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母第一宫中的秘境,体现了深邃的涅槃思想

王母宫石窟位于泾川县

泾河南岸的回中山山脚下,

是陇东地区年代较早,

较大型的中心柱窟。

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来看,

接近云冈第二期的第6窟,

约建于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

早于北魏永平二年和三年(509-510)

创建的南、北石窟寺。

很可能是

泾川刺史抱嶷开凿的。

王母宫石窟坐西向东,

前壁已毁,现存南壁与西壁。

造像分三层,

上层为一排小坐佛;

中层开一列小龛;

下层每壁开三龛。

从现存遗迹推测,

原本北壁可能与南壁对称布局。

窟内造像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三壁龛像,二是中心塔柱。

造像结构的开展也有两个层次:

一是早期石窟传统的三壁三佛

二是在窟内置入中心塔柱。

三佛题材在中国石窟中

以炳灵寺第169窟出现最早;

三壁三佛的布局则是

麦积山早期石窟特色;

而坐佛两侧搭配立佛的三佛组合

最早见于云冈北魏的昙曜五窟。

因此王母宫石窟三壁

主要龛像的配置或有借鉴于云冈。

王母宫石窟的中心塔柱分上下二层,

上层为八角形,下层为方形,

与中国早期石窟中心塔柱可以发现:

  1. 上层八龛、下层四龛的形式与楼底村第1窟一致;

  2. 下层二佛并坐龛同于马蹄寺千佛洞第8窟与云冈第6窟;

  3. 中心柱四面造像题材、龛外侧的佛传故事均见于云冈第6窟。

王母宫石窟

将北凉石塔的佛塔概念引入石窟。

目前所知14座北凉石塔,

皆在426-436年的十年之间,

其形制基本上有

塔剎、覆钵、塔身与塔基,

环绕石塔覆钵处浮雕的一列8个小龛

与王母宫石窟中心柱

上层八面龛的形制雷同。

北凉石塔置入石窟之后,

原本绕塔的仪式带入石窟,

也将北凉石塔的象征意义带入石窟,

表现在石窟的造像思想。

王母宫石窟除了将塔的

法身意义引入石窟之外,

也表现出对“十方三世”

涅槃法身的开展。

从整窟的造像结构来看,

三壁三佛的布局已具备三世的内涵,

较特殊的是三壁主尊佛的两侧

又各配置一佛,

形成三壁各有三佛的结构,

近窟顶处的成列小坐佛

则表现了十方佛的概念。

不论是三世法身或十方佛造像,

基本上不脱离北凉佛教涅槃的范畴,

是北魏佛教对北凉佛教的继承,

然而王母宫石窟中心塔柱的表现

仍有不同于北凉的创新之处,

那就是南面下层龛的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目前所知中国石窟中

最早的二佛并坐像是在

炳灵寺第169窟的西秦壁画中,

北魏时期,

二佛并坐像大量出现于

麦积山、炳灵寺、云冈等石窟,

其中有以释迦、多宝为窟内主尊

作为法华三昧禅法之修行,

也有置于主尊两侧

作为法身不生不灭之表征。

因此王母宫石窟中心塔柱的

释迦、 多宝二佛并坐像

不仅扩展了三世佛的内涵,

也具体表达法身

“不生不灭”的涅槃实相义。

知识点总结:

  1. 王母宫石窟位于泾川县是陇东地区年代较早,较大型的中心柱窟。约建于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很可能是泾川刺史抱嶷开凿的。

  2. 形制主要是三壁龛像和中心塔柱,造像是早期石窟传统的三壁三佛。

  3. 王母宫石窟将北凉石塔法身意涵引入石窟中,以十方三世思想架构其整体造像内涵。

  4. 王母宫石窟结合当时代表法身不生不灭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来诠释涅槃法身之实相义。

(0)

相关推荐