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题可以拿满分?搞定复旦这篇论文就行!


新闻专业主义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内陆之后,成为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和重要的象征性资源。它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中国新闻改革中形成?形成过程如何反映出中国新闻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张力?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主导的,来自“中国新闻改革”研究项目的论文 《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话语建构》给出了答案。
下面是西蒙学姐结合陆晔教授这篇里程碑式论文以及其他四篇新闻专业主义权威论文为大家做了一份【新闻专业主义】专题整理,考场遇到新闻专业主义题务必高分拿下!专题开始前,咱们先看看历年真题及出题规律:
论述题:新闻专业主义(2019华中师范大学学硕711)
简答题: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道德(2019山东大学学硕)
论述题:解析新闻专业主义(2018复旦大学专硕440)
论述题:新闻专业主义防止“商业逻辑”侵犯“新闻逻辑”,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论证(2018浙江大学学硕807)
简答题:新闻专业主义(2018上海大学专硕440)
简答题: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2018广西大学专硕334)
论述题:结合实践谈谈你对互联网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看法(2018陕西师范大学学硕)
简答题: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2017广西大学专硕334)
论述题:新闻专业主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其面临的挑战?什么该坚持,什么该变革?(2017南京大学专硕440)
论述题: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挑战(2017西北大学专硕334)
名词解释:新闻专业主义(考过的学校这里列不下……)
  透过真题看重点  
小铎先带大家粗略一览过往三年各新传院校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考察。可以发现:
1)除了名词解释的5分,其他新闻专业主义真题原型都在20—40分,一旦考到占分就很高,所以务必把握。注意!新闻专业主义很重要还有一个原因:除了明确以题目形式出现考上,它也是一块很好用的“砖”,答任何题只要主体含有媒介或新闻工作者,那就可以用新闻专业主义顶一个答题点,甚至是无法替代的答题点。这个已经开始练真题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2)考的简单!结合第一点,它就是学校给你送分,在考场给你缓解情绪的题!上面三年的真题大家都可以看到,也就考察了新闻专业主义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新闻专业主义是什么、特点、挑战、如何坚持、新媒体时代/后真相时代下要不要坚持等,只要你稍微了解新闻专业主义就能写出一份答案。
3)但!写出一份答案并不意味着写出一份好答案,对于这种占分高的送分题,第一不能掉以轻心,为它做个专题完全有必要且值得。二尽可能去了解并增加一些书本外的知识和答题点。
下面是西蒙学姐结合陆晔教授这篇里程碑式论文以及其他四篇新闻专业主义权威论文为大家做了一份【新闻专业主义】专题整理,今年考场遇到新闻专业主义题务必高分拿下!
注意:不要拿来就背,原论文近50页,还全是繁体字,所以下面的内容都是学姐百般打磨总结的,值得好好理解一下!
1
新闻专业主义内涵诠释
新闻工作是门职业(occupation),当称之为专业(profession)时,特指从事新闻工作必需特定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获取,并为新闻从业者所共享。“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的槪念则远远超出了上述职业特征,它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这里所说的“专业主义”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在西方产生的,有着特定的语境和历史条件。(包括市场经济的环境,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行业的专业化,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独立、自主的传媒等。) 但是,我国早期新闻改革已经涉及到了很多符合专业主义的内容。(其中包括反对“假、大、空,以事实说话”强调“贴近生活,提高媒介的服务性”,反对“有偿新闻”等等)
与西方国家比较,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特征,因为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条件。在西方社会, 新闻的专业主义是服务于既定体制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的新闻改革过程中,它具有重构媒介和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与功能、以及改变新闻实践逻辑的作用。本文章强调的专业主义是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 它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而专业主义在中国有多个传统的渊源,也面临各种力量的制约。
2
新闻专业主义具体表现

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个体在从业过程中关注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职业,其职业行为更多地由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压力。用这样的标准,来考察一个职业是否已经形成为专业,那这些标准就是专业主义的具体表现。

在行业层面,它们大致包括:

(1)专业知识的积累

(2)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需的系统训练

(3)专业实践的资格认可

(4)彰显专业精神的范例

(5)确认这些范例的行业内部机制和行业组织的自律

虽然学者们对新闻业是否已成专业常有不同的结论。但不可否认,从事新闻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越来越需要专业的训练,并且整个新闻行业有它的道德标准和职业信条,有专业组织阐述和执行这样的行为规范。

3
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原则

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的形成并得以实践是历史的过程。随着媒体获取了独立的经济实力,民主政体对新闻及言论的发表与流通自由的要求和保障,以及实证科学原则在社会各方面的普遍渗透,专业主义逐步发展成诠释、衡量和评判新闻工作的主导话语。这个过程中,整合了三个领域的理念,即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及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

西方新闻工作专业主义的核心是决定专业特征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下面五条是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原则的标准答案,由于书上关于新闻专业主义内容解释过多,之前真题练习的过程中就有部分同学写成别的内容,不能算错,但肯定会扣分,直接背这5条,考场问到就直接写!

  • 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 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导者,而不是某利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

  • 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値观念,而不是任何需要向社会主流灌输的意识形态;

  • 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

  • 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新闻实践,如布尔迪厄所说,是“临场发挥的表演”(improvisatory performances),其元素是行为者对场景的诠释和在具体场景下策略的选择。这些实践又成为其他人面对的“社会事实”,被他们所诠释,构成他们行为的条件。(敲黑板!答题金句Get

当我们说专业化是历史的过程时,也就是说,专业主义的话语建构是历史的动态,它是由许多新闻从业者成名、职业群体对这名望不断诠释、 新一代从业者发扬光大这名望所代表的精神和理念这样一系列活动所构成的。

4
中国专业主义传统继承和转变
  • 早期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表现 

新闻作为职业在中国的产生与演变有自己的特征,其中也不乏与西方的专业主义相吻合的成份。早在60多年前,《大公报》总编张季鸾的“四不”原则,“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就以中国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媒体必须独立、自主和中立的理念。(敲黑板!答题经典引用 

  •  新闻职业理念对传统的继承

中国历史造就的“名记者”或“名报人”为新闻从业者的成名想象勾勒了一个中国独有的话语场城,早期的著名报人以办报参与社会变革的道路,办报成为知识分子实践传统的“士大夫”理想的新途径,也是他们获取社会名望的新途径。
简言之办报者继承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议政传统,怀有主持公理、指斥时弊的理想。同时,在最基本的新闻职业的功能,报导新闻、传递资讯上,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其精神轨迹一脉相传,也是以报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 中国新闻从业者角色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部分继承了启蒙的传统,但在制度上彻底改变了传媒与国家的结构关系,将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收编进了党的体制,将他们定位成党的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和宣扬者。由此,新闻从业者不仅是文人和信息流通的“把关人”,更重要的是党的宣传工作者,传媒不再从事思想启蒙,而是灌输主导意识形态,并且执行政治的指令。
  • 西方新闻职业理念对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西方以客观性法则为基础的“把关人”理念,也随着媒介环境(包括新闻教育)的逐步开放而以新的力量进入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视野。在80年代初进入大学校门的新闻专业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西方新闻职业理念的影响。
到了90年代,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主流媒体的中层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改革实践及表述,大大拓宽了新闻从业者建构专业形象和名望的话语空间。甚至大量制片人和节目主要编导研究国外同类节目,以期发现西方的新闻理念中规律性的东西在中国媒体实践中的意义。

-------------【提升板块】分割线---------------

5
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成名建构
  •  权力关系钳制下专业理念的坚持 

中国媒体的巨集观控制在发展法制和专业自律两种机制,这两种机制具有双重作用:强化控制和限制对媒体的随意干涉。新闻专业理念、政治宣传体制、商业传媒体制三种力量在党的新闻控制主导下的相互钳制,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成名浸淫于这样的权力过程之中,建构专业主义话语的过程也无可避免地涉及权力关系的建构。
官方鼓励新闻从业者在框架内成名,“收编”(即成为官方的“我们自己的著名新闻工作者”。所谓“我们自己的”,首先是“党的”,其次是民族的)是官方为新闻从业者建立主导框架,并且力图通过各种官办的专业奖励阐释这个话语框架。不可否认,改革时期专业成名的建构首先包括党对新闻实践的控制,原有新闻体制的原则和实践占主导地位。
虽然“收编”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但毕竟与强制不同,它诉诸诱惑与常规。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在党-国权力体系内的进阶,是获取更开阔的实现自己专业理念,新闻实践者们力图增强他们的专业话语在现实中的正当性和说服力,即“反向收编”。这种相互相收编的互动关系之所以可能,正是有新闻专业理念的中介。
  • 身份认同缺失下的专业成名想象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专业成名的想象也是主体意识的建构,是内化自己的身份认同。
中国新闻工作者在建构身份认同时,所经历的张力和矛盾,可以为三种:组织内外、行业内外和体制内外。在专业成名想象的话语过程中,新闻从业者是在努力调解这三方面的互动。它们体现和表达身份认同,并成为建构专业名望之一部分。
而新闻从业者与所属媒体组织会产生心理距离并不仅仅因为机会不多和回报太少,根本的是新闻从业者专业人士的身份认同得不到尊重,造成媒体组织和新闻从业者之间权利关系的极度不平衡。
  • 成名后的诱惑 

记者成名之后,“名”的诱惑往往变得越来越难以抗拒。对某些人来说,行业外的期待超出了行业内的专业期待,这种差异产生出新闻从业者与“社会名流”或“正义的使者”等多种身份认同之间的张力,并造成一些新闻从业者所抱怨的“负载太沉重”。(是不是以后可以把你的“诱惑大”换个高级说法了?
除此之外,道义的承载过重,角色期待过多,也是使一些人对新闻业失望的原因,于是商海的机会就更具有诱惑力。在失望和诱惑夹击下,不少新闻工作者就开始瞄上了其他行业,或以为他们可以放下自己的专业理念和理想,或以为在其他行业,他们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6
作为控制模式的新闻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成为社会控制的模式时,直接的权力行使者是新闻从业者的同行,即他们的业务上司编辑:控制所依赖的是专业的理念,所做的是专业的评判,控制的方式是通过专业水平和理念的内化,控制的实现依赖的是建立于实证知识基础上的专业权威而不是政治权威。因此,这种社会控制同时具有专业规范的特性
而宣传体制不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实现控制的,宣传体制是基本上采取了行政命令和意识形态强制的模式。这两种控制模式也必然导致新闻从业者不同的身份认同。在“专业模式”下, 新闻从业者首先被认爲具有独立的专业人格,在“宣传模式”下,新闻 从业者不具备独立的专业人格,他们只是宣传工作者。
但是,媒介走向市场之后,使得新闻从业者感受到了源自市场竞争的呼唤,就是要建立自己独立的专业人格,这就将专业理念与宣传体制的冲突凸显到了表面。新闻从业者以各种方式与宣传体制打起了“游击”。报社编辑买卖版面就是这种“游击”策略之一,倍受抨击的“有偿新闻”也是“游击”策略之一。
7
结尾点拨
新媒体生态下,新闻专业主义不断受到冲击和影响,公民新闻的兴起打破了新闻专业话语的垄断,模糊了新闻业的专业边界,给职业新闻人带来了身份焦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如今平台媒体及其算法推送的信息分发机制,也进一步冲击着新闻专业主义。本文提出的诸如“收编”“反向收编”的概念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即便是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盛行的“信息革命浪潮”中,官方“收编”的理念仍然说得通,媒体日常运作依旧在官方构建的框架中运行。
对于文章中提到的新闻从业者对专业成名的想象在当代看来也依旧是存在的,其中的认可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分来看当代新闻从业者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对正式与非正式的心理期待以及对专业成名的期待与想象也随着技术的进步有所差别,比如随着网民话语权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将“行业认可”的期待扩大到“民众认可”。毋庸置疑,记者心理期待的转变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践行也会带来相应的影响。
不管怎么说,即使当下对新闻专业主义亟需重新思考,亟待继续释放其“解放和规范”的力量,但无论技术怎样变化也不会改变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逻辑,只是技术与业态的变化,使得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对理论的重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罢了。
(敲黑板!崽崽们记得自行补充专业主义在当代面临的重构/挑战/困境与解决策略,结合后真相,新媒体环境,互联网环境等进行理解吸收,拓展论文送上,拿去不谢~)
  1. 陈文高 . 《论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本土化策略》

  2. 吴飞,田野 . 《新闻专业主义 2.0 :理念重构》

  3. 吴飞,唐娟.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挑战、坚守与重构》

  4. 陈沛东.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

关于《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话语建构》这篇论文:尽管随着媒介技术迅速的发展迭代部分知识有所落后,但是这项香港特区政府大学资助委员会资助的研究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中来自历时一年多的田野考察的时证材料以及相关结论对当代新闻专业主义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想获得以上五篇论文的同学可以添加木铎QQ 5 群:204126048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获得~(已经加了1234群的同学不用重复加5群了哈~会同步发论文!)
大家还想要什么专题总结,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都给安排上~

策划 | 元元学姐

总编 | 墨墨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