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是谁
“去年的十月,我看到和菜头对《江城》的推荐书评,在网上买了一本。让我很伤心的是,他买的第四次印刷,7万册至10万册中的一本。等我买来《江城》,却是2017年的第一次印刷,是22万册到23万册中的一本。世上努力的人总有,”。这是2019年2月的一天,我记录在备忘录里的一段话,本想写一篇读后《江城》,这是这篇读后感的开头,反复纠结之后,只写下这段开头,没有成文。究其原因,是我太想写出得到评价高一点点的文字,对比网上千千万万的《江城》读后感,觉得自己差点火候,特别是译者李雪顺的译后记,阅后徒生敬意。不成想,一停就是快2年。
何伟写的《江城》,一个美国人絮絮叨叨讲他眼中的中国。准确地说,主要是讲中国四川一个叫涪陵的小城。离开涪陵,何伟在埃及一呆十年,写出《寻路中国》和《奇石》。这次回到四川,在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教写作课。他的朋友雨珈女士,专门去听他上的写作课,亲身聆听这位畅销书作家如何上课?他是如何讲故事?怎么选材?怎么布局?这篇范文《多恩医生》不知道对何伟意味着什么?反正他说是由于拍电视剧试播一段后,中途停拍,他和多恩医生没有钱可拿,才能拿出来分析。难得何伟亲自解读这篇《多恩医生》,听完这节课后,雨珈女士也专门絮絮叨叨写成《一年以后,何伟的非虚构写作课怎么样了》一文,为我们解读何伟的写作技巧。很羡慕那些大一的学生,能如此近距离观察何伟,或许可以他们有机会进入一个畅销书作家的内心。
2001年,何伟来到涪陵师范,看到李雪顺的那本布满茶渍、手印的《江城》。2012年《江城》中文版才出版,12年不长也不不短。在这之前,台湾省久周出版社出版过《江城》,何伟曾经推荐李雪顺作译者。但是,久周出版社考虑到台湾省读者的习惯,不予认可,最终选择吴美真女士做译者。出版之后,效果欠佳。毕竟涪陵,对于吴美真女士来说,隔的是一江水。相比之下,涪陵于李雪顺先生来说,那就像在屋后数自家枣树上的枣子。李雪顺先生多次向何伟提出要做《江城》的中文译者,何伟不紧不慢,一点不急,不做回应。最后,碍于面子要李雪顺自己找出版社出版,价格可以便宜些。李先生,多次投稿给出版社,却石沉大海。几经周折,最后是上海译文出版找到何伟,找到李雪顺,才有这本中文版《江城》。
我买回来的那本,已经是2017年的一版,23万册中的一本。据说,在新媒体盛行之时,一位写作者能有5000册的有效销量,都可以称作大咖。想要在一本,在一本不可预见的未来销量超20万的书上加上自己的名字,何谈容易,难道是何伟早就预见如此。一本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选书,上面写着译者李雪顺。
特别强调一点,我挺佩服译者李雪顺。没有他,我们怎能知道真正的涪陵人是怎样的。他们穿梭在涪陵的大街小巷,也在李雪顺的笔下。今天我依旧写不出精彩的《江城读后》,我觉得我需要累积。一点点学会观察这个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也许有一天,我会等到我的那篇《江城读后》。
假如你有兴趣,可以读一下和菜头的这篇《周末荐书:江城读后》。还有雨咖的这篇《一年以后,何伟的非虚构写作课怎么了》。
菩提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