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程序员,如何脱颖而出?
我是一个着迷于产品和运营的技术人,乐于跨界的终身学习者。欢迎关注我哟~
每周五早6点 按时送达~
我的第「131」篇原创敬上
大家好,我是Z哥。
我们做程序员的,在过去的十几年,搭上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快车,分享了大量的行业红利。
如今,大环境遇冷,红利逐渐消失,未来想要赚更多的钱,你得重新找到一个让你能变得更值钱的途径。否则,你未来的薪资不升反降也不是没有可能。
带你先来看下全局情况。从1月15日猎聘发布的《2019年度中高端人才盘点数据报告》中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薪资涨幅开始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北京和上海带头出现下滑。
▲截图来源于猎聘《2019年度中高端人才盘点数据报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三线城市的薪资虽然开始出现明显增长,但是薪资基数距离一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未来不管是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发展,收入上涨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已成事实。
不过好消息是,互联网行业的薪资增长惯性还在,增长率相比其他行业还是高的。

▲截图来源于猎聘《2019年度中高端人才盘点数据报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想未来继续保持现在的薪资增长幅度,赚更多的钱,那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变得格外重要,能蹭的红利已经不多了。
虽然谈钱很俗,但是薪水的多少的确是衡量一个人值多少钱最直接了当的方式。
因为薪水的多少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决定一个东西价值多少的唯一依据就是「供需关系」。
供需关系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同样是你这个人,假设能力也不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场景里你在供需关系曲线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
同样的道理就好比一瓶500ml的水到底值多少钱?
摆在超市里可能就是3元?5元?但是,同样的水在一些高山的山顶小卖部,价格可以翻好几倍。甚至如果是沙漠里的一瓶水,哪怕卖到上万元,可能你也会要,因为它就是你的生命。
那么,我们每个人能值多少钱,其实和这个情况是类似的。
我对「值钱」的理解分为两个层面,狭义和广义。狭义就是你的薪水、收入;广义上则表示你能产出多少价值,或者说作用,这是很难被量化的。
如果你在广义上被定义为是一位值钱的人,那么你在狭义上的薪水数额自然也不会太低。就好比沙漠里的那瓶水。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在广义上的价值呢?有两个思路。
/01 单项能力上做到顶尖,成为部门内Top1/
这个思路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一条路。但是为什么是要做到Top1而不是类似“第一梯队”这样的水平呢。因为市场中给你定价的还是人,并不是机器。
人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你想想,你脑子里能回忆起多少个奥运冠军?又能回忆起多少个奥运亚军?
我想,很明显前者会多得多。
所以,如果你选择走这条路,那么一定要往Top1去做,至少是你部门内的Top1。虽然这条路是独木桥,很难走,但是只要你资质中上,付出一定的努力,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一件事。相对而言,成为行业的Top1才是更高不可攀的事情。
有没有更轻松的途径呢?我觉得是有的。
/02 通过能力组合塑造稀缺性/
其实做到部门内Top1本身也是一种稀缺性的体现。但在一些领域里(科研类这种除外),哪怕成为了Top1,你的可替代性还是很高的。因为少了你一个Top1,可以用多几个Top10来达到一样的作用。
而真正的稀缺性,我理解为是不可替代性。越稀缺,越不可替代。最极致的效果是,独此一家,某个活只能你干。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独一无二的效果呢?
要记住,「独一无二」不是“选”出来的,是“筛”出来的。你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层层筛选过滤,最终只剩下你一个。
这就好比你想找一份工作,如果仅仅是“薪资高”,其实有很多,但是可能你要忙成狗。(9247了解一下:D)
而如果你再加上一个“事少”,变成“钱多事少”的工作,可能也能找到,只不过你可能得全省市内、甚至到全国去找,需要费点时间,而且很可能工作地离你家很远。
如果你再加上一个“离家近”,那就变成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了,太稀缺了。
同样的思路用在你自己身上。比如,你coding能力很强,但是与你同样强的人也有不少,那么你再锻炼一个工作中用得到的第二特长,比如做PPT。如此一来,你就过滤掉了不会做PPT的人与你竞争。如果你还不是剩下的那个唯一,可以再继续增加。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来感受一下效果。假设总的技能数量有100种,如果你只掌握一个技能的话,那么在100个人当中就可能存在一个人与你掌握同样的技能。(假设你的技能水平和他一样,因为如果你比他高的话,你就已经是Top1了)
如果你掌握两个技能呢?(100*99)/(1*2)= 4950。4950个人中才有可能存在一个人与你掌握同样的两个技能。
三个是(100*99*98)/(1*2*3)= 161700。
四个是(100*99*98*97)/(1*2*3*4)= 3921225。
你感受一下。也就是说,假如你有三个技能同时达到某个组织里的Top20%,那么哪怕在阿里、腾讯这种体量的公司中,你大概率也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能力组合塑造稀缺性条路可能更普适一些,努力的程度相比第一条路会好很多,毕竟大家都知道二八原则的存在,我们在多个领域做到Top20%,可比在单一领域做到Top1容易的多。
不过,这条路比较考验眼光。因为你去锻炼那些工作中没有发挥价值或者低价值的事情,效果会大打折扣。(比如王者荣耀玩得很好。)
清楚了思路,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01 先将主要技能打磨到Top10%/
每个岗位都会有一个主要的硬技能,像我们程序员的话就是编码技能。先把这个吃饭的技能打磨到Top10%,要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写程序的水平不错。
否则,你用来吃饭的技能都掌握不好,有什么信心让别人觉得你在别的技能上是真的很厉害。
另外,先把主要技能练起来之后还有一个好处,塑造起了你自己的人设,在部门内成为XX领域专家。
后续借着这个标签,你会有更多与其他人交换知识的机会。因为其他人遇到你擅长的领域内的问题会主动来请教你,这样的话,你下次去请教他擅长的领域变得很自然的事情。如此一来,便可以加速你在其他技能上的提升速度。
/02 识别哪些其他能力对你有价值/
在第一步把自己的招牌打造好之后,需要通过对日常工作的观察和思考,识别出有哪些技能对你在公司发挥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比如,你想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程序员大牛的话,做内部的技术分享会是一件经常需要做的事情。那么此时锻炼演讲技能、PPT技能便是对你有价值的技能。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识别,也去问下你们HR关于评估人才能力的雷达图。从这些技能里着手。
什么是雷达图?你肯定知道,就类似于你王者荣耀里你的得分分布情况,比如,发育多少分、伤害多少分、团战多少分等等。
/03 哪些能力与你当前最擅长的能力关联性最强/
在第二步里你可能会找到不少对你有价值的技能,但是我们精力是有限的。为了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里去,这里你需要找到与你当前最擅长的能力关联性最强的技能优先做提升。
比如,你的Coding能力很强,对编程语言的底层很有了解。但是如果你的架构设计能力不足,此时虽然做PPT、演讲也很重要,但是很明显不如架构设计能力与当前Coding能力关联性大。
关联性越大,除了对你带来的价值更大之外,也更容易让你找到学习的状态,不会觉得太陌生。
/04 通过一个目标,将多种能力组合起来/
最后一步,就是尽量让多种技能结合产生合力,以让他们产生1+1>2的效果。
比如,你对编程语言底层很了解,现在对架构设计也有所涉猎。那么是不是可以基于这个编程语言的特点来设计一个中间件,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常见的技术层面问题。
直到做到这一步才意味着,同一件事情交由两个不同的人分别做一部分,必然不如你一个人做得好。
如果你一时半会找不到这样的目标也没关系,平时多留意身边的问题。多想想why?how?自然会找到合适的目标去做。
分工协作是社会发展得以到这个地步主要动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必有弊。随着分工的越来越细,必然会存在越来越多的协作鸿沟和内耗。
此时身兼多门技能的胶水型人才发挥的空间就出现了。因为他们掌握多门技能,更加清楚不同技能的利弊,更容易扬长避短,降低内耗。
在大量企业都在优化内部效率的大背景下,涨工资的机会必然优先落到你的头上。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呢,Z哥先和你聊了下目前互联网行业的薪资情况。发现薪资涨幅随着大环境疲软,一起在放缓。
所以,未来你需要找到让自己更能稀缺的定位,来让你继续保持薪资的高速增长。
塑造稀缺性,主要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做到部门内的Top1,另一个是通过能力组合来塑造稀缺性。后者更适合大部分人。
具体要做到后者的效果,我建议你通过4个步骤来进行。
- 先将主要技能打磨到Top10%
- 识别哪些其他能力对你有价值
- 哪些能力与你当前最擅长的能力关联性最强
- 通过一个目标,将多种能力组合起来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愿你在开年黑天鹅的2020年继续薪资水涨船高~
推荐阅读:
也可以「关注」我,带你以技术思维看世界~
想更进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欢迎「搜索微信公号:跨界架构师」。
内容包括: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个人深度思考。
更多原创精品,欢迎加入小圈子,请戳【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