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注解——总论

一、中医的现状

当今的社会,绝大多数的百姓生病,第一选择都是去医院检查,然后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更有甚者,病重到弥留之际,也没想过试试用中医的治疗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病人的观念里没有中医呢?思考许久,想到了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中医疗效的快慢。
中医取效慢,西医见效快,中医治本,西医治标。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我在学中医前(大学是西医),对中医的认识也是如此。很幸运,我的学医之路十分顺利,直接学习的倪海厦老师的理论。他老人家在针灸课上一直强调针灸是立竿见影的,当时我是将信将疑的。我的外祖母、外祖父都是乡下会针灸的手艺人,小时候也见过他们给亲友针灸,但却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的形势也是如此。
写文章之前遇到外地的中医爱好者给朋友咨询,面瘫如何治疗,几天能够治愈?我回答第一次面瘫的治疗时间在一周之内可以治愈,最快的3天就可以了。因为离得太远无法给予帮助,患者也只能去医院治疗。大夫在治疗前就告知患者,在开始治疗的10天内,症状可能会越来越重。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还没治愈。曾经患病的亲友在医院的治疗时间基本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也和其他民间中医爱好者探讨过这个疾病的治疗需要多久,回答说平均也在1个月左右。
如何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治愈面瘫,我把自己实践的经验分享出去,希望能够间接地帮助到别人。对于面瘫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选择也都是针灸。但为什么效果缓慢呢?其实医生选取治疗的穴位基本没有问题,只是针刺穴位的顺序错了。和田忌赛马一样,同样的马,按不同的顺序出场,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普通面瘫的治疗穴位用五个就可以了。先针对侧的合谷穴、健侧的太阳穴、地仓透颊车穴。20--30分钟取针,换对侧相同的穴位,20分钟左右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已经歪的嘴会回正,这时候再针人中穴、承浆穴固定。3次左右就可以治愈。
第二、中西医诊断结果的差别。
西医的检查结果更直观,无论懂不懂西医理论,只要看到各项检查结果就明白了,各种指标的数值高低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目了然。肿瘤、结石在CT、X光下都会有显影,所以检查结果更容易被人接受。但检查疾病和治疗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医能很容易的检查出胆结石,但治疗方面,严重的只能做胆切除手术。中医的治疗思路完全不同,通过药物的配伍,完全可以排石。
中医检查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不立病名,辨证论治。因为不立病名,患者对疾病也没有太多的的恐惧,有助于康复。但真正的病因不容易被接受,气血不通、阴阳不和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观念虽然都能认可。但却不是真正的病因。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饮、瘀血等等才是疾病真正的病因。然而这些病因无法在西医的各种仪器中检查出来,也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患者更容易相信西医直观的检查结果。
第三、中医大夫医术的水平。
中医是需要以疗效做基础的科学。恰巧最近身边有几位中医爱好者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中医学了几年,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不会治疗。在平时的学习中,以医会友,对医学理论侃侃而谈,真正面对疾病的时候却束手无策。不仅中医爱好者如此,几年前在中医培训班中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讲课的中医老师教学期间请假,因为孩子生病,需要去医院挂吊瓶。也有很多的中医大夫在给患者开中药治疗的同时自己常年服用降压药、降糖药。身边的亲人生病,也会选择用西医的方式去治疗。很多学中医的研究生工作之后,生病也不选择中医的治疗方。试问,中医大夫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学的理论,如何能真正地帮助别人,百姓又如何能认可中医、选择中医呢?
针灸治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中药也是如此。只要辨证准确,剂量准确。感冒、肺炎之类的疾病基本2天的时间就可以治愈。几年、十几年的慢性疾病,治疗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以眩晕症为例,在西医观念里没有太好的治疗方式,但却有不同的病名,如:中耳不平衡、耳石症、前庭功能障碍等等。中药治疗大多在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以治愈。试想如果民间中医大夫或者医院的中医大夫,在实践中都有如此的医术,在治疗上都有如此的效果,那何愁百姓不信中医啊!
二、瘀血、痰饮、水饮的临床表现形式

瘀血、痰饮、水饮这些中医名词,没接触过中医的人会觉得非常陌生,但这三大因素确实是很多疑难杂症的罪魁祸首。
瘀血是子宫肌瘤形成的重要诱因;瘀血停留过久,可引起肺、肝、脾、肾形成出血性梗塞,瘀血停在心脏能引起心脏瓣膜病、狭心症、动静脉瘤、血管病变等疾病;瘀血上冲于脑,可以产生头痛、眩晕等症状;瘀血波及眼睛,则直接影响视力;瘀血停于四肢,可引起手足麻痹、腰脚疼痛等症状;瘀血也是精神类狂躁疾病的病因之一(长时间便秘也是狂躁症的病因之一,临床辨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痰饮、水饮都是水气不能正常运化形成的病理产物,也是众多疾病的病因之一。水合湿聚,形成痰饮。水气不能运化即是水饮。饮证有四类,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西医观念中端坐疾病是典型的悬饮表现,患者只能端坐,不能平躺,躺下就会剧烈咳嗽;肾病综合征面部水肿是溢饮的表现;临床中有一种便秘在升结肠和横结肠的拐点(中医经络学:右天枢穴的位置)有压痛点,腹部有水声,即是痰饮的表现;中焦虚寒,不能温阳化水为气,会形成起床头晕的眩晕症,肾阳不足不能温阳化水为气,会形成头重脚轻的眩晕症;痰迷心窍,也能形成精神类疾病。水饮可停留在五脏六腑任何地方,在临床中会有不同的症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都在阐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这些都和养生息息相关;五脏生成篇、灵兰秘典论等等是中医生理学基础;热论篇、平热论篇、疟论篇等是中医病理学的基础,在这里不做详细的解释。由此可见,《黄帝内经》是中医生理学、病理学、养生学的纲领,并不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准则。在《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中通篇只有13个处方,单纯用内经中的方剂在治疗疾病方面,没办法解决各种疾病。
《伤寒论》是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六经辨证为具体内容的,它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明确的诊断准则。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学的基础,是辨证中的先决条件,但仅仅通过八纲辨证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去认识疾病,这是远远不够的。六经辨证是以阴阳为纲,用三阳、三阴的阴阳两纲总统于六经。进行六经辨证,首先要辨明病发于阳还是病发于阴,辨明阴阳才是治病之本。然后根据不同的症状进一步探求病位所在、病情所属、病势进退,从而判明表里、寒热、虚实。这也体现了八纲辨证贯穿在六经辨证中。
想知道疾病从何而来,需要在《黄帝内经》中寻找答案。想把疾病治愈,需要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辨为主,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例如当今的很多人有颈椎问题,大家也发现颈椎问题和长期低头看手机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是病因之一),但最重要不是寻找疾病的原因,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关系就是如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四、伤寒论的六经的意义

《伤寒论》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六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统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以《素问热论》为基础,但《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方法,没有提出具体的辨证论治方法。《伤寒论》的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以此作为诊病治疗的根据。
如风寒客于表,发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则为太阳病。
邪气化热入里,发现热而不寒、口渴、汗出、或腹满疼痛拒按、大便燥结等症状则为阳明病。
邪气离表又未入里,发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则为少阳病。
以上为三阳经病的症状,表示外邪侵犯人体,邪气虽盛,但正气不衰,与邪气斗争有力,表现为机能亢奋,其病变部位在表、在外、在腑,其病变性质以热证、实证为主。若病入三阴,说明身体机能衰减,抗邪无力,寒邪入里而病于脏,表现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
发现呕吐下利、腹满疼痛、喜温喜按等症状则为太阴病。
发现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昏沉欲睡、脉微细等症状则为少阴病。
发现消渴、气上冲胸、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虫、下利等症状则为厥阴病。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有明确的症状,为临床诊疗提供了详细的法则和具体治疗的方剂。
此次《伤寒论》注释中,以如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为主线,基本不探究疾病生成的原因,让经方回归到以疗效为基础的思路中!望众多探寻病理的朋友们海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