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刮台风的日子
沪语朗读:渺渺
早上起来有个习惯就是收听东广新闻,今天礼拜六休息天,起得晚了,听的是9点钟的台风特别新闻。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今天(8月10日)凌晨1点45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30百帕。早晨5点钟“利奇马”减弱为台风级,其中心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境内,现在仙居县境内。
想起前一段辰光与“期待旅行”群近50位朋友去仙都游玩,那里民风淳朴、风景怡人。那二天落雨,因为我穿了件玫红色的长外套,撑了把同色的阳伞,走在狭窄的石桥上比较醒目,无意当中为大家做了一回模特,被大家戏称为“渺渺仙女”。回程途中就听说暴雨倾盆致使仙都景区暂停游人入境,感觉非常可惜。刚才听到的新闻里讲台风在仙居县,两个地方都有仙字,都是仙人居住过的地方,不免心里祷告,祝愿上苍保佑那里,一切平安。
对于台风的记忆其实我是非常深的。我90年代住在新康里石库门房子的底楼客堂间,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大多数人家天井里搭建天棚当做厨房间用,每当台风季节,外面落雨屋里漏雨。因为石库门房子地势低,下水道来不及泄水,屋里都会积水,这时就要拿铲子或者垃圾簸箕往外铲水,上海人叫敲浜。我先生在海事局(过去叫海监局)工作的,到了台风季节是要在船上待命的,屋里就我一个人做这桩事体。
记得1991年的台风季节,那是我女儿出生的一年,8月份我已有4、5个月的身孕了,那天大雨倾盆,屋顶的雨水都从天棚顶的角落里往下泄,哗哗的声响听得人心惊肉跳,眼看屋里地上的水积起来,1厘米、2厘米……每个孕妇的胎气不一样的,当时我是懒得动的那种,天井里的水积了大约到了5、6厘米样子,雨还是这么大,我再不能无动于衷了,否则要漫到房间里了。屋里也没铲子,只好拿了簸箕一簸箕一簸箕往外铲,一边铲雨水还是这样不停的落……也不晓得铲了多少辰光。雨停了,隔壁人家已经将屋里收拾好了,我还没结束。
后来的几年里,虽然我还是一个人在敲浜,不过人轻松了一点,况且女儿在边上。女儿慢慢长大一点了,在那个时候她会安静地坐着,一点也不讨手脚,非常乖巧。
女儿在一周岁就可以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观看中央台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半场结束后她才去睡觉。感觉女儿有点音乐天赋,我咬咬牙齿买了上海钢琴厂的斯特劳斯钢琴,在4岁半时我帮她找了钢琴老师,让她开始学弹钢琴。从此以后,家里常常是外面雨声屋里琴声。
那些年不管寒暑、刮风落雨,我带着她每周到老师家去上一节课。天气好还可以,女儿会坚持走路,她走累了会要我抱一会,就这样走走抱抱着去上钢琴课。一到下雨天,就会比较惨,我背着女儿,二只手在后背托着她,让她的小手撑着阳伞,教她拿手绕过我的脖子,把阳伞的伞柄靠着我的身体,这样就可以借力撑伞。或者我抱着她,将伞柄放在我们两个人当中夹牢,她的小手扶着阳伞,不过这样伞柄的杆子会触得她蛮痛的。一到台风季节就会很惨了,她小小的手臂没力气承受台风的肆虐,风大阳伞总是被吹翻,我就教她将阳伞对着风,这样阳伞会恢复原状。有辰光风雨实在是太大了,她根本没力气撑伞,我只能一只手托着她,一只手撑着阳伞,到我二只手没力气时,换她撑伞,我二只手可以暂歇一会。华灯初上的时候,我背着女儿去上钢琴课,到屋里说不定还有一片汪洋等着,我安顿她坐好,还要一个人敲浜。
后来我搬离了新康里,到了台风季节就会想起我敲浜的日子,那里的邻居还是过着这样的日子。到了2015年新康里总算要拆迁了,那里的人终于可以过上不需要敲浜的日子了。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上海言话讲起来”旨在传播沪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留言指正。
感谢您的支持转发,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