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今人对清明的惯有印象,古代的清明节并非只有祭奠与缅怀,还有踏青和游艺,清明是一个感悟生命、享受春光的特殊节日,官方还会放长假。从宋代起,寒食节的上坟扫墓风俗转移到清明节并延续至今。同样在宋代,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与日俱增,踏青游艺活动也更加丰富。春秋时期,人们通过圭表测日影的方式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到秦汉时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是表示一年十二个月中气候变化与农事调整的方法。
清明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于先秦典籍中出现,《逸周书·时训》:“清明之日,桐始华。”广义上的清明在冬至后的105-108天,是气温回暖、雨水增多,恰逢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因此古人对清明这一节气十分看重。
▲《耕织图》,原为中国南宋绍兴年间的楼璹以诗配画的方式绍耕织技术的著作,后世有多种摹本,如传元代程棨绘本、清康熙焦秉贞绘、内府刊本等。从汉代到魏晋六朝,清明一直作为标记季节时序的节气而存在,在唐代之后才逐渐合并了时间相近的寒食节习俗演变为一个以扫墓祭祖与郊游踏青为主的重要节日。曾几何时,寒食和清明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三天,即冬至后105日,因此又称“百五节”。寒食节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禁火之制,二则以为是因纪念春秋时晋国人介子推而设。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取得政权后,有恩于重耳的介子推隐居山林、不愿为官;重耳下令放火烧山,本想逼出介子推,谁料介子推却被烧死在山中。为纪念介子推,规定在他烧死的月份禁止生火做饭。寒食节兴于汉代,重要习俗即禁火、冷食,因而又有禁烟节、冷食节之称。唐代时朝廷明文规定寒食节禁火三天,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又将寒食节上墓纳入国家礼典。扫墓习俗古已有之,但到唐玄宗时寒食节上墓才渐成风俗。“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亨,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基撤馔讫,泣辞,食馀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通典》
《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唐杜佑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
寒食节在唐代得到官方认可且正值明媚春季,因此唐人寒食节的活动还有宴饮、打秋千、蹴鞠、斗鸡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假期也从4日延长到5-7天。
▲清代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中的打秋千场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宋时寒食节活动事项增多,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又因寒食节第三天即是清明,故而这两个节日经常连在一起,逐渐呈现融合趋势。宋代徐铉曾诗云:“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崖。”唐代之后,寒食的扫墓习俗移至清明节,并从此定型延续至今。清明扫墓习俗的定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寒食节禁火与上墓烧纸之间的矛盾致使寒食上墓推至清明。
▲苏轼《寒食帖》(局部),为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寒食节于东坡雪堂写下的二首诗,是平生最得意的书法作品,被称为“苏书第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时,清明节的地位愈发重要,在《岁时广记》中,清明已从寒食中分列出来而成为单独一类节日。北宋时清明假期可达7天,南宋缩至5日。在清明节,宋人除了上坟扫墓之外,还有一系列游春踏青活动。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因此,古人的清明节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悲怆,是一个集缅怀与娱乐为一体的特殊节日。自古以来,我国的家庭伦理与宗亲宗族都讲究世代传承,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缅怀与祭奠。上古时期,祭仪中已有春季祭祀宗庙大礼;春秋战国之际,墓祭风气兴于民间;到汉代时,上坟扫墓之风日渐流行;唐人沿袭祭墓风俗,并将寒食节上墓纳入国家礼典,在全社会推行;直到宋代,清明节上墓的风俗才算真正定型。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亦有相关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宋人扫墓祭祖主要是在先祖亲人的坟前除草添土,休整坟头,摆设供品,点燃香烛,祭烧纸钱或将纸钱压在坟头,并酹酒以寄哀思。南宋高翥曾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自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宋人为祭祖还会在坟墓旁建亭,清明时族人们将在此相会,共同追思祭祖。
宋人的清明节最长可达7日,当是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正是外出郊游踏春的时节,正所谓“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北宋程颢《郊行即事》)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记述清明日都市人出郊游玩的盛况,“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清明节”亦有类似描述,“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殢酒(音tì,指醉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在清明假期,宋人们往往携家带口,装上茶酒、炊饼、果子、小吃等出城踏青、观光游览,郊外田野、园苑、山林皆是好去处。宋人在任何重要场合几乎都少不了茶酒,因是有“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殢酒贪欢,不觉日晚”的记载。
▲南宋 佚名《春宴图卷》中的宴饮场面
唐代时,顾渚紫笋与阳羡茶在清明前后采摘并快马加鞭送至长安,供皇室在清明宴上享用,到宋代北苑贡茶后来居上取代了紫笋与阳羡茶。虽寻常百姓不可得龙凤团茶,但清明宴饮想必也少不了点茶作乐,斗茶为趣。
▲南宋 佚名《春宴图卷》中准备茶、酒的侍者
宋人们的足迹再远些,还会在清明节争观竞渡、泛舟游湖。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清明节”论杭州清明风俗时写道:“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此外,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些特别的节日习俗,如在清明节举行成年礼,《梦梁录》卷二“清明节”载:“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加冠及笄要择吉日、郑重举行。但宋代时人们却选择在清明日行成人礼,由此可见宋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宋人们的清明节除了郊游踏春外,还有一系列游艺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前后要寒食禁火,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人们需参与一些活动来强身健体。对于爱玩的宋人而言,这更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人们荡秋千、放风筝、玩蹴鞠、打马球、斗百草等,在清明节享受闲暇的时光。
▲南宋 陈清波,《湖山春晓图》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据传风筝在我国大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唐朝之后的宋代更为流行。在宋人眼中,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有着巫术的魔力。因此有人在清明放风筝时,将灾病写于纸鸢之上,风筝放高时就将线剪断,让风筝将自己的疾病与晦气一同被风带走。
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阳光与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无怪乎古话有“鸢者长寿”的说法。蹴鞠也是宋代清明节时人们极为喜爱的一种游戏。“鞠”在战国时代即已流行,唐代以动物膀胱为球胆,内中充气,增加球的弹性。到了宋代,蹴鞠球赛不仅有两人对踢的“白打”(以踢球花样与次数多少论胜负)与三人踢的“官场”,还开始设置球门,并有了裁判员,此为现代足球的前身。
▲元 钱选临苏汉臣 《宋太祖蹴鞠图》,上海博物馆藏
蹴鞠在宋代是一种全民性的游艺活动,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闾里小儿,皆有追随爱好者,故而人们在清明假期也会玩蹴鞠。斗百草又称“斗草”,最初是由采草药衍生出的民间游戏,为端午习俗,宋代时斗草不限于端午,清明斗草渐成风俗。北宋词人晏殊《破阵子》就曾为人们留下这样一幅春日美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相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元 陈洪绶《斗草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斗草分为文斗与武斗两种形式,一种是比试草茎韧性,将草茎相交结,双方各持己端拉扯,断者为负;一种是采摘花草对名目,以对仗形式互报草名。《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生辰那日,香菱与几个小丫头斗草为乐,一个个嚷叫着“我有观音柳”、“我有罗汉松”、“我有姐妹花”、“我有夫妻穗”,即是斗草中的文斗。清明将过,缅怀先人,敬畏生命,同时享受春光,感谢阅读此文。点右下角「在看」
送本文到朋友们的「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