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写论文?《思考的整理学》来教你

最近为了写论文很秃头,资料收集了一堆,却无从下手。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面对多个选题、丰富的资料,一筹莫展。无意间翻开了《思考的整理学》,却发现了写论文的秘籍。

说实话,《思考的整理学》一看书名就和写论文没多大关系,入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只认为是本关于怎么思考的书。可能最近忙于论文,所以一旦书里出现“论文”两个字,大脑自然而然就格外关注,眼睛也会在这些段落上停留更多的时间。

01

写论文的苦恼

书里的章节分分钟钟戳到我写论文的痛处:

  1. 不知道写什么主题:好像每一个主题都挺难写的。

  2. 不知道怎么用资料:没有确定主题,找起资料来也像无头苍蝇

  3. 不知道怎么开始:打开文档,然后……就干瞪眼,过会就去干别的事情了。

《思考的整理学》作者外山滋比古教授就在书籍开篇的章节里提到了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无从下手的窘境,更在后面几个章节中提到了主题确定的技巧,如何开始的心路历程。

02

外山滋比古教你三招写论文

通读这些内容后,我猛然发现了问题所在。我没有确定主题,自然没办法运用手里的资料,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毫无头绪,更遑论论文初稿。那么外山滋比古教授是怎么做的?

将书中关于如何写论文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要点:一句话总结关键词,书籍积读法,三稿修改法。

从一句核心到关键字

第四章最后一节“主题的整理”分享了确定论文主题的攻略:将一句句子浓缩成一个名词。而这句句子便是文章的主题,这个名词可以视为文章的关键字。其实这个方法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有提及。以畅销书《刻意练习》为例,这本书的中心句:如何科学地练习获得技能的进步。关键词:科学练习。

同样,写论文的时候,就要先说出自己论文要写的内容。以这句话为例:中国古典文学包含诗、词、赋、元杂曲、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从春秋战国到明清,经历几次更替,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诗词形式,小说模式。这是论文的中心内容,但还没有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

接着依据外山滋比古教授的方法,去除形容词、副词、动词,将句子分成一块块: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赋-元杂曲-小说;各个朝代-形式-模式。这些分块可以组成论文的各个小节。

再继续按照书中方法,进一步提炼总结出大章节:中国古典文学分类;各朝代特征。

最后,从这两个章节中得出关键词,作为论文主题: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

于是论文的主题、关键字、中心内容、章节就这么简单的搞定了。

积读法

主题确定后,就依据主题收集资料,这时考验的是资料分析的能力。第三章中,作者推荐了积读法。

所谓积读法,指积累阅读,就是将所有资料收集后才开始阅读,而不是找一本读一本。这样的好处是越读越快,在同一主题下的内容,总有相似或相同的,所以第一本虽然读得慢,但已经获得了内容的大致印象,读第二本时看到相似内容速度就会加快。而几本之后,就会对这个主题中普遍共识的内容有了了解。

积读要从最基础简单的书入手,不要一开始就去读难度超高的巨著。同时在读的过程中,适当做些备注。读完搜集的资料后,要尽快将总结归纳的内容写出来,以免时间过久忘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非常适用于主题阅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三遍修改法

前两步功夫都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动笔了。第四章里,作者非常坚定地告诉我们:无论多纠结,只管动笔。思绪混乱?那就动笔,把这些想法通通写下来,不用管好坏。第一遍的文章肯定只是个草稿。草稿嘛,不会是完美的,所以不要纠结写什么,不要纠结写得好不好,想到什么就写上去,多简单。一泻千里地写,不纠结不停歇,不要想这个加不加,那个减不减,这都是后来的事。

第二遍,就要开始修改了。但特别要注意:不是推敲内容!不是推敲内容!不是推敲内容!

此时是调整文章结构,言下之意就是围绕之前主题结构图,把内容做结构性调整,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另外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加入新的、有创意的想法。外山滋比古教授的经验是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在第二遍修改时,就把新的想法加入论文,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有创新的想法才能让论文出彩。

而内容推敲则在第三遍修改,要一直推敲到无法润色时,就可以定稿了。

从满目疮痍的初稿到漂亮的定稿,不慌不忙三步走,让论文顺利出稿。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写文的场景。

03

思考的整理学

书名虽然是《思考的整理学》,内容似乎偏向于灵感思维孵化,可意外之喜是有能用于写论文的万用锦囊,不止写论文,还能运用到写作、做主题阅读、读书笔记。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让我对日本的工具书的印象从"泛泛而谈"变为"百搭实用"。可见作者确实有两把刷子。

如果苦于论文写不出,或者思维创新不得窍门,这本书是你的救星。

【文/云玖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