世如浮沤。人生得失等毫发,一意率真非放达。桥边孺子呼进履,当代大臣来结袜。偶因币聘来雉皋,十年幕府衣青袍。买山无赀去归隐,肠绕吴门千百遭。吴阊门,虎阜寺,高道名僧日栖止。朝君结屋相往来,拊掌一笑林花开。赠君以湘江绿筠之杖,醉君以幔亭紫霞之杯;腰缠不羡扬州鹤,岁岁同看邓尉梅。“(七至八页)

顾氏原诗无年代可考,不知作于何时。据诗看来,当作于沈氏由琉球回来以后,即嘉庆十五年以后之若干年。其中最可注意的是:“偶因币聘来雉皋,十年幕府衣青袍”。沈氏赴琉球之后,回来仍作幕友,曾一度至如皋作幕。据《浮生六记》卷一首所说“余生于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即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至嘉庆十五年已四十八岁;今假定客如皋时为嘉庆二十年左右,其时为五十多岁,故顾翰诗中称之为“三白翁”。此后大约便归乡里,而《浮生六记》之作似在归里之后,约在嘉庆末年六十岁左右。

(小识: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叶氏即续新篇又发掘增添了新的资料面世,不仅发现了顾翰《寿沈三白布衣》诗,同时指出:“而《浮生六记》之作似在归里之后,约在嘉庆末年六十岁左右。”如此发愤,且分析判断正确,高出侪辈多矣!难能可贵,至敬至佩!)

前一文中说到邓之诚曾得沈氏的画一幅,当时手中无《骨董琐记》,未及徵引原文,兹补录《琐记》卷二原文如次:

“长洲沈復字三白,著《浮生六记》,叙其夫妇食贫居困时事。妇陈甚贤,不得志于舅姑,同见摈逐。僦屋扬州,卖画自给;饔餐屡竭,唱随之乐不改。无何悼亡,子死,女嫁,三白傀然从石琢堂韫玉游关、游蜀,以寄哀思。记中追维往事,凄婉欲绝,大抵锺情人也。画传世不多,故鲜知者;予于西小市以二饼金得其一帧,气韵清逸,满纸性灵,笔墨蹊径尚在椒畦之上,亟宝藏之。世有真赏,或不缪予。”

可惜邓氏文中没有说明所画的是什么,其上有无年月及题记之类。

(及时补齐资料,如此兢业,精神可嘉。其实从“椒畦”可知其为山水画。)

《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曾记其寄居友人鲁半舫的萧爽楼,鲁氏名璋字春山,善绘事。按《吴县志》卷七十五(上)“列传艺术”(一)引蒋宝龄《墨林今话》云:

“鲁璋字近人,号半舫,吴县人。画学郑簠,兼参郑燮法。写意花卉,疏老有致,尤工枇杷,识者颇许之。”

又《闲情记趣》所记沈氏从之学画的杨昌绪(补凡),袁沛(少迂)二人,《吴县志》七十五(下)“列传艺术”(二)也引有《墨林今话》的传略:

“杨昌绪字补帆,长洲人。善山水,兼工士女,花卉。尝入蜀佐福郡王戎幕,至苗疆饱览山川奇胜,画学益进。游武林,客阮元瑯環仙馆,与诸名士游,自画《凤凰山下读书图》,因号凤凰山樵。晚寓扬州小秦淮,往来吴门。旋卒。”

“袁迂字少迂,元和人,钺之子。早岁即以画名。入都馆富阳相国第,得纵观宋元妙迹,艺益进。性恬淡,居京师三十余年,所识王公贵人惟以笔墨往还,他无干谒。晚年归里,橐橐萧然,仍卖画自给。沛于书法亦深造,尤擅径尺大字。所蓄端砚多上品,平湖朱为弼为书'二十四砚山房’额。”

此外三白的友人尚有王岩(星澜)、夏南熏(淡安)、夏逢泰(揖山)、缪山音、缪知白、蒋韵香、陆橘香、周啸霞、胡肯堂等人,但除上列三人外,余人均不可考。盖诸人都和沈三白同样是姓名不见于经典的。在今日查考沈三白的历略,已是大难事,查考他的友辈,更是“难上加难”了。

(小识:叶氏能在短期之内从《吴县志》所引《墨林今话》中查寻到鲁璋、杨昌绪、袁迂三人的资料,实属大不易。如果当时他手头直接有《墨林今话》的话,那么,他一定还可以查找到王岩的。这里,叶氏又一次启发了人们研究的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